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PowerShot G1 X 驚人現身!1.5 吋大面積突襲

數碼相機之間的所產生的競爭離不開「大」和「小」兩個因素,「大」的是感光元件面積,「小」的是體積,這亦是近年無反相機發展糾纏著的問題。就連沒有無反產品的 Canon,引起用戶爭論的焦點也是若 Canon 推出無反相機,如何不會和 APS-C 單反自相殘殺。到最後 Canon 突然推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竟然是推出 1.5 吋 CMOS 的 PowerShot G1 X,只是不可換鏡鏡!

描準空隙發射的子彈
約上週左右時間,就曾經一度傳出 PowerShot G 系會推出新相機,當初傳聞感光元件是 1/1.5 吋,還以為是和 Fujifilm X10 相若的 2/3 吋,有點故弄玄虛。但估不到答案是具備 1,430 萬像素的 1.5 吋 CMOS,尺寸是比 m4/3 系統更大面積的 18.7 x 14mm,裁放率約為 1.85 倍,令其 15.1 – 60.4mm 的鏡頭,可以提供相當於 28-112mm 的等效焦距。這個 CMOS 的尺寸與裁放率,絕對是整個市場上前所未有。

相信有經驗的用家也明白,今次 Canon 推出這個規格中間必定是經過精心計算。其像素每平方毫米的密度和目前使用於 7D、60D 及 600D 的 1,870 萬有效像素的 APS-C CMOS 非常接近,亦即是說這部 Prosumer 相機除了不能換鏡頭之外,畫質已經可以和 APS-C 單反睇齊,加上內建最新的 DIGIC 5 影像處理器,高感光上表現相信會享有相當優勢。而其他影像處理能力如支援 1080P@24fps 全高清電影拍攝及最高速 4.5fps 的最高解像度連拍等,相對同被視為 Prosumer 的 Fujifilm X10 已可以做到 1080p@30fps 及 10fps 高速連拍,從數字比較未見明顯優勢,當然也只能說規格有別,不能完全比較。


不是小編懶得去寫,只是 G1 X 的整個操控和 G12 是一個倒模, 所以操作特色
恕不詳述。但肯定的是 Canon 製造體積細而大 CMOS 的相機是做得到,
之前只是不為也。

未可換鏡頭 用家未釋疑慮
相信對於忠誠度高的 Canon 用家,G1 X 的出現可謂未釋疑慮。畢竟有大感光元件,特別是淺景深上 1.85 倍比 2 倍裁放率略佳,現在不能換鏡頭,似乎是犧牲了一個大好優勢;若論體積,以 M4/3 系統如 Panasonic 的 GX1 (型號相似得太過份了!) 作比較例子的話,配合 Pancake 設計的 14-42mm 鏡頭就和 G1 X 相差不遠,只差變焦倍數略不及,但至少像素略高。如兩者競爭,未確定因素就剩下價錢有沒有競爭力,畢竟 $799 美元也不是輕易消化的價位。

但似乎今次 Canon 的用意是針對一班既想有高畫質,但不熱衷於換鏡頭的用家。以近年 Canon 推出產品的經驗,在生產例必有數據支持這種設計的可行性或行銷上的成功。就像當年 EOS 7D 推出時宣稱經過 5000 位用家的意見調查。如果 G1 X 推出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產品,那是否反映了無反市場的用家,沒有想像中熱衷於更換鏡頭?其實 G1 X 的出現,倒令人想起當年菲林傻瓜機大行其道的年代,有幾家廠商推出可手動調節部份功能的相機,如 Contax 的 T 系、Fujifilm 的 Klasse 系、Nikon 的 Ti 系或 Ricoh 的 GR 系等精品相機,以高質素鏡頭、高畫質及輕便等特色取悅對個人風格有要求或喜好的用家。的而且確,市場上配備大面積感光元件的相機除了 Fujifilm 的 X100(APS-C)、Leica 的 X1(APS-C)、Ricoh GXR (APS-C) 及 Sigma 的 DP(20.7 X 13.8mm) 系之外,似乎具有可變焦的 Prosumer,就只有 G1 X。當然,若要數到更遠年代,Sony 的 R1 可能才是開山鼻祖,其 21.5 X 14.4mm CCD 在當年也是少見的大面積,只是體積不能和 G1 X 相提並論。


鏡頭由後部的轉盤控制變焦

是避重就輕 還是攻其不備?
近期 Canon 產品方針真的耐人尋味,繼 1D X 像素不加反減,到今回有大 CMOS 又不可換鏡頭,奇招盡出,頗有故意擾亂對手陣腳的味道。G1 X 的配置嚴格來說其實似曾相識,只是同時期裏,這種配置與組合顯得格外特殊。不過產品能否大賣,仍取決於幾個重點,例如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用家忠誠度、價錢及產品的新意。且看 Canon 在 CP+ 時如何為這件產品解畫,還有不要忘記今年新產品陸續有來,戰果還是要放長雙眼看。

Canon PowerShot G1 X 預計售價為 $799 美元,發售日期未定,請留意日後進一步報導。

Canon PowerShot G1 X 主要特色:

  • 配備 1.5 吋 (18.7 X 14mm) 1,430 萬像素 CMOS
    • 配備 15.1-60.4mm 鏡頭,光圈值 f/2.5 – 5.8,
       提供 4 倍變焦相當於 28-112mm 焦段,支援光學防震
    • 配備最新 DIGIC 5 影像處理器
    • 感光範圍達 ISO 100 -12800
    • 支援全高清 1080P@24fps 電影拍攝
    • 支援 14bit RAW 格式
    • 內置 HDR 模式及內建 ND 濾鏡
    • 配備 3 吋 92 萬點 Prue II 可轉角度屏幕

      Canon PowerShot G1 X 相機規格

      查詢︰3191 2333

  • 最新消息
    1 日前
    近年智能眼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大科技品牌紛紛搶佔先機。HTC 作為 VR 領域的領導品牌,今日正式發表首款智能眼鏡產品 HTC VIVE EAGLE,標榜台灣...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對於許多手機愛好者而言,相較於當今千篇一律的全螢幕智慧型手機,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時代的產品設計反而更具特色。近日 Samsung 流出一款... (繼續閱讀)
    1 日前
    今年 2025 高級視聽展相當精彩,不少品牌都將開發經年的旗艦級耳機推出。我們亦留意到耳機單元設計、耳機線材選擇、定製耳機市場萎縮及傳統耳機品牌...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日英國迎來今年第三次熱浪,雖然最高氣溫仍未衝破 2022 年 7 月 19 日的攝氏 40.3 度記錄,但是今年英國雨量又出奇地偏少,降雨量創下自 1976 年... (繼續閱讀)
    2 日前
    Peak Design 平時出新色,就相當低調,不過品牌剛剛破例,一口氣推出 Ocean、Eclipse、Kelp、Ibis 四種全新配色,涵蓋背囊、單肩袋、小包、相機帶、... (繼續閱讀)
    2 日前
    Tesla Model Y 長軸版(Model Y L)官宣會在中國推出後,便一直有指這款 6 座車型會到歐美等到市場。雖然 Tesla 至今依然沉默,可是行動最實際,Mo... (繼續閱讀)
    2 日前
    自 Meta 推出 Meta Wayfarer Smart Glasses 掀起智能眼鏡熱潮以來,香港市場一直受限於平行進口導致功能與軟件支援不完善。不過近期 Rokid 正式宣佈... (繼續閱讀)
    2 日前
    德國電影設備巨頭 ARRI 近期陷入動盪局面,一方面推出全新 Alexa 35 Xtreme 電影攝影機展現技術實力,另一方面卻傳出可能出售股權的消息,引發業界... (繼續閱讀)
    2 日前
    備受矚目的史上最薄 iPhone 機型 ─ iPhone 17 Air,預計將於今年 9 月正式亮相。最新流出的外型與規格資訊,讓消費者在發表前能先睹為快這款產品的...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國際權威攝影評測機構 DxOMark 最新公布 HUAWEI Pura 80 Ultra 的測試結果,這款旗艦手機以總分 175 分的優異表現榮登榜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