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攝影 x 藝術 「玩」味無限︰專訪 Fever 達人 John Tsang

比起從前,我們算是幸福的一群,說的是我們接觸攝影這回事。菲林時期,攝影可算是頗為艱深難懂的一門藝術,但隨住時代變遷,我們來到了菲林與數碼並存的今天,數碼攝影的方便,讓攝影踏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幾乎人人都有相機的時代。「即影即有」,或者「即影即分享」亦成為了現代人拍攝的模式,那就免不了有著「不把眼前事或物拍下=不曾擁有過/沒去過/沒食過」的心態。那麼,攝影只是純粹的紀錄工具?或是可以有其他可能性呢?DCFever.com 這次邀得 Fever 達人兼「火柴 Lab」始創人 John Tsang 及兩位拍擋,分享他們進入攝影工作的過程,對現代攝影的看法,最重要就是拉攏火炭及柴灣兩大攝影藝術集中地的攝影師及藝術家,組成「火柴 Lab」,加入古今美學元素,舉辦跨領域的攝影活動,讓攝影更多元化更好玩!言談間,不難發現他們對攝影的美有一份堅持,認為美學並不高深莫測,值得推廣讓更多人知道。

累積各行經驗 全為攝影之路
John 是專業攝影師,亦從事廣告業二十多年,更在香港城市大學兼任講師,身兼數職。他做的都與攝影工作有關,但又怎猜想到,最初的他,投身的並非攝影而是設計行列。「小時候已經開始接觸攝影,那時候還是菲林的年代。長大後選了讀設計,而畢業後一直都是主力做設計,但我從來都沒有放低過攝影。其實設計與攝影都很相似,例如排板就如同構圖,顏色配搭同樣要「夾」,兩者同樣需要敏銳觸覺及想像創作,大家追求的都是美。」機緣巧合之下,他當上了創作總監,開始接觸更多範疇,更鞏固了將來攝影美學的基礎。「當上創作總監,更加擴闊眼界,開始接觸商業上更專業的攝影器材,老實說,當時接觸太多靚器材,自己有時都會給器材吸引到,認為用較好的器材,自己的力量亦會較大。到了一個時期,我開始想自己去拍攝,有自己的作品,那時候,數碼相機開始走比較平民化一點的路線,於是我開始投放大量時間在攝影的發展上。而之前設計的經驗,加上當創作總監時接觸到的範疇如化妝、服裝、造型、燈光讓我在攝影上的創作靈感提升不少。」好的攝影作品,當中包含了拍攝者的經歷還有經驗累積,從沒有一步登天這回事。


John Tsang 作品

心態調節 多面吸收知識
「在開始拍攝初期,因為之前接觸過一些商業攝影的作品,所以對於自己的作品要求亦會有一個指標。其實這時心態的調節很重要,一定要虛心去學習,而且要學懂欣賞好作品,只要多以一些專業及好作品作為指標,進步亦會很快。」John 的努力,讓他終於與弟弟 ZeBi Tsang 一起開設了第一間影樓,還暫停了一切設計的工作,專注於攝影創作。但在這期間,他仍然走訪大大小小的影樓跟不同師傅學習,由低做起,為喜愛的攝影付出莫大的心血及努力。

然後,他們開始接到商業攝影的案子,一步一步去建立起自己的攝影事業。但是,John 很快又去到一個瓶頸位,他在想,除了在器材或技術上再提升之外,還可以怎樣呢,他又暫停了拍攝,想從另一些領域去尋找答案。「我開始看書,從歷史及文化吸取一些養份,讓我重新思考除了提升技術門檻外,能有一個新的視點及視野去作切入點,重新了解攝影的可能性。」後來他與 ZeBi 把攝影室搬進火炭這個香港藝術發源地,更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Dennissoap,開始計畫一連串跨領域的合作,「火柴 Lab」的想法便逐漸成形。


創作: John tsang 攝影:Donald Chan

從創作到純紀錄 攝影習慣大改變
經過菲林年代到數碼相機年代,John 及他的拍擋都有很深的感受。「最近再看一次『論攝影』這本書,裡面有些問題到現在都很值得思考。我常想我們透過攝影或是一些藝術表現,究竟是去理解世界,還是去改變世界。以攝影來說,是否透過光學呈現在菲林的就是真實世界呢?又或者數碼經過修飾的就不是真實世界呢?究竟是重現還是模仿呢?或者現在攝影在大眾心目中已經變成收集、採納、紀錄的過程,每日的生活都要拍下來,去過的地方,吃過的東西都要拍下來,否則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這可能是存在感的問題,但你會知道,攝影的習慣比以前改變了很多,也很難用以前的標準去評現在的攝影。」

「就以旅遊攝影為例,現在人們很少去到景點但不拍照,因為這是由於我們平日『訓練有素』,習慣成自然。只因我們平時上班可能已經很愛編流程或行程,我們都會按這些行程去做事,不完成就好像自己很不負責任、偷懶、甚至會自責。這種模式會無意中滲透到生活裡,延伸到拍照,我們都一定要拍下我會經過的景點,吃過的美食,要不然就好像沒來過一樣。抱著『還未完成』心態去拍照,不僅有時會錯過身邊的美麗景色,還會忽略很多身邊人的感受。下次不妨試試,不要拍太多,一個地方一兩張就好了,找個最完美的角度才拍。這樣除了訓練你的觀察力及思考能力,你也好以好好欣賞一下觀景器外的風景。」


「火柴Lab」主要成員(左起):John Tsang,ZeBi Tsang,Dennissoap(黃振強)。

「我們覺得現在攝影的習慣及群組分開兩種,一種是愛用手機拍照,貪其方便又可即時上載。他們未必當這是攝影,可能只是按快門的操作,有留下紀錄已很滿足了。另一種則是希望拍『靚』的東西,要創作的,對相中的元素及相片表達出來的意思有要求。可能有人覺得,現在攝影可能已經變得很氾濫,但於我們來說,我們只會覺得是多了許多人去做同一件事,多了許多人去想同一件事,大家可以更多交流攝影心得,其實是有助推廣攝影。好似畫畫一樣,都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而攝影也一樣,現在只是多了不同的工具去拍攝,某程度上亦是好事。」


Dennissoap 作品

思考或創作的時間比較多,是藝術工作者的優勢之一。John 與他的拍擋們能夠寓工作於娛樂,更能做多些創作,有助刺激新思維。「時間多了有助創作,但時間多了變相就少了錢。(哈哈)對於一般仍有正職的攝影或藝術愛好者,我們已經算是較幸運。有時工作太累,真的會想不到東西。伸延下來,其實香港環境的基本條件是較為不利,因為最應該解決是大家住的問題。當住的問題解決不了,大家都要用人生大部分時間去解決最基本的問題,對藝術創作是一個很大的阻礙。」


ZeBi Tsang 作品

攝影 x 藝術 趣味為先
「火柴Lab」,故名思義就是火炭藝術村與柴灣工業城其中一些攝影師及藝術家聯盟的計劃,「其中一個創辦人 Leo Yu 是著名攝影師,於柴灣開設影樓,我們開始商量的時候,是希望將兩邊不同的元素結合,因為來自火炭藝術村的都是較傾向藝術方面的看法及思考,而來自柴灣工業城則傾向可接觸較高級數及專業的攝影產品儀器,以及一些最新的技術。而當兩方面結合,一定會有不同的的火花及不同的變化出來,令攝影或是文化藝術可以有不同切入點,增加新思維。」

John 認為現在的攝影風氣盛行,但某程度上都是以純紀錄為主,缺少了跨領域合作,這讓不少希望攝影思維層面有所提升的愛好者會如他當時一樣容易遇到瓶頸。「所以我們就是希望『火柴Lab』能讓他們明白,攝影不只是按快門影張相咁簡單,攝影仲可以好好玩,好多可能性。」他們早前才成功舉辦了首個工作坊主題為「品味生活」,工作坊由多名專業模特兒示範希臘時期的髮式及裝束,讓學員學習濕摺法,以薄濕布摺疊出能展示出人體最美感的部分,充分表現曲線流暢柔和,比例均稱的性感表現手法,並以當代攝影手法體現希臘的古典美。另外,更有專業攝影師介紹數碼機背操作簡介應用及傳統菲林相機的操作技巧。亦有專業化妝技巧簡介及示範,LEICA更提供頂級攝影器材給各學員使用。」大家一邊學習攝影的同時,更可學習化妝、造型、燈光等技巧,又一邊飲紅酒食生蠔暢談攝影的想法及創作思維。這樣,更能從其他角度看攝影,讓學習攝影的層面更擴闊,更多元化。

說到「火柴 Lab」的最新動向,除了有更多跨領域的攝影工作坊合作外,亦會有其他不同類型的活動推出。「我們接著會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其中一個比較長遠的計劃就是『希臘藝術 X 攝影之旅』。其實選希臘作為活動的重點,全因為希臘是西方藝術的開始點,有一個比較成熟的文化發展時期。活動當中的理念會根據美術史延伸,透過攝影將藝術裡不同的視點呈現,讓大家去多方面理解更多及擴闊思維。在美術史中有很多不同派系,代表有不同看『美』的方向,標誌著不同人的看法,我們也可以藉此有更大的商量空間,討論可以做些什麼樣的創作,又可否做得到。這樣結合活動部分及思考討論部分的工作坊,由淺入深,富有趣味性,對攝影有要求的愛好者來說應該很有吸引力。」接下來更有結合戲劇元素的攝影工作坊及以攝影器材作工具的野外定向活動,想知道「火柴 Lab」的最新跨領域攝影活動,就一定要緊貼 Fever 達人頻道啦!

看到「火柴 Lab」的成員們對攝影的熱情及創意,你會很佩服他們對攝影及藝術的那份執著。他們的堅持,慢慢讓更多人從不同角度,去了解攝影,明白手上的這個拍照工具能為生活帶來怎樣的感動。生活及攝影都需要熱情,就讓我們帶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及好奇心,讓攝影在未來有更多精彩的可能性吧。

進入 John Tsang 達人頻道

火柴 Lab 主要成員簡介

John Tsang
專業攝影師,從事廣告業二十多年,香港城市大學兼任講師,熱愛視覺藝術、哲學、文學。2000 年成立個人影樓 JJ Production House, 2010成立火柴LAB及加入DCFever 成為資深 Fever 達人,工作室設於火炭及柴灣。工作之餘致力推廣香港藝術、文化,作品發表於世界各地。

ZeBi Tsang
專業攝影師及全職創作人,從事攝影及設計與藝術有關行業十多年,曾於多家專業學院及中學教授攝影及電腦修圖技巧;近年致力於創作數碼合成照片,除了要用傳統攝影技巧外同時亦比較大程度使用電腦修圖,突破創作空間的局限,以達更靈活的創作效果。

Dennissoap (黃振強)
自由創作人。生於廣州,六歲跟隨母親來港,自小在深水埗舊區長大。看著舊事物慢慢演變流逝。喜歡到處拾荒,重新組合,幻想他們有著很多不可告人的歷史。喜歡用相機去捕捉一些別人忽略和引起共鳴的影像。喜歡繽紛的彩色,也喜歡刺眼的螢光色,希望表達一些矛盾的幽默感。對了解人、空間和生活環境的關係感興趣。繼續以勇氣追尋夢想。

Leo Yu (余衛聯)
1993年創立藍獅子影廠 (The Blue Hydrant) ,Leo 一直致力將最完美的影象捕足在鏡頭内,同時亦能照顧商業客户的需要,為不少大型客戶拍攝出極具水準的廣告作品,其專業的攝影造藝享譽行内外,更獲得多個國際獎項,自成一家。在合作過的國際巨星中,除了多位港台紅星如任賢齊、謝霆鋒、陳奕迅、張柏芝、林心如等等,更是日本偶像池内博之在港拍攝 kitterwick 的指定攝影師。當中,最令 Leo 津津樂道的,就是為王菲拍攝一輯 Motorola 手機廣告,該電視廣告由著名導演王家衛執導。 工作室設於火炭及柴灣。

最新消息
1 日前
這個世界有些東西就是天生不夾,例如奶奶與新抱,牛歡喜與荷蘭豆,以及一煇與獅子座。這樣一個組合,Bandai 竟勇敢地推出「聖鬥士聖衣神話 EX」系... (繼續閱讀)
1 日前
八達通今日正式宣佈,Android 版本八達通 App 將支援實體卡轉換功能,使用者可將現有的實體八達通卡轉換為虛擬版本。為深入了解這項新服務,我們特... (繼續閱讀)
1 日前
如同眾多中國科技品牌,小米的產品線同樣區分為中國版與國際版。近日一款小米平板電腦通過了阿聯酋電信監管機構 TDRA 的認證,據傳這款平板將搭載 ... (繼續閱讀)
1 日前
Meike 最新推出的 Mix 24mm F1.4 全片幅自動對焦定焦鏡頭,支援 Sony E、Leica L 及 Nikon Z 卡口,定價 US$589(折合約 HK$4,624)。作為市場少數... (繼續閱讀)
1 日前
若論每年最受期待的手機產品,Samsung Ultra 系列絕對名列前茅。近日有消息指出,即將推出的拍攝旗艦 Galaxy S26 Ultra 將率先採用一項突破性技術,... (繼續閱讀)
1 日前
思銳光學(Sirui)即將推出Aurora 35mm F1.4全片幅自動對焦鏡頭的消息近日在攝影圈引發熱議。這款被視為中國品牌首款35mm F1.4全片幅無反自動對焦鏡... (繼續閱讀)
2 日前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女子 Rebekah Roark 最近因一張「出事」的護照照片而爆紅網絡:她在 TikTok 上分享的影片短短時間就累積超過 1,600 萬次觀看,網民...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早幾日來自國內的 Laowa 已被揭露打算推出 200mm F2 自動對焦鏡頭,首批將會對應 Canon EF、Nikon Z 和 Sony E 接環版本,而有關諜照一出,令不少影...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雖然變焦鏡頭在拍攝上可以帶來無比的方便,而且近年來新推出的變焦鏡頭質素也越來越好,可是我還是比較喜歡用定焦鏡頭拍攝,或許是因為多年來我都只...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雖然電動車的電池技術成長快速,可是有沒有里程焦慮一直是車主們所關心的,因為許多時候官方公布的實驗室數據與實際使用往往存在顯著差異。澳洲汽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