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 阿爾泰遊記(下): 介紹篇

 

前言 :

阿爾泰共和國,位於四國交界,地圖上國界為十字,上方為俄羅斯,下方為中國,右方是蒙古,左邊是哈薩克。

是此旅程以風景,體驗戶外自然生活,如騎馬,露營等為主,雪山為四國的天然國界,本人未有親身到過中國的北疆旅遊,但依本人所知,如在中國大陸的話會多向北望,在俄羅斯阿爾泰則向南望,雪山是同一排,風景其實是差不多,但說到底在北疆的話,小弟未必會騎馬露營,但俄羅斯這邊確實旅客遠遠遠遠的較少,人為建設亦是沒有,例如山崖邊之類的地方是沒有圍欄,也不會見到木梯石柱鐵鏈之類國內特色產物,拍攝日出日落也不用爭位,自然環境較為保留。

 

是次旅程由香港先直飛新西伯利亞機場,再南下到阿爾泰山脈。據說之前的團,是先直飛海參崴再轉機新西伯利亞,如果看看地圖的話就知有多煩!

dcf-travel-img-37886

dcf-travel-img-37887

 

正文 :

記得在 2016 年年尾,報團去了一次北非摩洛哥

 

記得當時領隊說,我們這班人多數都是周旅列國( 事實上我一定不是啦 ),因為多半已經去了很多地方,去無可去,才會報這種冷門的團。

後來這個冷門的地方多了很多香港人去,是傳媒報道多了,電視也介紹,攝影團也空群而出 ...... 我會說,香港人就是喜歡去旅行,當然去旅行只去日本的,也有很多。( 等同於,我也不明白為何很多香港人喜歡日系攝影

今天冷門的旅遊點,明天可能不一樣,但有一件事是真實的,人多了,自然環境就變質,是無可避免,當然阿爾泰也有門檻,食住行是艱苦的,回味但艱苦,小弟相信,單單這個門檻都足夠抵擋平時慣去日本團嘅朋友。

 

是次旅程於 2019 年 9 月中旬出發,頭尾 15 天,要知俄羅斯免簽證入境就是 14 天,所以團隊行程就依此而定。

 

全團團友 7 男 7 女,如此比例算為奇特,這種沒涼沖,沒洗手間,露營而且氣溫都低的行程,女性是較為不便。唯 14 位團友當中有 2 位說有去過南極,一個小弟有想過的地方,真的很貼近幾年前我聽過的講法,冷門團多數是給已經周遊列國的朋友參加!

 

[ 衣食住行篇 ]

食物方面是沒什麼好要求,山區你想食到什麼呢? 小弟去過一次貝加爾湖,那是西伯利亞,食物是差不多同一類,小弟只記得 15 天後回港,肚腩是收了一個圈 ( 筆者有幾年健身習慣 ),沒糖沒零食是基本。

不過有露營經驗的朋友都知,如果自己露營的話,煮食也很麻煩,但畢竟我們是報團的,每天都是行山拍照,回營地張開口就有得食了,這其實已經很好,不用煩惱。

dcf-travel-img-37856

住方面是一個另類體驗,真的未試過旅行要露營!

其實筆者是從未試過露營的!

其實 15 天團只有 3 晚露營,沒沖涼的也是這 3 晚而已,其餘的多半是木屋,或一層幾戶共用洗手間的 ... 木屋和露營期間旱廁是基本。

營幕是當地提供的,要自己起營拆營囉 !有專人教導,我也是邊學邊起呢。

上年有團友在露營期間遇上落雪,零下十幾度,小弟今年好一點吧!筆者有幾年健身習慣 ( 平時有運動很重要 )是可以接受到的。

dcf-travel-img-37857

dcf-travel-img-37854

dcf-travel-img-37853

dcf-travel-img-37852

dcf-travel-img-37851

dcf-travel-img-37855

行方面真的是經典,第一次騎馬上落山,馬是沒有人拉的,路是崎嶇的,部份路是大岩石上落,或濕泥。兩個半小時左右上山,隔天兩個半小時下山,我雙手發麻了。

記得當日筆者 1 機 4 鏡的背囊,再加一隻喜歡突然跑的馬,很難忘。

曾經想寫十幾萬字講解一下為何我的 Ricoh GR III 我很喜歡,其實有一天如果你只可以單手拿機 ( 另一隻手拿韁繩 )就明白了,我敢說,把相機放到眼前也極困難,單手平腰 point and shoot,全程只有一隻手指我可以用。

1 機 4 鏡 :

行程另一半是坐軍車上落山,要接受 3 小時上山,另 3 小時落山,那種洗衣機式行車,這段我真的沒有拍照,當時我在抓住車身。

dcf-travel-img-37858

dcf-travel-img-37859

 [ 風景篇 ]

經過這麼多艱苦體驗,其實都是看風景吧!

有一段導遊會帶我們行山,目標是雪山白色部份的地方,再往上爬是很危險了,但沿途的礫石也很難處理,幾小時來回,每步都有機會導致 「 拗柴 」,小路兩旁是山涯,我欣賞這種沒圍欄的自然環境,但要很小心。

筆者當日體驗到雪山水的味道,要飲就要飲上遊的雪水,雪水從山上向下流,形成河流,自然界就是這樣美。

 

以下的全是用 Nikon D750 拍攝,沒有後制,只有調整大小。

dcf-travel-img-37885

dcf-travel-img-37860

dcf-travel-img-37861

dcf-travel-img-37862

dcf-travel-img-37863

dcf-travel-img-37864

dcf-travel-img-37865

dcf-travel-img-37866

dcf-travel-img-37867

dcf-travel-img-37868

dcf-travel-img-37869

dcf-travel-img-37870

dcf-travel-img-37871

dcf-travel-img-37872

dcf-travel-img-37873

dcf-travel-img-37874

dcf-travel-img-37875

dcf-travel-img-37876

dcf-travel-img-37877

dcf-travel-img-37878

dcf-travel-img-37879

dcf-travel-img-37880

dcf-travel-img-37881

dcf-travel-img-37882

dcf-travel-img-37883

dcf-travel-img-37884

 第一次用 D750 拍片 !

 謝謝收看 !!!

《 完 》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關西遊記 :「小鹿亂撞」篇 椒絲腐乳西瓜 .2 日前   前言:   應該是本遊記最後一篇:奈良公園篇。   其實長篇大論是一件辛苦事,寫太多的話,「 關西遊記 」都變成「 西遊記 」了。有興趣也看看前兩篇的朋友,2025 年關西之旅,也有「 大阪世博篇 」和 「...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造幣局」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8 日   前言:   一切都是巧合,2025 年 4 月份,筆者的日本關西之旅,主打其實並非「 世博 」也非「 賞櫻 」,但時間實在太配合,結果以上兩樣全都做了。     關於 2025 年 4 月 13 日開幕的「 大阪關西万博...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關西 • 萬博」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4 日   前言(1):   記得在最初計劃行程,大阪關西的 2025 世博( 日本稱為萬博 )不是主打項目,會專程由香港,去日本看世博的人,應該不可能太多,不過最終,行程中也加了這個地方。   筆者在開幕的第一天... (繼續閱讀)
畫意 • 創意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說起來,筆者也算是個懶人,曾幾何時,家母,親妹,親弟,親戚朋友等等,都跟了同一位繪畫老師,當中以學習西洋油畫為主,粉彩素描也有,但偏偏,筆者就是沒有上過老師的課,其實練習繪畫相當花時...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2025 - 花展造像攝影比賽 椒絲腐乳西瓜   一年一度的花展又來了。 每年都在星期五開幕的花展,也會在前一天的星期四下午,來一個「 造像攝影比賽 」,雖然筆者也從不以比賽來看待這個活動。   活動困難之處,在於人山人海。   筆者也很怕一些拿...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四)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出入平安。   最近又打了兩支燈,順道的做一下紀錄,也作一點分享,謝謝。   第一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一) 」 第二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二) 」... (繼續閱讀)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三)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自 2019 年開始,在 DCFever 上作文章分享,至今也寫了百多篇,可說是完全意料之外,從沒想過可以寫這樣的多。一些文章標題,在當初是有給加上「 一 」或 「 上 」 等等註解,看似有一有二,就應該有...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攝影回顧( 風景旅遊心得篇 ) 椒絲腐乳西瓜   一轉眼又到年尾,筆者也來一下攝影回顧,說起來在 DCFever 作文章分享,自 2019 年起,也有 5 年多的時間,「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 」這句話,也用得上一半了!   如果是較後期參與的讀者,也許覺得,筆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