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使用 Nikon 相機的筆者,一次人像團拍的活動中,被身旁使用 Canon 相機的用家所傷;相片顏色通透亮麗,很好看。
以往人家常說, C 家拍人像比較優,N 家拍風景比較好,轉眼間,多年過去,筆者還是 N 家使用者,無他,一切都是「 莫財 」之過。
也許 NC 兩家的討論,都已成過去,畢竟現在還多 SONY,Fujifilm,Ricoh 等等不能盡錄 ...
「 轉會 」或「 多修 」有點痛苦,但筆者對 C 家的人像作品,印象其實一直都不錯。

正文:
曾有一個理論;世人觀賞相片,所花時間大約只在「 零點幾秒 」之間,對此筆者亦感認同;你總可以對一張相片,作出諸般分析, 萬種解釋,但到底相片好看與否,人家看了一眼, 心底裡或已早有答案,這有如別人在說服你,八兩金其實很靚仔。
在這不到一秒的時間裡,「 顔色 」確實主導了很大部份,這也說明了,攝影的目標,其實理應「 感覺 」為先,畢竟所謂美學這回事,都是不科學的。
在拍攝期間,追求自己所喜愛的色彩,這是人之常情, 但攝影當下能做的,多是調整白平衡,找尋能配合的光線, 控制曝光值等等。
如果視拍攝作品為你的個人創作, 其實後制是一整個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部份;除非你的目標當個 KOL,要寫「 器材評測 」迫不得已的要交出原相吧。




白平衡:
雖然自動白平衡,都已經是現代相機的基本功能, 但如果效果不如預期的話,也可嘗試來一下現場手動調整,目標是, 能在拍攝時處理的,就不要依賴後期。
光線:
看看拍攝的主題,如果希望拍出色彩亮麗的作品,通常使用「 順光 」吧,逆光是難以拍出鮮艷色彩。
曝光值:
相片拍得太光太亮的話,顔色自然越淡,光線不足的話, 也難於表現色彩。


如有意購買高級器材,其實高階產品所拍出來的作品,
也來分享一下,筆者近期作品,跟筆者拍攝的模特兒, 其實都是很痛苦的,經常的原相直出。
這回筆者也嘗試調一下色彩,配合主題。
最後,也得說明一下,後制不是萬能,其實前期拍攝, 還是最重要的。



謝謝收看。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