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疊翠千層染

香港沒有湖,卻不乏湖光山色。因為,香港有不少水塘、水庫。

若數香港「湖」光山色的表表者,城門水塘定必穏佔一席位。而在城門水塘多彩多姿的景色中,若要選出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者,筆者認為非大城石澗附近一帶的白千層林區莫屬,姑且稱之為「大城石澗白千層景區」。相信不少讀者都曾在網上或其他媒體圖片中看過城門水塘著名的「水浸白千層」勝景,當中絕大部分都在這一帶拍攝。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知道這勝景的人不少,但曾經親身體驗的人並不多;即使曾多次到訪城門水塘的人,以致不少風景攝影愛好者,都未必知道其確切位置。有此現像,大概離不開兩個原因:首先,一般遊人都沿環繞水塘邊的主要林道走,較少探索旁道小徑;其次,水塘水位高漲時,大多是在炎熱多雨、遊人較少的夏天,而在秋冬行山旺季,卻正值水塘乾涸之時,即使走到這一帶,也未必意會得到此處正是勝景之所在。

然而間中也有例外,今年就是其一。或者是拜厄爾尼諾現像所賜,十一月中旬過後,水量依然可觀,「水浸白千層」仍依稀可辨,雖不及水極滿時之動人心魄,但也足以展現這景區寧靜優雅的獨特景致:淺灘高樹,漣渏輕波,綠葉林蔭,倒影浮光 …… ;置身於此,不難體會到何謂美景醉人。就連筆者這小學雞文學水平的,也禁不住要堆砌兩句:碧水疊翠千層染,詩影相逢一瞬間。

到訪「大城石澗白千層景區」絕不困難,從菠蘿壩82號小巴站起行,沿自然教育徑,再接水塘林道,朝大城石澗方向走,約大半小時便可到達;全程都只是家樂徑難度。倘若你一時間仍未能動身到此一遊,也不打緊,以下就讓我們循着照片的足跡,輕鬆自在地在屏幕上瀏覽這一帶的優美景色吧!


整個景區大致可分為三個半景點 (見下圖)。為甚麼是三個半?稍後自有分曉。圖中可見,各景點靠向水塘的一邊都有大片荒漠似的地帶,那就是水塘漲滿時會被淹浸的範圍。

dcf-travel-img-17011


景點一像個小型半島,島上景致豐富多樣,單是這裡,便足以讓拍友忙上好半天。

dcf-travel-img-17012>> 沿林道旁的小徑落到水邊,放眼一望,已是一派盎然詩意。  

dcf-travel-img-17013>> 白千層林邊斜着一抺翠綠,似有無盡的說話,要向碧水傾訴。 ;

dcf-travel-img-17014>> 枝葉一橫,石頭幾塊,彷彿在守護藏於水底的碧玉。

dcf-travel-img-17015>> 單看水面塘邊的景緻,已教人心醉;此刻更添上淡淡的藍天。  

dcf-travel-img-17016>> 站在淺灘旁,隨意按下快門;百分之一秒間,奇石、清水、碧波、翠樹 ...... 便滿滿的裝了一籃子。  

dcf-travel-img-17017>> 既然稱為白千層景區,當然少不了白千層樹林。

dcf-travel-img-17018>> 藍天倒影,瀲灧碧波;有誰知道,老樹與大石,曾共對韶光幾許?


繞「半島」沿岸邊走,就可以走到大城石澗的澗口。

dcf-travel-img-17019>> 於近澗口處,回望之前拍過的大石;只覺得是一塊大石,雙重性格。  

dcf-travel-img-17020>> 到了澗口,景點二就在咫尺彼岸。  

dcf-travel-img-17021>>  若不想走回林道而直接前往景點二,橫越石澗是最徍捷徑。  

dcf-travel-img-17022>>  過了對岸,沿左面岸邊前行,就是景點二。


其實大城石澗本身已自成一個景點,流水、林木、澗石均宜入鏡。之前說有三個半景點,就是這個原因。不過拍友可要小心;一來是石澗拍攝必須加倍注意安全,二來是這裡景色委實不錯,若碰上條件適合,水量豐富,這一小段石澗,也足以消耗整個下午;餘下的景點,就要擇日再訪了。

dcf-travel-img-17023>> 石澗旁邊有好幾個位置可以輕易 (是否真的輕易,要看你的身手) 落到石澗,這是從石澗回望下游澗口。  

dcf-travel-img-17024>> 轉身朝向石澗上游,可以看到橫跨石澗的小橋。  

dcf-travel-img-17025>> 若不急於前往另外兩景點,不妨在這裡細意取景。


若不走捷徑,從景點一沿澗旁石砌小道逆流而上,便返回水塘林道的郊遊地點六號場。場地設有涼亭及洗手間,正適宜稍作休整,再戰餘下的兩個景點。

繼續前行,過了橫跨大城石澗的小橋,留意林道右旁,有不大顯眼的小徑通往景點二。景點二面積不大,水滿時差不多全被淹浸,拍攝當日,就只餘約兩個籃球場大小的一片空地;地方雖小,然而景緻絕不遜色。

dcf-travel-img-17026

dcf-travel-img-17027

dcf-travel-img-17028

dcf-travel-img-17029


訪過景點二,繼續沿林道前行,不久便到一分岔路;左面往大埔,右面往水塘大壩。沿往大壩方向再走幾分鐘,便到逹「半閒亭」,亭側塘畔一帶,就是景點三。這裡也有一個平坦開闊的白千層林,水滿時像個灣,由於位置大致向西,遇上晴天,午後至日落時份,盡是美妙迷人的光影。

dcf-travel-img-17030>> 從景點三回望景點二,午後斜陽為白千層綴上閃亮的金光。  

dcf-travel-img-17031>> 如此光影氛圍,主觀上希望她正在用手機看詩。  

dcf-travel-img-17032>> 夕陽西下,四周景物漸暗,環抱着一片倒影餘輝。  

dcf-travel-img-17033>> 此刻的白千層景區,卸下了日間的絢麗翠綠,任由餘輝暮色隨意漂染,靜候夜幕低垂。

dcf-travel-img-17034>>  淺灘旁邊的一個角落,水面平靜如鏡,散佈着枯萎光秃的草桿。在蒼茫暮色底下,襯托着遠處白千層的倒影,幾塊石頭,為這簡樸的觀景旅程,劃上詩般的句號。

 

相關文章 -
美得純粹 - 大雨過後的城門水塘
洪荒之美 @ 城門水塘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www.pageposer.com.hk


分享感想
  • thomaslcs @2016-11-27 21:02:17
    好有心意的文章,盛情可嘉!
    攝光寫影 
    @2016-12-24 16:21:46
    Thanks!聖誕快樂!
  • dylen @2015-12-27 15:54:37
    我想筆者攪錯小巴路線,應是82號。
    攝光寫影 
    @2015-12-27 23:33:42
    多謝更正!
  • tfortest @2015-12-23 10:15:38
    現在仍水浸?
    攝光寫影 
    @2015-12-23 11:32:00
    照片拍於11月中至11月底。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風景小品 ─ DeepSeek 對話錄 攝光寫影 .11 小時前 以往不時也會就攝影方面的問題請教 AI。別的不敢說,就攝影方面,小弟對 AI 的回應,算是有相當的判斷能力。大致而言,就一些特定題材的拍攝,很多時 AI 提出的建議都比較「行」,也就是一般般的,離不開諸如大光... (繼續閱讀)
教我如何學攝影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0 月 24 日 間中會在中學客串攝影導師,由於教學對象是中學生,不時也會在技術以外,嘗試加插一些自以為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日前的一次講課,介紹過關於曝光基本知識之後,見距離打鐘散班尚餘少許時間,便隨便東拉西扯一番,其... (繼續閱讀)
萬物有情,末本重置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0 月 13 日 自認是「感覺系」攝影人,喜歡拍攝有感覺的照片;也慶幸拍出的感覺,多少也能引發共鳴。而作為攝影導師,少不免也會在攝影班中建議同學們嘗試為照片注入情感、拍出感覺。然而根據以往經驗,在眾多攝影課題之中,「...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四、不擇手段】 攝光寫影 上回指出,「在未有明確演繹方向之前,首先尋找可供選擇的規律。規律,就是選擇中的選擇。」聽落幾 OK,然而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選擇規律同樣不可奢望心想事成。在場景中選擇規律,在畫面中建立規律,是目的;為求...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三、選擇的選擇】 攝光寫影 上回提到,若然拍攝條件並不理想,要拍出好照片,除了依靠感性直覺之外,還需要理性的選擇、組織、分析,以至判斷。本回集中談談選擇。 選擇,驟聽起來並不複雜,不就是在多於一種選擇的情況下,選出其中一種吧。...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二、平亂有道】 攝光寫影 前回提及,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何謂不利因素?各花入各眼,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對小弟而言,主要歸類為二:一、雜亂;二、不配。雜亂不用多...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一、地點 & 器材】 攝光寫影 既曰兼讀,荷塘選擇不論好醜,只求就手。粉嶺康樂公園本來就是個小型公園;公園細,荷塘更細,康樂味濃,每天早上拍攝時段,都有幾位年長女士在亭中邊閒談邊晨運 (唔想用大媽一詞,感覺略帶貶意)。「面面髪梳,梳...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序】 攝光寫影 北上成風,本地掏空。自從 COVID 疫情過後,不同行業的生態都有明顯變化,小弟的理論網課首當其衝,遭遇斷崖式下滑。有見生意淡薄,又不懂賭搏,而屋企附近就有間 IVDC,於是的起心肝扮好學,揀了個 ERB (Employ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