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中會在中學客串攝影導師,由於教學對象是中學生,不時也會在技術以外,嘗試加插一些自以為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日前的一次講課,介紹過關於曝光基本知識之後,見距離打鐘散班尚餘少許時間,便隨便東拉西扯一番,其間有意無意地掟出一句:攝影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要學好攝影,就要兩者兼修,做到兩者兼備。雖然隨口噏不可當秘笈,卻不失言之有物。

拍攝一幅照片,當中會涉到及哪些知識與技能?
攝影從一開始,便離不開科技。菲林年代的主角是光學與化學,前者主演鏡頭,後者主演感光、成像。數碼化之後,化學引退,取而代之的是量子物理;半導體、記憶芯片、感光元件、人工智能 ……。拆開一部數碼相機,若說裡面裝得滿滿的是諾貝爾物理學奬,並不誇張。時至今日,相機以外還有有無人機、照明器材、穩定器等輔助拍攝工具,以至後期製作的編修軟件,雲端儲存等等,全部都涉及高科技。
至於攝影中的藝術,所指的是攝影師如何以透過照片傳情達意。這方面,單靠科技做不來,需要攝影師親自介入。自動曝光拍不出想要的亮度,於是來個曝光補償;自動白平衡拍不出想要的色調,不就自己調整色溫嘛。雖然近年AI來勢凶凶,但相機仍是未懂得自己構圖、不懂得猜度攝影師的抇攝構思,從而選用適當的焦距、光圏、快門、以至對焦位置配合拍攝。這些方面,還得靠人。而這一系列拍攝操作,以至參數選定的判斷,都關乎攝影師對照片的內容表達、情感演繹、審美要求;視乎他的藝術思維如何發揮。
由是看來,研習攝影,科技與藝術兩者兼修的要求順理成章。然而就小弟多年所見,坊間大部份的攝影教學、媒體的論述推介,以至同道中人互相交流,都有明顯的重科技輕藝術、重工具輕作品的偏向。


拍攝這些類型的攝影作品,科技知識重要,還是藝術修為重要?
回顧過去半個世紀,攝影科技換了幾個朝代。每次改朝換代,相機功能都有着標誌性的改進,不少從前難以拍到的題材,現時都變得輕而易舉,為人們帶來滿滿的成功感。然而當中會有多少人曾經反躬自問:成功是源於科技的進步?還是因為個人的藝術修為?
面對一群初習攝影的中學生,以上問題,希望他們日後懂得自問自答。
相關文章 -
萬物有情,末本重置 @ 草根散記
攝林外史之以柔替剛 @ 草根散記
攝林外史之曬相與編修 @ 草根散記
武器&武功 @ 草根散記
相由心生 @ 草根散記
粵曲唱腔 @ 草根散記
片言花語 @ 草根散記
拍在攝影邊上 @ 草根散記
十年攝事幾番新 @ 草根散記
P 圖隨筆 @ 草根散記
為何拍的照片不夠美?@ 草根散記
蒙古烤肉 @ 草根散記
意境堆砌 @ 草根散記
攝影。感染。羅大佑 @ 草根散記
構?還是不構? @ 草根散記
葉公好龍習攝心態 @ 草根散記
流水落花 scene 去也 @ 草根散記
進退之間 @ 草根散記
選擇困難 @ 草根散記
擁有畫筆便成畫家 @ 草根散記
構圖八達通 @ 草根散記
草根散記 @ 2020/12
攝光寫影 -
www.pageposer.com.hk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