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篇 「 淺談個人風格(一) 」 推出之後,有感點擊率偏低,因此有這篇文章的出現。
正文:
記得最初來到 dcfever 寫文章的時候,目標很明確,因為當時有些旅遊作品,總覺得沒有好好的發揮,如果拿來作個分享,也算是有個價值。
後來申請了成為「 達人 」 之後,也當然一直覺得這個名稱,說實話,有點難以擔當,自問也不是什麼達人,不過心底裡確實有個目標,就是能盡自己的能力,希望也能幫助到一定的攝影新手,路能夠比較易行。
說起來,筆者並非一個全職兼職的攝影人,在攝影分享路上有覺得困難嗎? 其實筆者自畢業後,第一份電腦行業相關的工作,正是做教學的,一班 25 人左右,筆者一個人自言自語的,一個課堂,要說三個小時。
雖然筆者還記得,高峰期是一天三堂,早上,中午,晚上三節呀。
那年的上級,說的話也很有道理,他說,一個新人,年資不多,其實反而很明白其他初學者的需要。也當然,選用職場新鮮人,經營成本也平很多吧。( 老闆什麼時候說話是沒道理呀?)
對於多年後,筆者突然又來做教學( 其實是分享吧,教學兩字是愧不敢當 ),也無特別的覺得困難,當年的教學筆記也是筆者一手包辦,內容當然是左抄右抄的,但確實成品要比起其他人豐富,也不容易,也要簡單易明。
不過有一件事,是筆者比較在意的,網絡之大,什麼人也有,如果每個人都在教學的話,確實會有很多不盡不實的情況,回想當日筆者突然執筆寫字,也是因為網上網下的水平,也可以很參差。
記得些那年筆者最討厭的,很多做教學的,一個論點,隨便可以說半個小時,「 賣關子 」的能力很高,筆者最近看 youtube 時,這些感覺突然回來了,有空的話再談吧。
也許時代在變,網絡世界,有些人在文字,或說話,很高深,做例子的相片卻真的沒有跟得上。
在拍攝上,個人風格,其實跟性格和遭遇很有關係吧!
後記:
本文比較偏向「 有感而發 」,內容比較空洞,請見諒,有空再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