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IXUS 機身配 G 系功能:Canon PowerShot S100 實測

Canon 的 PowerShot S 系列自 09 年正式回歸後,分別已推出了 S90 與 S95,兩部相機輕巧之餘,同時亦強調質素與操控,從市場反應看來,可見用家對這類高階便攝 DC 的確有一定渴求。不過要延續過去經典,慣用的舊瓶新酒已未必行得通,最新的 PowerShot S100 今次便一於大刀闊斧,不只為新機換上一支 5 倍變焦鏡頭及配備新一代的 1/1.7 吋 CMOS 及 DIGIC 5,亦加入了GPS 定位及內置 ND 濾鏡等功能,以 IXUS 般輕巧的機身,提供直迫 PowerShot G 系的戰力。

PowerShot S 再瘦身

當初 S90 復出的時候,大幅瘦身的外形可謂令人眼前一亮,經過 S95 的小改款,今次的 S100 似乎便再一次進化。有用過 S90 / S95 的話,將 S100 拿於手中,相信都可感到新機明顯更為纖薄,誇張點說,輕巧程度已接近 Canon 自家的 IXUS 系列。除了進一步瘦身,S100 亦改善了上兩代機身容易「跣手」的問題,於手握部份加入防滑凹位之餘,機身亦採用了防滑磨沙處理,令手持更加貼手。不過可能是磨沙機身關係,使用一段時間便發覺機身表面極易留下觸摸痕跡,特別以黑色版本便更為明顯。為加強操控,S100 跟 S90 / S95 一樣備有雙轉輪設計,其中招牌之一的快速控制環更略為加大,令光圈、快門等設定更加靈活順手。以更纖薄的機身,想不到 S100 除了變焦的提升,另外還加入了 GPS 功能,相機天線特別採用隱藏式設計,接收部份並不會於機頂凸起,以同樣內置 GPS 功能的 PowerShot SX230 HS 為例,S100 設計上便簡約得多。

G 系功能導入

Canon 於不同型號機款的定位上一向相當清晰,不過為吸引更多進階用家,S100 今次亦不惜由 PowerShot G 系引入多項功能。例如相機便內置有可減光 3 級的 ND 濾鏡、+/- 3 級的曝光補償(S95 為 +/- 2 級)及可自由移動對焦框的 Flexizone 選擇等(上代只支援中央)。一如所料,S100 拍片提升至 1080p,同時攝錄亦支援光學變焦,而相機內置的 GPS 則可選擇拍攝時啟動或持續運作(持續運作可加快定位反應,不過當然會更耗電),相機能自動記錄相片及短片拍攝的時間及座標,事後只需透過附機的 Map Utility 軟件,即可於 Google Map 等網上地圖得知實際拍攝位置。

f/2.0 大光圈只限廣角

選擇得 S90 / S95 的用家,相信不少都是被其大光圈吸引,而 S100 在提供 24mm 及更強 5 倍變焦的同時,難得依然擁有 f/2.0 的大光圈。不過始終受制於鏡組尺寸,鏡頭最大光圈無可避免隨著 "Zoom" 遠而下跌,120mm 一端便只有 f/5.9,差距足足 3 級有多,幸好相機內置 4 級 Hybrid IS 防震,加上又提供最高 ISO 6400 的感光,總算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

於實際試拍下,發覺 S100 構圖上明顯較 S95 只有 3.8 倍變焦來得方便,特別是拍攝風景,很多時 24mm 廣角便可派上用場,鏡頭全段均有不俗的質素,只是全開光圈邊角輕微出現鬆散,收細光圈情況會略有改善。

畫質有進步

感光元件的尺寸決定一部質素這說法雖然表面,但無可否認,尺寸的確是影響畫質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比一般 DC 大的 1/1.7 吋感光尺寸,S100 稱得上已有一定先天優勢,新機除了採用了一片像素更高的 1210 萬像 1/1.7 吋 CMOS,亦用上新一代的 DIGIC 5 影像處理器,最高感光則推至 ISO 6400。特別於高感光的拍攝中,不難發覺相機於畫質上有一定的進步,ISO 800 已不單是「可用」而是足以滿足用家 100% 「聞相」,以夜間拍攝為例,筆者便可相當放心將相機感光推至 ISO 800 甚至更高的 ISO 1600 拍攝,不必擔心細節有太多留失。透過採用 DIGIC 5,相機於處理複雜光源的亦比以往更加聰明,自動白平衡會以局部方式處理畫面各部份色溫,以拍攝閃燈夜景人像為例,人物與背景色溫便會分開處理,以拍出更自然的效果。

S100 改用一支變焦更強的 5 倍鏡頭,廣角端提供 24mm 的等效及 f/2.0 的大光圈。 設有防滑手握設計。
沿用 S90 / S95 最大特色之一的快速控制環以加強操控。 機頂 GPS 特別採用隱藏式設計。
機頂設有拍攝模式轉盤。 機背新增了專用拍片按鈕,而 RING FUNC. 按鈕則可自訂為快捷鍵。
設有 HDMI 輸出。 採用 NB-5L 鋰電,1120 mAh 的容量比上代 S95 所用的 NB-6L 略大 (1000 mAh)。
機身左側亦設有機帶孔,方便用家掛頸使用。 腳架孔難得跟鏡頭光軸對齊,配合腳架拍攝時,構圖比起大多數 DC 的偏側設計更為順手。

主要菜單

提供 1210 萬的解像,除了 4:3,亦支援拍攝 16:9、3:2、1:1 等比例。 最高感光為 ISO 6400。
支援 Raw + Jpeg 拍攝。 內置 ND 濾鏡,方便用家在日光下可拍出流水等效果。
新增 +/- 3 級的曝光補償。 由 PowerShot G 系引入了可自由移動對焦框的 Flexizone 選擇,提高對焦的彈性。
相機最高支援 9.6fps 的速度連拍 8 張相片。 除了自動局部白平衡,相機亦針對水銀燈而加入了自訂色溫修正。
內置一系列的數碼濾鏡以提高拍攝趣味。 設有 HDR 拍攝功能。
內置 Power IS 防震功能。

內置 GPS 功能。

用家可自訂快速控制環的功能。 RING FUNC. 按鈕可設定為快捷鍵。
支援拍攝 1920 x 1080 的 Full HD 影片。 亦可進行最高 240fps 的高速攝錄。

數碼濾鏡效果(部份)

魚眼效果 模型效果
玩具相機效果 懷舊效果

感光度測試

ISO 8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測試相片

ISO 80、f/4.5、1/160s [ Ori ] ISO 80、f/5.0、1/125s [ Ori ]
ISO 80、f/4.5、1/125s [ Ori ] ISO 80、f/5.0、1/125s [ Ori ]
ISO 80、f/6.3、1/200s [ Ori ] ISO 640、f/3.5、1/400s [ Ori ]
ISO 80、f/5.9、1/80s [ Ori ] ISO 1250、f/5.0、1/50s [ Ori ]

 

更多 Canon PowerShot S100 樣本相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703

Canon PowerShot S100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639

最新消息
3 日前
Fujifilm 正式發表 X-T30 III 入門級無反相機,雖然感光元件仍沿用 2,610 萬像素 X-Trans CMOS 4,但由於升級使用 X-Processor 5 影像處理器,令性... (繼續閱讀)
3 日前
耳機品牌 DITA 的創始人 Danny Tan 一直致力於以單一動圈單元設計旗艦級耳機,繼 2022 年推出 Perpetua 後,時隔三年終於帶來全新旗艦作品 DITA Ve... (繼續閱讀)
3 日前
HUAWEI 近年除了手機業務外,在平板電腦與穿戴裝置市場亦表現積極。為了讓更多用戶親身體驗 HUAWEI 各系列產品,位於九龍灣的全新 HUAWEI 體驗店於... (繼續閱讀)
3 日前
法拉利全球首席執行官 Benedetto Vigna 日前應邀出席在香港中環舉行的《Financial Times》「Business of Luxury Summit」峰會,並以壓軸嘉賓身份接... (繼續閱讀)
3 日前
生成式 AI 為全球產業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從媒體、教育到企業效率優化,幾乎所有行業都在經歷 AI 驅動的重構。然而,當人工智慧逐漸能夠自行編寫... (繼續閱讀)
3 日前
Nikon 近期接連推出兩款定位迥異卻同樣引發市場熱議的產品——專業電影機 ZR 與復古無反相機 Zf,形成技術革新與經典情懷的鮮明對比。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數碼相機和手機攝影盛行的年代,仍堅持以菲林為影像載體的 Lomography 再次為「菲林控」帶來驚喜,剛剛宣佈全新 Lomo MC-A 菲林相機,內建 32mm ... (繼續閱讀)
4 日前
「維港海上大巡遊」將於 11 月 1 日正式舉行,作為今年備受矚目的盛事之一,八達通與主辦單位及著名創意品牌 AllRightsReserved 合作,推出多啦 A ... (繼續閱讀)
4 日前
Peak Design 向來以創新配件系統聞名,深受不少影友喜愛。不過,用家多年來都有個抱怨——「底板要用六角匙拆裝太麻煩」。如今,Peak Design 終於從... (繼續閱讀)
4 日前
東京移動展(Tokyo Mobility Show 2025)即將開幕,各大日本車廠都發放新車消息,Nissan 雖然面對財困,可是也積極發表新車,以望扭轉困境,這次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