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影如夢鏡中花 @ 香港花展 2019

人類學中,有關於人類「江山易改,品性難移」行為特性的論述。人類學?!真定假?

這句話是否與人類學有關,請恕小弟才疏學淺未能求證,然而「人懶冇藥醫」是「江山易改,品性難移」的一種體現,則是百分百的肯定。剛踏進花展會場,朋友打量一下小弟掛在身上的裝備,問:「有冇帶腳架?」答:「冇。」

dcf-travel-img-34719

dcf-travel-img-34720

dcf-travel-img-34721

▲ 用微距鏡頭拍近攝,天經地義。

過去幾年夜拍花展,攜帶的器材一年比一年少,腳架就是最早放棄的一項。最近的一次夜拍是前年( 香港花展2017 ),當時已進化到只帶單機單鏡,一支105mm 微距鏡頭橫掃全場。可能是潛意識告訴自己,再沒辦法可以攜帶更少的裝備,去年索性沒有出動拍攝。今年因為再辦花展夜攝活動,於是重出江湖。雖然依然沒帶腳架,但為求在實習課前能拍好幾幅像樣的示範照,這天場地視察,除了主力鏡百微之外,還多帶了廣角及遠攝變焦鏡各一。孭起沉甸甸的相機背包,臨出家門前,有過足足一分鐘的內心掙扎。結果在心理上成功戰勝懶惰,因而得以背着一機三鏡踏足展場。

dcf-travel-img-34722

dcf-travel-img-34723

dcf-travel-img-34739

dcf-travel-img-34725

▲  中等距離拍攝中等大小範圍的景物,中等焦距鏡頭當然勝任。

每年的花展,驟眼看,不一樣;多看幾眼,差不多;認真再看,又不一樣。大型花圃的設計及攤位設計,當然年年不同。然而,若你的拍攝目的收窄到只是花卉,那麼,每年的分別又似乎不太大。這也難怪,世間上花的品種固然有限,決不會層出不窮,攤位的設計、燈光裝飾的佈置,儘管外觀上每年都不重複,但除了小部份別具心思予人驚喜之外,其餘的,性質上是基本不變,多拍幾年便會覺得不外如是。

dcf-travel-img-34726

dcf-travel-img-34735

dcf-travel-img-34728

▲  花展的攤位很多都設計精美,然而並非是全都適合拍攝。識揀,梗係揀燈光火着的,容易拍攝嘛。

其實除了花展之外,很多題材都是拍多了便容易感覺厭倦,要維持新鮮感,除了被動地等待題材有所改變,亦可主動地改變自己。例如改變使用的器材,最常見的就是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即使眼前景物完全一樣,拍攝出來已是截然不同。此外,亦可改變取材重點。很多的拍攝題材都存在着「次題材」,例如花展中的「花」,也至少可以分為花卉、花檔 (大型花圃及攤位)和花絮幾項。每年集中拍攝一項,已可保證三年不會沉悶。況且人類善忘,三年之後循環再用,或許又再感覺有如初次邂逅。

dcf-travel-img-34729

dcf-travel-img-34730

dcf-travel-img-34731

▲  展場中總有一些強調光影的設計,這類展品,於夜間更顯魅力。

然而對於某類人士而言,改變並不容易,小弟就是一例。首先是固執,除了起初拍攝的一兩年,之後的拍攝愈見眼光狹窄,大型花圃已有數年完全沒有入鏡。其次就是本文之前提到的,懶。只用一機一鏡,而且不是天涯鏡,可拍的當然大有局限。對於這樣頑固懶惰的人而言,由前年的一機一鏡,到今次不惜消耗大量體力,背負多個鏡頭,確乎是很大的進步;勇於求變的精神,絕對值得肯定。

dcf-travel-img-34732

dcf-travel-img-34736

dcf-travel-img-34734

dcf-travel-img-34738

dcf-travel-img-34737

▲  為甚麼喜歡夜攝花展?不就是為了那些日間找不到的璀璨、幽深、夢幻,以及意想不到的色彩。

只可惜,精神未必可以轉化為物質。一機三鏡出征的結果是:用作拍攝的依然是一機一鏡,其餘的兩個鏡頭,從進入展場到離開,原封不動。但請相信我,中途確實有過換鏡頭拍攝的念頭,只不過因為下着雨,所以 …… 。

多謝天雨給予絕佳的藉口,讓這懶人省卻換鏡頭的麻煩!下一年,若然不下雨,必定會換的。必定!信住先。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相關文章 -
燈光色彩萬花筒 ─ 夜攝維園花展 2017
All We Need is Light ─ 夜攝維園花展 2016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困。景 攝光寫影 .3 日前 夏天多雨,為免外影動輒需要改期,通常都要有晴天雨天兩手準備。日前到啟德郵輪碼頭拍攝人像,就是遇上天雨不停,活動需由原先戶外為主的 Plan A 改為主打室內的 Plan B。 提到郵輪碼頭範圍之內,有瓦遮頭可供遊...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50mm 夜。倩影 攝光寫影 .5 月 6 日 限定的焦距,零散的亮光。只期待偶然的倩影 ...... 據說,只要有倩影經過,晚燈光彩份覺優美。可真?為求驗證,這回合,雖然仍是 50mm 夜攝,但放棄了先前的隨拍,刻意為晚燈影照下的寂靜街頭加添倩影。 ( 請參... (繼續閱讀)
相由心生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一個人走在夜晚十點的 Mongkok City「等著影像就像流星一樣的來臨 ...... 」 對華語流行音樂稍有認識的,不難看出以上兩句是改自台灣組合優客李林的經典名作《認錯》。「無啦啦」修改兩句歌詞,並非無聊手痕...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50mm 夜。人物 攝光寫影 限定的焦距,無盡的故事。只等待人物的出現 ...... 去年十月,辦了一次上中環夜間街頭隨拍活動。隨後將部份習作分為小品與人物兩輯。小品的一輯,配上文字,成為《50mm 夜。小品》拙文一篇。餘下人物的一輯,卻是... (繼續閱讀)
粵曲唱腔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曾在本欄多次提及,小弟不懂音樂,但不知為何,卻總愛拿音樂與攝影比較。這一回更是糟糕,找來更更更不懂的粵曲。 逢星期日早上,TVB 明珠台會選播一些都會大學 (前稱公開大學) 的公開講座。題材天南地北,看了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片言花語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得悉香港維園花展即將重新舉辦,友人問:幾時?我答:已開始了! 可不是嗎?君不見近日一眾花攝愛好者,忙個不亦樂乎。對他們而言,本年度的花卉展覽早已開始,而且展出場地不限於維多利亞公園。 白梅。西貢獅子...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花攝有李。花攝有理 攝光寫影 春節過後,拍攝春花已不再是預習,而是實習了。既是實習,也就不浪費筆墨花言巧語,直接了當,寫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若問戶外拍攝花卉最重要的技巧是甚麼,小弟會答:取景。尤其在編修軟件功能強大的今天,拍攝過...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只要人誇好梅花,莫留真相在乾坤 攝光寫影 消息一傳開,相機萬方來。這就是本地攝影生態的寫照。 錦田水尾村,清樂鄧公祠門前的兩株白梅開放,既惹來蜜蜂,亦招倈拍友。面積數十平方米的路旁,攝影師也不少於數十,而梅樹所處位置旁邊橫貫一道雨水溝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