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還記得 2018 年中,筆者初次到訪東非國家 - 肯亞,每年 7 至 9 月份,是為動物大遷徙季節。
旅程中,筆者只是在想,如何可以拍到好作品。
正文 :
作為攝影愛好者,拍攝時總希望作品與衆不同, 也能讓觀賞者留下印象。無論是初學的,還是已有相當日子的攝影人, 心裡總有一些參考的作品,曾經看過,就不由自主的留在腦海中, 這些畫面往往又影響了作品水準。
「 刻意失焦 」在攝影中,一直是有存在著,卻又不是太多人提起的事, 這事情相對於「 刻意拍攝剪影 」,同樣是偶爾會出現,偶爾也會發揮著不可思議的威力。
現代攝影器材,確實已經十分完善,曝光準確,對焦精準, 其實不合焦的話,根本連快門也按不下去,但正正亦因為如此, 不完美的拍攝,反成為令人留下印象的作品。
作為「 失焦 」的替代品,運用前方景物作虛化,大光圈,又或逆光下的霧化, 又或黑柔焦濾鏡的使用,這些其實都是在畫面上, 添加了一些不合焦的區域,或達致一定程度的失焦感覺。
說實話,筆者的攝影作品,「 意外失焦 」的機率,比起「 刻意 」的絕對為高,但失焦過後,作品的感覺也許不減反增。
最後,也附上一張意外失焦作品,是的,刻意的失焦, 還是需要好好學習一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