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數碼相機的發展。自從加入大量濾鏡後,也真的難為了開發隊伍,特別是許多濾鏡都傾向仿 LOMO ─ 針孔、E 沖 C、粗微粒或移軸之類,不斷想突出性格,但又有點大同小異。玩濾鏡,離不開突出相片對色調及氣氛,而近期較有驚喜的話,相信以 Casio Exilim EX-ZR10 至為突出,將 HDR 略加扭轉變成 HDR-ART。色彩誇張加上細緻突顯,有意想不到的超視覺效果。若想在 LOMO 濾鏡之外尋找突破,那麼 ZR10 的 HDR-ART 就很值得一試。
Casio Exilim EX-ZR10 採用 1,200 萬像素 1/2.3 吋 CMOS 及支援 CMOS-Shift 機械防震,
配備 7 倍光學變焦及 14 倍數碼變焦。
好玩濾鏡新選擇、HDR-ART 明玩超現實
HDR 在實際用途上,主要為了應付如逆光、室內強弱不均的高光差環境,將曝光值不同的部份合拼後,令看不見的細節重現。由於效果悅目,所以深受愛好風景攝影的用家歡迎。
不過隨用家日增,不少人已經不甘於 HDR 令相片「正常化」的感覺,所以有人進一步試驗,例如令相片暗陰深化,中色調飽和度增強,突出高光等,令細節更明顯,色彩效果有如印像派油畫般濃烈,故稱之為 HDR-ART (HDR 藝術)。就筆者所見,HDR-ART 有兩個特色,首是將細節突出,加強立體感;另一個特點是將平凡不過的東西色彩誇張化。以下兩個例子,或許會給大家一點概念。
![]() |
![]() |
日光充足時的拍攝效果對比,左邊為自動模式,右邊的 HDR-ART 效果更有立體感。 | |
![]() |
![]() |
超市的貨架,原本光線不足色調平板,但經過 HDR-ART 後即時立體盡現。 |
一按即有 最簡單 HDR-ART 工具
本來簡單易用的 HDR 方法並不多,因為 HDR 至少有兩個難題,首先是拍攝時要用 M 模式鎖定曝光、白平衡等,還要做後期合併;第二是要用腳架的麻煩。如大家有興趣知道「傳統」HDR 製作方法,可參考以下文章︰
自家泡製 HDR 相片(上集)
自家泡製 HDR 相片(下集)
不過 ZR10 的 HS 模式下就已內置 HDR 及 HDR-ART 功能,只需一按快門就已經看到效果,不用後製,而 High Speed 技術可以用手持拍攝,腳架都可以省掉,絕對是最無痛的 HDR 玩法。
玩盡 HDR-ART 心法
其實要將 HDR-ART 運用得好並不算難,只需懂得觀察環境,找對目標,絕對能令你的相冊生色不少。今次部份測試在澳門進行,以舊街景為主,當中歸納到多個使用技巧貼士,可以令你的作品更出色。
Tips (1) ─ 陰暗及逆光 起死回生
在筆者使用的過程發現,ZR10 的 HDR-ART 可以用「很有性格」來形容。陽光普照下或光線充足的環境,用 HDR-ART 的感覺是像加強了飽和度的相片,立體感更突出。如果遇到陰天及逆光環境,HDR-ART 就有如魔術一樣將灰沉的相片起死回生。以下的對比例子也許可以給你一點概念:
![]() |
![]() |
密雲下一般自動拍攝 | 使用 HDR-ART 後的效果,藍天重現,細節更多。 |
![]() |
![]() |
高反差的小巷,近門口略過曝, 內面卻欠曝的情況。 |
使用 HDR-ART 後的效果,入口不再灰矇矇, 內面對比更自然。 |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到,陰天下的色彩本來很死板,而小巷的極端情況只靠一次曝光是沒法達到理想效果的。若使用 HDR-ART 後,陰影更為突出,中色階更飽和,畫面整體感觀活化;而高反差的小巷,原本是兩邊不討好的情況,在 HDR-ART 之無論色彩都更為突出。
Tips (2) ─ 測光毋需擔心逆光
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主體背光的情況,大部份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前景作為正常曝光的基準,但在 HDR-ART 是不用擔心的。因為過程中會進行連拍,令前景也正常曝光,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大可保持「多樣測光」,即使看到畫面前景昏暗也可以照拍如儀。
![]() |
![]() |
一般模式下的拍攝效果, |
以前景(外牆)做測光基準, HDR-ART 有效果但對比不足。 |
![]() |
|
以背景(天空)做測光基準,HDR-ART 的效果無論前後景都有細節。 |
![]() |
![]() |
![]() |
![]() |
![]() |
![]() |
這些也是典型的逆光環境,使用後色彩效果也相當戲劇性。 |
Tips (3) ─ 光差越大 效果更突出
較資深的影友都會知道相機有寬容度限制,拍攝時都會盡量控制畫面的光差,令相片的光度分佈不會超過相機的動態範圍。不過有了 HDR-ART 功能,即使在一些越惡劣的環境下,表現反而會更好。下列環境可以看到極暗的室內遇到較光的室外,光差太強,連 HDR 的效果也很一般。然而經 HDR-ART 的誇張色調處理後,有時更可以彌補色調對比的不足。
![]() |
![]() |
自動模式下的拍攝效果,前景勉強曝光, 背景過曝至只有白色。 |
用 HS 模式的 HDR 下拍攝,室內及室外 細節都可見, 但色調仍然偏灰。 |
![]() |
|
再用 HDR-ART,無論對比與細節都更突出。 |
Tips (4) ─ 紋理複雜為最佳目標
HDR-ART 不僅在顏色上表現誇張,由於在陰影被誇張化,畫面的細節就更為明顯。在選擇時可以留意目標的表面,在 HDR-ART 之下,細節被突顯,可觀性也為之增強。
![]() |
|
![]() |
![]() |
![]() |
![]() |
很多舊建築的外牆及樹木凹凸不平的表面,利用 HDR-ART 處理效果會更突出。 | |
![]() |
![]() |
除了舊建築外,下雨後馬路水影形成的高光與陰影對比也會被誇張化,觀感更佳。 |
Tips (5) ─ 目標色調要多變化
在測試過程中也發現一個有趣現象,雖然 HDR-ART 可以令色彩更突出,但不是所有相片都適宜使用,例如物件的色彩變化少,色調太接近,效果就未必理想,所以大可以跳過這些目標。
![]() |
![]() |
這是反面教材,風車的色彩太接近,結果整張相片的主體失去輪廓。 | |
![]() |
![]() |
如果顏色夠多,就算光線比較平板,經過 HDR-ART 後也會很突出。 |
Facebook 收視不俗
今次筆者去澳門遊玩,順道用 ZR10 的 HDR-ART 功能拍攝了一輯相片,一於上載至 Facebook 相簿,測試一下相片的受歡迎程度。出乎意料地,無論是喜歡攝影的朋友,抑或是普通 DC 用家,很多朋友都對這些相片感到十分有興趣,贏得不少「讚好」﹗
內置雙核芯 影 Snap 無需等
其實今次 Casio 在設計 ZR10 時也下過苦功,明白愛抓拍的用家都沒有耐性去等相片寫入記憶卡中,所以內置兩顆 Exilim Engine HS 影像處理器,在自動模式下,基本上無需等待就可拍下一張,而且對焦速度極快,令你不會錯失拍另一張相的機會,不過要事先關閉 Preview 功能。而 HDR 及 HDR-ART 也受惠於 HS 的高速連拍功能 (40
fps),只要目標不是高速移動,也可以不用腳架的情況下使用,它自然會懂得對位,令相片合成後的出現鬼影的機會減低。ZR10 還新增了 Panorama 及 FullHD 攝錄功能,令可用性也相應增加。
![]() |
![]() |
可以手持拍攝 Panorama,最多達 360 度。 | 支援全高清 FullHD 攝錄 |
![]() |
![]() |
ZR10 配備 7 倍光學變焦鏡頭,提供相當於 28-196mm 焦段, 光圈為 f/3.0-5.9。 |
「HS 模式」的切換鍵 |
![]() |
![]() |
HS 模式有最多 16 個模式可供選擇 | 新增設的 HDR-ART (藝術) 模式 |
全景攝影 360 度 Panorama
今次的 HS 模式還新增了兩個功能,首先是拍 360 度 Panorama 相片,只要手持相機在中心轉圈拍攝即可,通常環境離自己越遠越有利,就試驗所見,接駁後雖然略見穿崩,但以此距離玩拍攝,效果算是滿意。
180 度效果 (原相)
360 度效果 (原相),接合上比想像中順利,但要維持水平還是有腳架較好。
FullHD 拍攝支援光學變焦
FullHD 拍攝可支援光學變焦及自動對焦,亦支援數碼變焦相當於 13.3 倍。變焦過程流暢,對焦反應亦算合理,甚至數碼變焦部份的畫質也保持得不錯 (00:25s -00:35s),質素不俗。
小結:另類色彩 最夾文化保育題材
經過詳細測試後,筆者非常肯定 HDR-ART 的存在價值,特別是用於拍攝舊事物、在天氣惡劣環璄下,甚至拍攝平凡事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當 LOMO 風格被主流地用於濾鏡的時候,Casio 轉個彎避免模仿,將屬於 Hi-Tech 的 HDR 變成 HDR-ART,算是聰明之舉,反而感覺上比 LOMO 更另類,更有性格。特別與文化保育有關的攝影題材,舊建築及懷舊事物以 HDR-ART
表達別有一番味道。在日本,Casio 更提供專門軟件對應 Exilim 系列相機的相片,再用後期加工變得像油畫、小彩畫或木素描等效果,若能大受歡迎,可能會令一眾廠商吹起「藝術風」也不定。
相關優惠:
新春加碼優惠: 推廣價發售,再跟16GB卡!
相關新聞:
革新功能集一身:Casio 推出 EX-ZR10 與 EX-H20G
大玩 HDR 藝術:High Speed 系列 Casio Exilim EX-ZR10 登場
查詢: 2926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