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蝕初體驗

 

說起來拍攝日蝕也是第一次,請高手高抬貴手。

這是 2020 年 6 月 21 日下午的香港日蝕。

 

手上原來只有兩片 IR720 濾鏡,一塊是 rolleiflex 用的只有 28.5mm,另一塊好一點,有 72mm。

鏡頭選擇也不多,本來打算用 Nikon AF-S NIKKOR 200-500mm F5.6E ED VR,但這支鏡是 95mm 濾鏡的。

最後用了 nikon 的小小黑 Nikon 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加了雜牌 x2 增距鏡,對焦手動無限遠,手持濾鏡,把大小不同的 IR720 濾鏡拍在鏡頭前,再手持 Nikon D750 作拍攝。

 

由於 IR720 濾鏡是用作紅外線黑白菲林拍攝的,會將大部份「 可見光 」阻隔,又由於 Nikon D750 感光元件前方應該有阻隔紅外線的濾片,所以,進光量 ( 可見光 )是很少,也所以相片是紅色的。

 

關於紅外線黑白菲林拍攝的文章,筆者有寫過一篇,有興趣可按此

 

沒有雲的情況下,ISO100, 光圈 F8,快門可以低於 1/60 之下。筆者的配搭,焦距等效 400mm 的情況下,反而需要提高 ISO 至 400,當然天上的雲流動也很急,提升快門是有必要的。

 

拍攝前也明白前景後景都是 「 沒有 」,也只好依靠天上的雲做前景了。

dcf-travel-img-38786

 拍攝時目標明確,雲是刻意等待的。

 

關於攝影:

可能每個攝影人取材都有不同,單以拍攝日蝕為例,大部份人求的,可能是一個大大的太陽,而筆者可能選擇天上的雲作陪襯,有心思有準備的,更會配合地上的物品做前景。

如何在攝影作品裡加入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畢竟拍攝太陽黑子,是天文台的工作,攝影人要的,是氣氛,趣味。

 

dcf-travel-img-38785

謝謝收看。

< 完 >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初拍人像:入門分享 ( 一 ) 椒絲腐乳西瓜 .10 月 23 日   前言:   人像拍攝,對很多初入門的攝影愛好者來說,都可能有不同等級的困難,本文章旨在分享一些筆者的小小心得。   作品分享為 Ricoh GR4 所拍攝,只有變更檔案大小方便上傳,沒有任何其他的後期制作...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初試 GR4 ( 外遊篇 ) 椒絲腐乳西瓜 .10 月 12 日   前言:   2025 年 9 月中,筆者入手了 Ricoh GR4,說起來,應該是香港第一批用家吧。   也來補充一下,GR3 的話,筆者也是第一批用家,分別在於當年還有「 試用 」分享會,分享會後半部,是現場預售,當... (繼續閱讀)
失焦迷思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還記得 2018 年中,筆者初次到訪東非國家 - 肯亞,每年 7 至 9 月份,是為動物大遷徙季節。     旅程中,筆者只是在想,如何可以拍到好作品。     腦內浮現了一堆光差很大的畫面,例... (繼續閱讀)
初試 GR4 ( 人像篇 )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還記得 Ricoh GR IV 正式開售之前,有公佈過到貨時間,香港時間,大約在 9 月中。筆者在預訂之時也有說明,因為 9 月底已安排了旅行,如果能安排在離境前到貨,那麼也來預訂一台吧。   結果 9 月...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淺談「雜訊」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最近筆者作了個新嘗試,想來一個低光人像攝影,畢竟正正常常的拍,也有點悶。   如果事情可以重來,再拍一次的話,筆者會嘗試來一支光圈 f/0.95 的,其實當天用 f/2.8 確實是有點錯,ISO ... (繼續閱讀)
攝影人的理性與感性 椒絲腐乳西瓜   曾經聽說過一個理論,攝影是一門理性與感性的學問。   舉例說,人像拍攝時,外加一支閃光燈,攝影是理性的,當中有很多學問,包含了光圈快門 ISO,燈具大小距離光暗等等,如果相片效果不如預期,這時候,理...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關西遊記 :「小鹿亂撞」篇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應該是本遊記最後一篇:奈良公園篇。   其實長篇大論是一件辛苦事,寫太多的話,「 關西遊記 」都變成「 西遊記 」了。有興趣也看看前兩篇的朋友,2025 年關西之旅,也有「 大阪世博篇 」和 「...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造幣局」篇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一切都是巧合,2025 年 4 月份,筆者的日本關西之旅,主打其實並非「 世博 」也非「 賞櫻 」,但時間實在太配合,結果以上兩樣全都做了。     關於 2025 年 4 月 13 日開幕的「 大阪關西万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