文:Tony
今年底科技界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 Samsung 宣布記憶體價格一次性大幅漲價 60%,此舉將直接衝擊 PC 玩家與手機用戶。最新數據顯示,32GB DDR5 記憶體模組在 11 月份的合約價已達 239 美元,相較 9 月份的 149 美元漲幅高達 60%。同時 16GB 與 128GB 模組價格也分別上漲約 50%,來到 135 美元與 1,194 美元,而 64GB 及 96GB 規格同樣出現超過 30% 的漲幅。值得注意的是,這波漲價潮不僅限於三星,其他主流供應商極有可能跟進調價,讓 DIY 玩家在規劃升級時必須更加審慎考量。
AI 熱潮引發記憶體價格瘋漲,PC 顯卡同步受衝擊
這次漲價風暴對 PC 市場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從記憶體(DRAM)開始的漲價連鎖反應,將逐步蔓延至 SSD 固態硬碟與顯示卡領域。由於 AI 產業對記憶體的龐大需求,供應鏈正優先滿足相關領域,導致製造廠商已將新品上市時程推遲至 2026 年。知名品牌如 Corsair、十銓科技等也明確表示在
2025 年下半年前不會推出新產品組合,市場普遍處於觀望狀態。專家更直言,這次漲價趨勢在未來十年內恐怕難以緩解。
供應短缺立即影響玩家與消費者
過去數月間,不論是 DRAM 記憶體或 SSD 固態硬碟,價格實際上已呈現翻倍成長。更嚴峻的是,隨著供應持續緊張,顯示卡採用的 GDDR6 與 GDDR7 記憶體(NVIDIA 與 AMD 主流規格)也將步入漲價循環。據供應鏈消息,最快在 2026
年第一季顯示卡就會正式調漲價格,若供應狀況進一步惡化,甚至可能提前至今年 12 月實施。建議現有遊戲 PC 計劃升級的玩家盡早行動,否則明年將面臨更高的升級成本。
手機廠商陷入困境,消費者最終承擔後果
記憶體漲價的衝擊不僅限於 PC 領域,智能手機產業同樣深受影響。小米已率先發出警告,指出因儲存元件成本急遽攀升,手機零售價格勢必進行調整。日本零售商更已開始實施記憶體限購措施,全球消費者正面對成本壓力持續攀升的時代。這波漲價的根本原因在於 DRAM 主要產能轉向 AI 專用的高頻寬記憶體(HBM),導致
SSD、儲存卡等產品採用的 NAND 快閃記憶體同樣出現短缺危機。無論品牌規模大小,全球消費者都必須預期新手機與電腦的售價將較以往大幅提高。
十年週期?消費電子價格進入加價新常態
專家預測,只要 AI 基礎建設需求持續火熱,記憶體(DRAM 與 NAND Flash)的供應短缺與價格暴漲現象將持續至少十年。手機、電腦、SSD 與顯示卡等全線產品只會不斷調漲價格。DIY
玩家、企業用戶與一般消費者都必須面對硬體升級的全新挑戰。同時建議有升級或換機計畫的使用者把握現有機會,以避免後續漲價帶來的額外負擔。未來的電子消費市場,將正式進入史上最具挑戰性加價新常態,值得所有消費者密切關注此一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techpower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