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et QL17 GIII】彩色菲林 Kodak ColorPlus 200

 

說起 CanonQL 系列,當中 QL17 GIII 也定必佔一席位。

QL ( Quick Loading ) 是為 Canon 所發展的一套快速菲林安裝技術,只要把菲林的片頭,拉進並放到特製的壓片下,就可以輕鬆上片。

QL17  意思為光圈值最大為 f1.7,你可能聽過 QL19,那是光圈值最大為 f1.9 的機種。 

dcf-travel-img-42224

QL17 系列為鏡頭不可更換的旁軸相機,具備黃斑對焦,快門先決 ( S mode ) 等功能。

QL17 細分有三代: 

 

第一代的是為 45mm 定焦鏡設計,之後的全都是 40mm

事實上,頭兩代產品,並無刻上第一或第二代的記號,卻只有最後的 GIII 有寫明是第三代。

早年的是日本制,後期的是台灣制,於 1982 年停產。

事實上此機是文青的愛機,也是所謂日本旁軸相機 「 七劍 」的其中一員,名氣之高非筆墨能形容。

dcf-travel-img-42226

 

關於選購:

事實上 QL17 系列是極小數,筆者每一代都有把玩過的相機,這要歸功於文青店的努力,很細心的陳列出來,也因為排隊附錢的人數,不可思議的多,相機陳列的位置也很到位,結果就一邊排隊一邊玩了。

第一代是很容易辨別到出來,體積是三部中最大的,但第二和三代分別很少,體積外觀是幾乎一樣,筆者所知,應該是測量電池的設計不同罷,相機前方,第二代只有 QL 兩個字。

要說購買的話,也要點運氣,最後的第三代,產量最多,但也有 50 年左右歷史了,要不是曾經發霉,就有可能鏡片鍍膜老化,霧化,觀景窗白化,測光全壞等等,有要求的話,篤定要花多點時間和預算啦。

事實上當年的 Canon,在品質上的控制,多少是需要一點點愛去包容。

 

筆者的 QL17 GIII 是從 ebay 買回來的,賣家由法國寄出,但 1976 年的購買單據是寫美國三藩市,但相機卻是台灣制的,我想經過這四十多年之後,這台相機又回到亞洲了。

官網上寫 QL17 GIII 的售價是 29000 日元,當年大約 300 日元對 1 美元左右,折合大約是 97 美元吧? 下方這張 1976 年的收據,QL17 GIII 在美國賣 120 美元。

文獻記載,美元和港元掛鈎的時間,為 198310 月。之前都是浮動計算的,所以到底當年這台相機,是平是貴,只可大約估算了。

120 美元換成港元,當時可能在港幣 $600$1150 之間,據說在 1976 年,一個初入職的警員,月薪在港幣 $1000 左右,所以說起來,這台今天的平價文青相機,其實當年並不平價啦。

dcf-travel-img-42227

dcf-travel-img-42223 

 

關於原廠閃燈:

這支閃燈,筆者有打算為它再寫一篇,所以太詳細就不寫啦。

dcf-travel-img-42225

操作方式倒是說明書上有寫,先把相機設在 S mode ( 光圈值為 A ),開啟閃燈,這時用來測光的指針,會變成閃燈光暗的指引,先對焦,相機會讀取相機和被拍物品的距離,其實這就是最基本的 GN 值 ( Guide Number ) 概念啦!

請自行控制相機與被攝者的距離吧!

dcf-travel-img-42228

 

有操作閃燈相關經驗的讀者,可能會問,快門和光圈是多少呢? 快門的話說明書是沒有提過,我估計不能太快吧! 反而光圈值倒是個謎,因為早已設成 S mode 了,光圈值早以是無法控制。

被動一點的想法,S mode 過後,光圈葉會停留在上一次用過的位置,要看光圈大小去估計之前的光圈值,是有可能的,也許下回分解吧!

 

 

關於菲林:

Kodak ( 柯達 )ColorPlus 200,筆者不是第一次用,只記得顏色偏暖,想拍 「 日系 」人像的話應該不會用啦,但筆者印象中,這款菲林於斜陽下也別具味道。

筆者記得,早兩年這款菲林是賣港幣 $29,之後一直加一直加 ...

 

 

關於攝影:

是次測試使用:

相機:Canonet QL17 G-III

菲林 : Kodak ColorPlus 200

以下分享的作品都是沖曬後從店員收到的 scan 版本,筆者沒有加工。 

 

dcf-travel-img-42051

dcf-travel-img-42050

dcf-travel-img-42049

dcf-travel-img-42048

dcf-travel-img-42052

dcf-travel-img-42055

dcf-travel-img-42054

dcf-travel-img-42056

dcf-travel-img-42057

dcf-travel-img-42053

dcf-travel-img-42047

dcf-travel-img-42046

 

謝謝收看 !!!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攝影人的理性與感性 椒絲腐乳西瓜 .7 月 22 日   曾經聽說過一個理論,攝影是一門理性與感性的學問。   舉例說,人像拍攝時,外加一支閃光燈,攝影是理性的,當中有很多學問,包含了光圈快門 ISO,燈具大小距離光暗等等,如果相片效果不如預期,這時候,理...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關西遊記 :「小鹿亂撞」篇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應該是本遊記最後一篇:奈良公園篇。   其實長篇大論是一件辛苦事,寫太多的話,「 關西遊記 」都變成「 西遊記 」了。有興趣也看看前兩篇的朋友,2025 年關西之旅,也有「 大阪世博篇 」和 「...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造幣局」篇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一切都是巧合,2025 年 4 月份,筆者的日本關西之旅,主打其實並非「 世博 」也非「 賞櫻 」,但時間實在太配合,結果以上兩樣全都做了。     關於 2025 年 4 月 13 日開幕的「 大阪關西万博...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關西遊記 :「大阪關西 • 萬博」篇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1):   記得在最初計劃行程,大阪關西的 2025 世博( 日本稱為萬博 )不是主打項目,會專程由香港,去日本看世博的人,應該不可能太多,不過最終,行程中也加了這個地方。   筆者在開幕的第一天... (繼續閱讀)
畫意 • 創意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說起來,筆者也算是個懶人,曾幾何時,家母,親妹,親弟,親戚朋友等等,都跟了同一位繪畫老師,當中以學習西洋油畫為主,粉彩素描也有,但偏偏,筆者就是沒有上過老師的課,其實練習繪畫相當花時...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2025 - 花展造像攝影比賽 椒絲腐乳西瓜   一年一度的花展又來了。 每年都在星期五開幕的花展,也會在前一天的星期四下午,來一個「 造像攝影比賽 」,雖然筆者也從不以比賽來看待這個活動。   活動困難之處,在於人山人海。   筆者也很怕一些拿...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四)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出入平安。   最近又打了兩支燈,順道的做一下紀錄,也作一點分享,謝謝。   第一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一) 」 第二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二) 」... (繼續閱讀)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三)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自 2019 年開始,在 DCFever 上作文章分享,至今也寫了百多篇,可說是完全意料之外,從沒想過可以寫這樣的多。一些文章標題,在當初是有給加上「 一 」或 「 上 」 等等註解,看似有一有二,就應該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