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青少年花樣滑冰挑戰賽

大概是知道筆者攝影消息欠缺靈通,又可能是知道本人少拍某類題材,想考考小弟是否懂得如何處理,朋友不時傳來一些吸引拍友的活動訊息。非常感謝,可惜很多時這些活動舉行時小弟都沒空參與,枉費他的一番好意。然而,上得山多終遇虎 (請原諒成語引用有點不淪不類),這次「亞洲青少年花樣滑冰挑戰賽」是例外。

在此次拍攝之前,除了偶然途經看過人家玩滑冰之外,從未正式的看過半場花樣滑冰比賽,更遑論是拍攝了。於是,拍攝前先到網上搜尋參考資料及圖片,目的主要解答兩個問題:一、應用甚麼拍攝器材?二、採用甚麼表現手法?

第一個問題容易回答,因為我根本就沒有太多器材選擇。長焦鏡,就只有一枝騰龍六十週年紀念得意杰作 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2010年出品,現時市價低於港幣三千大元。

回答了首個問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亦昭然若揭:鏡頭光圏不夠人家的大,對焦不及別人的快,相機ISO同樣落後於人,要突圍而出,唯有劍走偏鋒 ── 採用與人家不大相同的拍攝手法。曾經看過國內著名攝影人趙嘉的著作《兵書十二卷:攝影器材與技術》,是值得推介的一本好書,當中 (談到旅遊攝影) 有這麼的一段:

一到目的地,我會立刻工作嗎?不,絕對不會立刻開始工作。我會立刻跑到當地最大的圖書市場去,看看有什麼好的攝影集,買下來看看。了解別人怎麼拍的很重要,尤其是要研究國外頂級攝影家們是怎麼處理的。學習的收穫是:一旦知道別人怎麼拍的,你就千萬不要也那麼拍!攝影就是這樣,對於拍攝的內容你不僅要在觀點上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還要在攝影語言的運用上和其他人不同。如果在取景器裡看到在其他攝影集似曾相識的畫面,我就不會按下快門。

「與別不同」的觀點,正適合作為筆者這次拍攝的指導思想。散景不足,多影冰面;焦距不夠長,多拍週圍環境;高ISO表現弱,快門不能太快,索性用慢快門添動感。餘下不足之處,PS搭夠 ……。

 

初級組

由初次拍攝滑冰比賽的新手拍攝初級組,初級對初級,無疑是天作之合。雖說只是初級組,運動員移動的範圍卻不算小,幸而基本上動作以「溜」為主,速度與路線的掌握,比想像中容易,追焦不太困難;初級起步,尚可應付。

dcf-travel-img-29770

dcf-travel-img-29768

dcf-travel-img-29769

dcf-travel-img-29771

 

個人show

對花樣滑冰所知不多,需要等好幾名運動員出場演出之後,才對表演套路特點略有掌握,漸漸地,可以捕捉較為完整的一套表演動作。

dcf-travel-img-29773

dcf-travel-img-29772

dcf-travel-img-29774

dcf-travel-img-29775

 

百花齊放比賽中

正式比賽無疑是有規定動作,但個人特色仍然重要。每位運動員,不論水平高低,都有其特點個性。能欣賞多姿多彩的表演,是觀眾的福氣。更何況,還是免費的!之前不是說過要與別不同嗎?看,捕捉的姿勢就是不乏古古怪怪。

dcf-travel-img-29778

dcf-travel-img-29781

dcf-travel-img-29777

dcf-travel-img-29779

dcf-travel-img-29780

dcf-travel-img-29776

dcf-travel-img-29783

dcf-travel-img-29782

 

好戲在 warm up

即使不大熟悉花樣滑冰比賽,只要比較熱身時與正式比賽時,一些高難度騰空動作的失敗率,便不難看出運動員的緊張心情。或者真正的高手可以享受比賽,但相信對大部份參賽者來說,熱身時段才是自由舒暢的個人表演。而我,亦對他們在場中各自各精彩的畫面倍感興趣。可不是嗎?有動有靜,有遠有近,色彩豐富,比正式比賽還要好看。

dcf-travel-img-29784

dcf-travel-img-29786

dcf-travel-img-29785

dcf-travel-img-29787

 

拍攝小總結

回顧這次拍攝,捕捉運動員動作姿勢尚算容易。應用連續對焦不在話下。快門方面,經過起初幾輪試驗之後,大致上採用兩組的快門速度。以能拍攝到運動員全身的焦距而言,要凝固動作時用1/400秒或以上,表現動感時用1/125秒或以下。但若慢於1/60秒,則臉孔頗難維持足夠清晰,手腳亦容易出現難看的變形。

相比動作拍攝,似乎光線色溫的處理更為困難。比賽場地雖是室內,但由於商場是以高大玻璃幕場採光,日間仍是戶外光源主導。拍攝時間由下午二時至六時,光線由逆光轉為順光,近黃昏時色光明顯偏暖,繼而又變為場地燈光主導。有時遇上室外日光因雲層遮擋,場中色溫亦因燈光的比重不同而有所變化。運動員在場中不同位置,光向、光量、光色的分別亦不小,因此,即使在同一運動員出場表演的短時間內拍攝的一組照片,也不容易做到色溫一致。坦白說,這方面還未想到很好的解決方法,期待高人指點。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三、選擇的選擇】 攝光寫影 .9 月 8 日 上回提到,若然拍攝條件並不理想,要拍出好照片,除了依靠感性直覺之外,還需要理性的選擇、組織、分析,以至判斷。本回集中談談選擇。 選擇,驟聽起來並不複雜,不就是在多於一種選擇的情況下,選出其中一種吧。...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二、平亂有道】 攝光寫影 .8 月 30 日 前回提及,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何謂不利因素?各花入各眼,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對小弟而言,主要歸類為二:一、雜亂;二、不配。雜亂不用多...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一、地點 & 器材】 攝光寫影 既曰兼讀,荷塘選擇不論好醜,只求就手。粉嶺康樂公園本來就是個小型公園;公園細,荷塘更細,康樂味濃,每天早上拍攝時段,都有幾位年長女士在亭中邊閒談邊晨運 (唔想用大媽一詞,感覺略帶貶意)。「面面髪梳,梳...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序】 攝光寫影 北上成風,本地掏空。自從 COVID 疫情過後,不同行業的生態都有明顯變化,小弟的理論網課首當其衝,遭遇斷崖式下滑。有見生意淡薄,又不懂賭搏,而屋企附近就有間 IVDC,於是的起心肝扮好學,揀了個 ERB (Employe...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新田舊塘。綠葉紅荷 攝光寫影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但自從幾年前池塘經歷颱風山竹一役,以及旁邊加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之後,新田夏荷的狀態明顯一年不如一年。本以為這裡的荷花從此一蹶不振,沒料到今年夏天,竟然...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