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町家保育看香港社區規劃

遊覽京都,會看到一大特色,那便是四周鱗次櫛比的京町家民房;這種「旅遊景點」並非單靠政府之力憑空創造,而是一班居民與公民團體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香港談論房屋和規劃政策,焦點總是集中在數量和規模之上,很少討論在規劃過程中,應該以怎樣的模式規劃,然後凝聚共識,達致營造社區的效果。

筆者乘着聖誕假期遊覽京都,深深為當地的社區營造所吸引——整個京都市均遍布充滿歷史氣息的京町家建築,成為整個城市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當地的民宿,不少是明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文化財產,它們不單是屋主一家大小的生活之所,也是接待世界各地旅客的橋頭堡。社區營造,同時也是房屋規劃、保育文化,甚至是發展經濟產業的關鍵。

dcf-travel-img-1286

只知景點不知規劃

相比起來,香港政府的做法,往往是源於由上而下的空想,例如蘇錦樑近日提出政府將與十八區合作,增加景點分流旅客。同樣是發展旅遊業,香港只會着重如何「增加」景點,但卻不理解做好規劃、保存社區特色,才是旅遊產業的出路。

就規劃的模式而言,香港最缺乏的並非專業人士方面的意見。政府經常一廂情願地以為,地區諮詢是門面工夫,居民意見是規劃中須要「處理的問題」;然而,參與式的設計和規劃(participatory designand planning)早已在北歐諸國實踐多年,並漸次成為世界規劃的主流,居民並非只是諮詢對象,還可以是參與規劃的主要群體。

以京都市景觀社區營造中心(下稱「中心」)為例,在京町家保育、地區歷史建築和景觀保護中,擔當重要的橋樑角色,並協調保育、居民需要和發展三者所帶來的張力,例如清水寺是京都著名的旅遊勝地,該地的商舖設計和道路安排均以滿足旅客為目的。觀光客在地消費,雖然帶來相關的旅遊業發展,但亦帶來大量的垃圾和噪音問題。中心於是進行調查,並聯同當地社區大學,了解旅客當地消費對居民的影響,然後由居民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求建立充滿活力的社區,中心會舉辦景觀社區營造大學課程、推動「京町家社區營造史」、建立以社區為本的數據庫系統(MachidukuriDatabase System),務求凝聚居民的社區意識,增加認同感,共同營造社區特色,例如中心會於夏天引入地藏盆的祭典活動,鼓勵外來的公寓居民與京町家的居民互相交流。

京町家的保育運動可算非常成功——由政府擬訂都市發展藍圖,交予像京都景觀社區營造中心的公民團體執行京町家的保育、規劃以至整體社區營造的工作,於是京都透過居民、公民社會、企業和行政機關的互動,不但建立一個個富有特色的社區,這些社區更成為京都古都的特有風貌。

固有思維阻礙發展

其實,香港並不缺乏由下而上的規劃例子,例如筆者在《由下而上的市鎮規劃新思維》一文(刊2013 年11 月11 日《信報》)曾經提及的聯和墟,便是一個由村民集資、以公私營合作發展的小市鎮;當中聯和街市已經空置超過十年,幾經艱苦,地政總署才於2012 年准許租予民間團體作為環保回收站和假日墟市的用途,為期三年,前途未卜。

一直以來,不少民間團體和學者一直提出活化聯和市場的建議,包括用作展覽場地、與附近的龍躍頭文物徑和郊區結合成一個生態文化區等,但政府局限於由上而下的規劃思維,並未對這類民間自發的規劃行動有什麼支持,遑論如京都市政府般以經費資助相關的民間組織了。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修訂逾150幅土地的用途改建住宅,當中不少屬於GIC 用地和綠化帶土地,建議甫提出,便惹起地區一片反對聲音。除了有關社區設施是否足夠的老問題外,不少改地建議實際上反映政府對地區的實際情況視若無睹,連基本的交通規劃和基建配套尚未完善,便匆匆上馬,更不用提及改變綠化帶所帶來的環境和生態的連鎖效應。

文:Loong5
網址:https://loong5.wordpress.com/

更多京都旅遊攝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