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ding snapshot,顧名思義,是snapshot photography的一種。
Snapshot,抓拍,跟一般的portrait photography的擇拍不同,被攝者往往不能被攝影師擺佈,所以snapshot photographer一定要養成敏銳的目光,來補足最自然或最特別的一刻。
而wedding snapshot,也跟一般的street snapshot有不同,原因是被攝者通常都是一對新人,所以wedding snapshot photographer能與一對新人作有限度的溝通,來展現wedding day當日最自然和最特別的情景。
然而,wedding snapshot photographer不能跟婚禮當日的正位攝影師一樣,可以全程地「介入」婚禮,因此,一個稱職又成功的wedding snapshot photographer必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 觀察入微,善於留意光影,拍攝細節;
(2) 懂得走位,不要阻礙正位攝影師的拍攝工作;
(3) 與正位攝影師溝通,補足他不能拍攝的角度;
(4) 要懂得攝位,利用新人「空閒」的時間,來跟新人溝通,從而拍出好作品;
(5) 要對自己器材的熟悉,及對婚禮程序的了解;
(6) 最後,要善用後製技巧來表現攝影師的風格。
以下,就讓我用一些例子來介紹:
1. 感受到姊妹為了一天的準備而忙碌嗎?
2. 活用多重曝光技巧使背景虛中帶實
3. 不要忽略新娘子的頭飾
4. 試想想姊妹的興奮表情吧!
5. 你在哪裡?
6. 捕捉新娘子上車的一刻
7. 運用慢快門來捕捉花車的動感
8. 高速快門可以凝固放鞭炮的情況
9. 利用拉爆的技巧來突顯動感
10. 換個角度,用新人的左右手來製造相框,突出主題
11. 加強暗角把視線引導至焦點
12. 與正位攝影師互相補位
13. 感受到新人的期待吧!
14. 新人帶介子的特寫
15. 不要放過小攝影師
16. 用黑白來表現簽紙嚴肅的一刻
17. 廣角鏡可表現對稱的線條美
18. 用新人做背景來交代故事性
19. 剪影手法來表達合巹交杯的一刻
20. 拉爆的另一實例
我在這篇Part I所展示的相片,全部都沒有直接或清晰地把人的面部輪廓展露出來。其實,一輯完整交給客人時snapshot照片,是一定有展現個別人的輪廓的,以上的相片全是以小品的方式拍攝並抽選出來。我時經驗是,有人的約佔80%,而以上的小品手法只佔20%。當然,這並不代表香港時市場,只是我的經驗而己。
關於圖12及20,你說得非常對。全輯交給客人的照片有些是如你所說而拍攝的(即包括賓客的開心樣);但有些則是出現賓客視線不一致的情況,所以才需要用拉爆或後製來加強相片的集中力。而最後客人也十分滿意。關於攝影師的風格和後製方法,我會在Part II介紹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