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硬撼全片幅 DSLR:Sony A7 詳細測試報告

對於無反相機來說,本年度最震撼的消息肯定是 Sony 推出全片幅感光的 A7 及 A7R 莫屬,由過去最大的 APS-C 片幅一下子跳升至 Full Frame,新機固然強調畫質上的提升。不過作為全片幅無反頭炮,新機到底由能否滿足用慣全片幅單反的用家,本站今次便會針對定價更親民的 A7 進行測試,一試相機各方面的表現。

夢想成真

打從 Panasonic 於 2009 年推出首部採用 M4/3 規格的 Lumix DMC-G1 起,無反相機於過去幾年可謂以極速發展,一方面講質素有更大的 APS-C 片幅,另一方面速度反應亦追貼了專業單反,難怪近一兩年用家在選機的時,不少都要花一定心思在無反與單反間作出抉擇。作為最積極的無反開發商之一,在力推 APS-C 片幅的 NEX 系列同時,Sony 顯然未有因此而滿足,針對一眾高階用家,最新推出的 A7 / A7R 便以無反中首見的全片幅配置現身。兩部新機擁有無反輕便性之餘,於畫質上又有望挑戰一眾高階全片幅單反,誇張點說,Sony 終於實現了無反用家多年的夢想。

Full Farme 強殖、全新 BIONZ X 加持

Sony 去年推出 E-Mount 全片幅攝錄機 NEX VG-900 後(跟全片幅單反 A99 一樣,同樣用上一片 2430 萬像的全片幅 Exmor CMOS),相信已沒有人再懷疑 E-Mount 無反推出全片幅的可行性,而同是用上 NEX 系統一向的 E-Mount,今次 A7 / A7R 亦當然可照版煮碗,置入全片幅的感光元件。

A7 與 A7R 分別會用上 2430 萬及 3630 萬的全片幅 Exmor CMOS,強調高解像的後者除了像素更高,感光元件亦不設 Low Pass 低通濾鏡,至於今次送測的主角 A7,就會用上全片幅的 2430 萬像 Exmor CMOS,感光元件近似於單反 A99,具有 117 點 Phase Detection 相位差感應,以 Hybrid AF 的混合方式,加快對焦反應。

A7 最高感光為 ISO 25600,亦可擴展至最低的 ISO 50 感光。配合新機,Sony 亦開發了全新的 BIONZ X 影像處理器,不只數據處理速度比上代 BIONZ 約快 3 倍,同時亦宣稱影像細節表現會有所提升。近似於首見於富士 X100S 的 Lens Modulation Optimizer 鏡頭優化功能,A7 另外並新增了 Diffraction Reduction 衍射減少技術,以數碼方式修正細光圈拍攝下(如 f/16),影像銳利度因光線衍射而出現解像及銳利度下降的問題,不過要留意的是,功能只對應 Sony A-Mount 及 E-Mount 鏡頭,如透過轉接環使用其他手動鏡頭就未能受惠了。

沿用一向的 E-Mount 接環,不過由從前 NEX 的 APS-C 改為全片幅感光。
沿用一向的 E-Mount 接環,不過由從前 NEX 的 APS-C 改為全片幅感光。

質素為先

由 APS-C 片幅升級至全片幅,用家最關心肯定會是相機的畫質表現,今次以 A7 套裝配合 Kit 鏡 FE 28-70mm F3.5-5.6 OSS 的拍攝中,慣於使用全片幅單反的筆者當然就希望得知 A7 畫質上能否造到單反水準。要將 Full Frame 感光元件「擠」入無反,除了機身尺寸的考慮,另一要克服便是因鏡後距(flange distance)縮短,導致光線入射角變大而引至的邊角畫質下降及四角失光問題(以 Sony 本身為例,單反 A-Mount 與無反 E-Mount 的鏡後距便分別為 44.5mm 及 18mm)。為減少以上問題,Sony A7 便特別從感光元件入手,邊緣部份微透鏡會採用傾斜設計,以面向中心的方式提升邊角集光量。從測試所見,A7 邊緣質素不只未有出現預期中的大幅降低,失光在修正下亦不明顯,這方面的表現並不下於配置相約的單反組合。

作為全片幅機款,A7 低感光時影像於解像、色彩還原、層次等都有高水準表現不在話下,就算高感光亦不失禮,推至 ISO 3200 以上才開始出現較多的細節流失,畫質平心而論已達到單反水平。不過作為無反的 A7 始終要透過感光元件拾像供 LCD / EVF 取景,無可避免會產生一定熱力令 Hot Pixels 噪點更易出現,長時間連續拍攝的話,個人認為傳統 DSLR 仍略有先天優勢。

機身的接環位置標示了 A7 的全片幅身份。 A7 採用了一片全片幅的 2430 萬像 Exmor CMOS
機身的接環位置標示了 A7 的全片幅身份。 A7 採用了一片全片幅的 2430 萬像 Exmor CMOS。

針對邊角畫質,感光元件邊緣部份微透鏡會採用傾斜設計提高集光量。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5 小時前
萬眾期待的 Suzuki 首款量產電動車 e Vitara,終於在日本公布售價!這款定位在 B-SUV 級距的電動休旅,將於明年 1 月 16 日正式上市...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7Artisans 近日正式推出適用於 Nikon Z 接環的全片幅自動對焦鏡頭 AF 24mm f/1.8,定價為 329 美元(折合約 HK$2,559),以親民價格和輕巧設計吸引...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Sigma 200mm F2 DG OS|Sports 是一支屬於非典型規格,高速定焦望遠鏡頭,具備罕見的大光圈規格,在無反系統中更是相當罕見的組合。在單反相機時代,...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Apple 昨日已釋出 iOS 26 更新,支援的 iPhone 型號已可搶先體驗如「Liquid Glass」操作介面及其他全新功能。在 iOS 26 的新功能中,最為實用的來電...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近年來,Console 及電腦遊戲玩家對遊戲畫面與音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追求極致的沉浸體驗。最近 Cololight 推出了一款外型酷似《機動戰士鋼彈》中 RX-...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韓國鏡頭品牌 Samyang 在早前的 IBC 2025(國際廣播展)舉行期間已經發表 AF 24-60mm F2.8 FE 恆定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不過原來 Samyang 仍有強大...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婚禮攝影本來應該是人生大日子的一部分,卻有人因婚姻告吹,反過來向攝影師「追數」。來自美國猶他州的婚禮攝影師 Rachel Stone,近日就在社交平台...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來,LED 貫穿式燈條幾乎成為全球汽車設計的標配,無論是入門小車還是豪華房車,都能見到這項設計。說實在的,由有特色,變為沉悶。幸好有這個想...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日 Laowa AF 200mm F2 引起不少關注,不過早在 5 月公佈的 Laowa AF FF 180mm f/4.5 CA-Dreamer Macro 1.5X 同樣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目光。昨... (繼續閱讀)
1 日前
Apple 一向習慣在新一代 iPhone 推出前,為自家平台進行大型更新,今次亦不例外。最新已釋出的 iOS 26 更新,更同時帶來 iPadOS 26、macOS Tahoe 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