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當初轉用LG G3, 是因為HTC M7的4G接收出現問題, 到維修中心數次都不能徹底解決 (可更換的相關零件都更換過了, SIM卡也更換過了, 但問題仍偶然出現), 所以便萌生換機的念頭, 亦因為這個4G問題, 令我對HTC失去了信心, 不會以HTC為目標 (雖然我真的很喜歡M7, 但這次HTC處理得實在令人失望, 再者, M7的機能應付當時的App已開始有點吃力), 而適逢G4剛好推出, 但基於CP值及外形的因素, 最後也選擇了G3, 而Samsung及Sony一向都不在我的考慮之列.
先說說外形, 塑膠的機身, 機背有仿金屬拉絲的紋路 (我選的是灰色, 所以看上去金屬感更強), 沒有界手的角位, 機背有弧度, 手握感不錯, 但有個問題, 就是不能穩定地放在平面上 (因為機背是彎曲的), 所以若放在桌子上, 按手機的時候便會不停晃動, 打字時便不太方便了, 除非選購一些手機殼的背部是平的, 但選擇上不是很多.
按鍵的配置沿用LG的招牌設置, 就是在機背, 包括開關鍵及音量加減鍵, 而喇叭設在機背的底部, 使得當拿著手機時, 手掌便會遮蓋了喇叭, 從而減低了音量及影響音效, 個人使用習慣上, 我很容易會誤觸手機邊的按鍵, 尤其是從褲袋取電話時, 所以我挺喜歡這個按鍵的配置, 而且當拍照時, 音量的減鍵可當作快門鍵, 非常方便, 在通話中的時候調較音量, 也是比一般的手機容易, 因為食指基本上是觸摸得到音量鍵, 而手機的正面是沒有按鍵的, 所以螢幕佔的百分比較高.
選用2.5GHz四核心Snapdragon 801 CPU, 當時算是不錯了, 但發熱的問題仍是存在, 尤其是機身的上半部位置, 當玩遊戲時很快便會感到炙熱, 如果在烈日當空下, 更怕它會爆炸, 而配備了3GB RAM, 運行上尚算可以, 但有時仍會有遲緩的情況, 尤其是玩遊戲時, 退出的時候總會遲緩了數秒才能顯示桌面, 及後更新至Android 6, 情況仍沒有改善.
能顯示2K的螢幕, 細緻度足夠, 看上去亦賞心悅目, 5.5吋是單手使用的極限, 色彩不算很突出, 但也是可接受的, 但靈敏度只是一般, 有時需要按第二次才感應到, 而相機方面有1300萬象素, 在光線充足時問題不大, 但光線不足時便會雜訊較多及難對焦, 對焦速度也是一般, OIS+防手震的作用還是不大, 雖說有16X的數碼變焦, 但大家也清潔知道這是沒用, 因為出來的質素是很差, 而前置鏡頭有210萬象素, 算是不過不失罷了, 而拍攝短片方面較為少用, 所以也不評論太多.
正因用上2K螢幕, 再加上Snapdragon 801 CPU, 電量消耗的速度很快, 即使是3000mAh亦然, 絕對不足以一日的正常使用, 可準備”尿袋”或直接更換電池, 而且亦可插MicroSD Card, 最高支援128GB容量, 已是相當足夠, 其他如藍牙, NFC, 紅外線等都支援, 但是不支援指紋辨識, 這就有點不足了, 不過個人認為這只是額外的功能而已, 然而有個功能我是十分喜歡的, 就是敲兩次螢幕便能喚醒手機, 但亦有另一個問題是通知訊號燈常常無故閃爍, 正常的情況下, 應該是有通知訊息才會閃爍, 但有時發覺它在閃爍, 卻沒有任何通知訊息.
總的來說, 如果不會玩遊戲, 不常看影片, 不要求指紋辨識, 只作為通訊及上網用途, G3能夠滿足你, 因為這樣電量便不會消耗得太快, 但以現代人的手機使用模式下, 電量的快速消耗是它的致命傷, 但它亦有另一方面的優勢, 就是更換電池, 正常的手機電池壽命不過是兩三年, 之後便開始老化, 使用的時間越來越短, 到時候即使機能上沒問題, 你也不得不更換電話了.
後話: 因為發熱的問題, 引致我使用了兩年左右, 開始無故重新啟動, 再之後不時畫面清失, 後來從朋友中得知, 發熱的問題影響了底板, 久而久之底板的某部份燒壞了, 令系統不穩定而重新啟動, 也令螢幕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