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600mm 手持無難度: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詳細測試

VC 防震幾有用?

以安全快門計算,鏡頭遠攝端最低的手持快門為 1/600s,以 f/6.3 的光圈及低感光,不用腳架下幾乎只有陽光普照的環境才可手持,為提高實用性,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便特別加入了由三組驅動線圈組成 VC(Vibration Compensation)防震。VC 系統從拍攝前於觀景窗半按構圖對焦一刻已發揮了穩定作用,從 600mm 手持試拍下 1/80s 仍有合理清晰度推算,鏡頭約提供了 3 級的防震能力。

防震性能測試 (600mm 手持)

VC On VC Off
1/320s
1/160s
1/80s
1/40s

鏡頭變形測試

150mm 600mm

拍攝樣本(Canon EOS 5D Mark III、Raw 直轉 JPEG 拍攝)

ISO 200、f/6.3、1/400s ISO 200、f/5.6、1/320s
ISO 320、f/5.6、1/100s ISO 320、f/6.3、1/500s
ISO 400、f/6.3、1/400s ISO 400、f/6.3、1/500s

更多 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951

總結

以原廠尚未出現的焦段,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單是規格本身已有一定吸引力,而值得一讚是一萬有找的售價之下,鏡頭質素亦交到功課。雖然為了機動性,鏡頭於光圈方面作出取捨,但隨著近年 DSLR 高感光表現大幅提高,還是否值得花近 10 倍價錢來追求原廠的大光圈 600mm 大炮?(當然另有 AF 速度、操控等因素),就留待大家決定了。

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規格

焦距 150 - 600mm
視角 4.16° - 16.4°
最大光圈 f/5.0 - 6.3
光圈葉片 9
鏡頭群組 13 組 20 片,3 片 LD 低色散鏡片
最近對焦 2.7m
放大倍率 0.2x
濾鏡直徑 95mm
尺寸 106 x 258 mm
重量 1951g
其他 附有專用遮光罩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3 日前
剛剛發表的整個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手機,將於 9 月 19 日正式推出。不少用戶入手新機後,相信都會第一時間貼上保護貼。不過,最近網絡傳... (繼續閱讀)
4 日前
如果事情可以重來,再拍一次的話,筆者會嘗試來一支光圈 f/0.95 的,其實當天用 f/2.8 確實是有點錯,ISO 也可以因此降低 3 級。 (繼續閱讀)
4 日前
小米本代數字系列旗艦手機為 Xiaomi 15 系列,按照慣例下一代理應命名為 Xiaomi 16 系列。不過,小米手機部總裁盧偉冰已在微博明確指出,小米新一代... (繼續閱讀)
4 日前
自 Tesla 車款採用隱藏式門把手後,雖然許多車廠效仿,可以這個聲稱能夠改善車輛空氣動力學的設計,近來受到挑戰。首先是有報道指中國擬 2027 年立... (繼續閱讀)
4 日前
Viltrox 在 IBC 2025(註:IBC 為歐洲最具規模的電視廣播與電影專業展會)上,展示了一款名為 NEXUS PL to E Pro 的轉接環原型。該產品專為將 PL 接... (繼續閱讀)
4 日前
來自全球 50 多個國家或地區、超過 2,600 位攝影師參加的第七屆 Minimalist Photography Awards (簡約主義攝影獎)已經揭曉。比賽結果再一次印證,... (繼續閱讀)
9 月 14 日
Laowa AF 200mm F2 大砲鏡頭將會在 10 月推出,新鏡將有力挑戰 Sigma 200mm F2 DG OS|Sports 在影友心目中高性價比的地位。作為國產首支 200mm 定焦... (繼續閱讀)
9 月 14 日
知名爆料者 ICE UNIVERSE(冰宇宙)一向在社交平台上為網民披露未上市手機的傳聞,消息多以 Samsung 為主。不過,ICE UNIVERSE 最近揚言將持續公開... (繼續閱讀)
9 月 14 日
現象級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全球票房大收,雖然戲中竈門禰豆子戲份唔多,但其玩具一向好賣,紮根香港的玩具廠牌 threezero 最近就為其推... (繼續閱讀)
9 月 13 日
近日電影機界動作不斷,先有 Canon 推出入門電影機 Cinema EOS C50,而 Nikon 更首次進軍無反專業拍片領域推出 Nikon ZR ,後有 FUJIFILM GFX ET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