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瀏覽紀錄

Sony A7 IV

你使用過此產品? 發表用家心得
顯示: 1 - 6 (最高評價)
值得買
5
osman1984 (3個心得) 於 2022-03-02 15:45:3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對焦快
操作方便
鏡頭多
畫質與像數取得平行
缺點:
屏幕始終不夠好
没有充電座
評價:
高感畫質不錯,33M夠用,操作都方便,鍵位多。
介面較易明,副鏡選擇多是優勢。相比前代有全方位提升。人像肤色有明顯進步,内置風格實用。但屏幕一般。

之前有過R6, A7R3, A73, 5D4, 6D, 7D
一部性價比非常之高嘰相機 , 有Minolta 團隊精益求精嘅精神
5
xxxxwing (7個心得) 於 2025-05-30 16:24:20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4 個月)
優點:
1️⃣3300萬像素夠用 APSC後都有2200萬
Crop相夠用,不過像素再高嘰R系列,啲File又更加大。

2️⃣APSC x 1.5 後,依然有對眼/追焦功能
24mm=35mm,50m=75mm ,1鏡可2食
Canon R8 冇呢個功能,Sad

3️⃣電量幾夠用,一粒電可影過800張以上
唔明點解官方話只有400張

4️⃣快門聲好聽,按單張連續快門反應快
A7C2 雖然新過A74 ,但快門聲假,
單張快門反應慢。

5️⃣C1 -C4 設定鍵好好用,一按可以切換功能
但A7C2 按一下要入功能Menu再轉動設定

6️⃣有內置Picture Filter ,雖然唔夠富士多,但係總好過冇。

7️⃣可以配天工環玩菲林鏡,M Mount 全通殺
用天工後,依然有對眼功能,追焦功能
菲林鏡再加內置濾鏡,d相好有菲林色
由其係配LTM L39 鏡,非常輕巧,配搭一絕

8️⃣機頂有拍片切換制
影相,拍片,慢動作,非常方便
如果冇咗個lock制就會更加好
即係好似A9iii嘅設計咁

9️⃣更新韌體後, 新增按一下快門有連拍3張包圍補償,簡直超讚,有+-EV 同三張唔同色溫,按一下有三張相連拍,間接方便鍾意影單張相嘰我唔合錯失捕捉機會,但又唔使應用一秒10張相嘰功能,以前影一陣,下下都幾百張揀相真係都幾累。

🔟用大電,好多型號機都通用,有得機身Type C充電 ,雖然依家好多品牌都有,但係都有用R8嘰我就覺得冇,真係好牙膏廠

1️⃣1️⃣有雙咭,平嘰用SD ,貴嘰用CF
設計上真係幾貼心

1️⃣2️⃣新Menu ,分類清楚,簡單易明
缺點:
1️⃣View Finder 有輕微delay
唔夠所見所得,但尚算可接受
呢方面Canon 做得好d

2️⃣有點重,如果可以輕多100g 就更好
因為玩菲林鏡嘰我,天工環有133g😬

3️⃣眼睛對焦時,通常瞇埋眼嘅時候時認唔倒
AI 唔夠叻。

4️⃣電池蓋如果可以一關就Lock就好更好

5️⃣手動對焦高峰值唔夠Canon仔細

6️⃣有試過過熱停止工作,在沙灘好熱嘰唯一一次
評價:
我係以下相機用家
Canon R6 R8 R10
Sony A7C2 A74

A74 真係贏晒,雖然佢個AI對焦冇A7C2咁叻,但整體性我都係長用A74多,因為快門反應,同埋快捷功能,係2部機嘅最大分別
A74 好明顯係工作機,A7C2 就偏向家用同拍片。
其實Canon R8都唔差,夠輕便,對焦快
但因為我鍾意玩菲林鏡,一嚟有菲林味道
二來輕便,價錢平,最重要係Sony配天工環可以自動對焦。
不過如果他朝有一日Canon都能夠開放天工環,玩左15年以上Canon 嘰我,必定會返去Canon嘅懷抱。最好梗係有埋濾鏡啦。下下開LR 套Filter,都真係幾煩。

Sony A74 個價超硬淨,二手市場少人賣
證明佢真係一部好好用嘅機,當然每部機都有佢缺點,但整體性嚟講,我願意一直等到A7V岀先考慮換機,其他型號暫時唔考慮。

$12000有全能型相機,非常之值
最後更新:2025-05-30 16:32:23
平價版既A1
5
Puppy000 (6個心得) 於 2021-11-25 21:36:5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0 日)
優點:
1. 一貫SONY 機,對焦快狠準﹗
2. BUFFER 多好多,好難打得爆﹗
3. 雀鳥眼部追焦好好,比A7R4 用起上黎更加爽﹗
4. 反MON,好過N記9果部,四萬幾都無反MON
5. 新MENU
唔可以再讚,否則俾人話係SONY 打手﹗總之你試過就知好﹗
缺點:
CF EXPRESS A 比較貴,但你買得呢部機無理由唔買﹗
連拍得十張,15-20 較理想﹗

( 回應:一定要買埋CF express A 😀 如果用SD Card 打高速雀仔會唔夠buffer — 個人經驗 影RAW + HEIF 用普通卡得17張左右)
評價:
今日收到機,即刻去香港公園打雀,連埋支200600
返到屋企,嘩左一聲,張張相都中到正一正,同以往SONY既機一樣,不枉三年的等待﹗
有人話連拍得十張,老實講,我們一般人用黎平日用/打雀,真係咩都夠曬,有時未必要揀最貴的野,但係要揀最適合既野﹗
SONY既機,我用過A73 A7R3 A7R4 A6400 A6600 我都會推薦呢部﹗
最後更新:2021-12-05 19:58:48
各方面都比A7 III有所提昇,值得升級。不需要盲追CF EXPRESS A,有需要才買。
5
htpybk (2個心得) 於 2021-11-28 20:15:52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日)
優點:
相機的兩大靈魂CMOS及處理器都比上代有明顯提昇,細節如開機時間,Format SD卡都比用上代處理器有明顯的提昇。其他優點YouTube有太多資訊,不想在此詳述。
缺點:
1.開了相位對焦範圍,但都未能在LCD/Viewfinder顯示。(bugs?)
2.電子快門好像未能設定快門聲,也缺乏A9 II的buffer顯示及拍照框提示。
評價:
2021年11月27日(星期六)才取機,本來想試清楚才寫用後感,但見第一篇的用家似乎對CF EXPRESS A【有買貴冇買錯】的評價,但本人有點不同意。

個人覺得不需要盲追CF EXPRESS A,因為香港市場暫時只有Sony一家(ProGrade香港不常見)。應該有需要才買。自A7S III開始,Sony開始推出CF EXPRESS A,主要係需要high speed (700MB/s read/800MB/s write)4K/8K video才需要用到。至於拍照,A7 IV用CF EXPRESS A可以在compress Raw既情況下不斷影相,但試問真的需要嗎? 用UHS-II基本上可連拍差不多20張才會慢下來,我係A9 II用家,真的不需要不間斷的連拍才能拍到好的動態照片,反而需要練習攝影眼,捕捉精彩一刻。

有人說此機未開始使用,一開箱設定時就會過熱死機,本人只拍照不拍片,完全沒有這個情況出現。
最後更新:2021-12-20 23:32:09
滿意
5
C.K.L (3個心得) 於 2022-09-28 19:43:37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8 個月)
評價:
因為想影吓雀,為了支200-600轉會sony,起初用sony都擔心顏色唔靚,但用落大半年發覺顏色都唔差,起馬無怪色出現,可能sony在A7IV上已改善了顏色,功能上和鏡群都滿意,無後悔轉會sony
最後更新:2022-09-28 19:45:37
入們旗艦Baby A1* (4.5星)
5
tamsaiming2003 (9個心得) 於 2021-12-31 10:12:23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見意見
缺點:
見意見
評價:
1)過熱?搵野嘢講。選擇「溫度設定:高」就可以避開這個問題!影4k 60fps記得要翻開LCD screen呀!Canon可以menu解決過熱嗎?你唔要?$100收!但Sony亦唔該軟件更新,去正視這傻瓜問題。
2)*回另一位Ching,要釋放A74實力,CF express Type A係必須的。我用Sony自家SD card旗艦 SF-G 系列TOUGH (300mb/s讀;299mb/s寫)與Sony CEA-G 系列 CFexpress Type A (800mb/s讀 ; ,700mb/s寫)比,在compressed raw+jpeg設定下,
前者影了幾秒就要用17秒清buffer,只可以等;
後者似開了外掛,一次過影幾百張(誇大測試),再構圖對焦/playback,實現真。零時滯。Uncompressed raw+jpeg在SD卡下表現只會更差。
3) Why I call it baby A1? 部機操作非常爽快,真心同同價C家同N家單反有得揮,大家可以過會la。旗艦用家可以直上A1 (50mp, 30fps, 8k30)
4)顏色:新menu這代,Sony的(colour science) 終於可以直出jpeg了。影小朋友,甚至比同級Canon EOS R6更粉嫩,當然同富士有一大段距離。(這裡不是說Sony不夠好,而是富士的color science係黑科技。詳情請看FujiXWeekly )極建議大家相片開FL,有種微絲Fuji味。
5)對焦系統:配合CF Express Type A,每張簡直無咩delay。同a7s3或EOS R6,都用上次世代的對焦系統,快狠準。如果大家部機有三年機齡,升級會好有感
6)真。多角度反芒:終於,Sony有全面反芒。雖然解像度低於他牌,但今次個quality比以前好太多,色溫準確多了,色彩動態範圍之間平滑了很多。Screen終於reliable,冇咗高光位1 pat pat(色階斷層),唔使買外置屏幕或只睇EVF la
7)EVF: 369 萬像素今時今日okay la,值得讚的是120 fps refresh rate,track快速移動subject幫到手
8)操作:除了開機要1秒,其他操作爽快,尤其menu的大革新,終於user-friendly咗,menu亦支援touch screen。不是頂級,但A7系列來說十分之好
9)Ergonomics
-介面:分三層:主層、項目層、每層明細,終於不是那個「罪大」menu
-手感及操作: 尾指終於有位擺,整個握感及操作人性化了。Sony 由當然Nex 3,一台比一台唧深握把,一台比一台多custom鍵及轉盤,十年後終於唧好了。(看看被違亡的A3000,就知Sony有能力做到)
10)錄影: picture profile: 小弟不懂錄影後製,但S-Cinetone非常合我胃口。
11)4k 60 crop:拜托,A74是入們機okay?要4k 60 no crop自然係要錄影向的A7s3
12)Rolling shutter: 這個Sony抵打。2021年,居然變型到🙈。我認為無論你降像素,定加快sensor readout speed (利用stacked cmos),都要避免彎曲照片-而家A74個電子快門形同虛設。
11)價錢:個人覺得有d貴
12(維修:我應該係全球第一個拎A74去維修的客🙈
QC:用得Sony就知佢QC出名差,但Sony依個唔係你唔做好QC的藉口,當然也有很多Ching像我明知Sony QC差也買Sony,因為Sony黑科技贏人幾條街,話D客因為QC而放A74的Ching,你可能第一日用Sony,我不怪你

#A74
#BabyA1
最後更新:2022-01-26 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