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互動
一般香港人說起長崎的話,大多的印象應該離不開美軍在二戰時於長崎投下原子彈,從而使日軍投降的事件。其實自江戶時期末年,長崎已經是日本唯一的通商港囗,與外國交流十分頻繁,除了受到荷蘭及中國文化的影響,環山的地勢使市街地和住宅大多都建在山坡之上,坂道和梯級構成一個獨特的城市格局。
長崎和香港在各方面也十分相似,同樣是一個國際港囗、同樣是山多平地少;相同的條件下令兩個城市一同在2012年和摩納哥成為世界新三大夜景。長崎的夜景名所位於市區西部的稻佐山,但自2015年5月7日至2016年2月5日通往稻佐山的纜車因維修停駛。儘管當時有穿梭巴士作後備交通工具,筆者也在到訪長崎時選擇了另一處夜景的景點:鍋冠山(なべかんむりやま)。
前往位於長崎市南部的鍋冠山並不困難,首先可以在JR長崎站乘電氣軌道到石橋站,然後乘搭通往葛拉巴園(グラバー園)的登山升降機至半山再步行至山頂的展望台。由石橋站步行至山上只需25分鐘左右。乘過登山升降機後於半山位置望向長崎港的景色,假如不想過分操勞登山的話,在此位置拍攝夜景也不差的。
在乘過升降機後通往山頂展望台的指示也十分清晰,方便遊人前往而不用擔心迷路。不過沿路經過的都是民居,行經時就要降低聲浪,避免滋擾到他人之外也可以留意有沒有貓兒在路旁。
作為一處港囗城市,長崎的造船產業也十分蓬勃發達,日落時分也能聽到船塢傳來陣陣的廣播聲。
夕陽降到羣山之後,夕陽照亮了稻佐山山頂的剪影,看著那幾座發射塔心裡還是有種深深不忿的感覺,想著下次再到訪長崎時一定要登上它好好拍下長崎港另一角度的夜色。
香港的橋樑通常都會以連接地名作為稱呼,如青馬大橋是連接著青衣和馬灣,因而稱作青馬。不過這座位於長崎港峽灣的純白斜拉橋則叫作女神大橋,可見也有幾分女神的氣質(笑)。
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七十年前的一瞬間,原子彈就落在這城市之上,把人們的生命奪去。在原子彈投下的灰燼上,人們把長崎市重建起來,在暮色下的長崎港變得華麗起來,由近至遠都能看到長崎的市街,那些都是人們努力去修復前人所犯下的錯誤的成果。
東面的山坡上也盡是民居,一點點合起走的燈光也能編織起平淡且美麗的夜色。
鍋冠山的高度只有稻佐山的三分一,不過眺望長崎港的景色卻有著另一種感覺,登山路途容易,沿途也可以細味觀察身旁的獨特的民居而不用和大群的旅客為伍,不失作為日本夜景遺產的一員。
旅行照會集中放到這個相簿:Kyushu . West Japan . 2015, Flickr,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
作者簡介
Fai Redefined
一個愛上夜景的人。
Instagram: fai_redefined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edefined0307/
Blog: Genius Loci - http://redefined0307.wixsite.com/geniusloci/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