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小弟配合328及LB5使用, 最大光圏值減為f/4.8, 增距多70%, 負重多250克, 對焦之速度, VR功能, 畫質解像等都無好明顯之差別, 使用得心應手, 達到小弟之要求.
缺點:
1. 前蓋BF-3A不好擰, 擰歪咗好難拆下.
2. 主要設計給大光圏的FX鏡頭使用, DX系列不適用.
3. 如用於384除了Auto Focus受影響外, 畫質有少許扣減, 請參考384使用者說明書, 配用 TC-17EⅡ時, 請勿選用AF操作, 鏡頭可能會受損, 使用TC-14EⅡ才可擁有AF功能. 或請參考如 下日本Nikon網頁連結:
TC-17E II 使用可能(AF撮影不可)
http://www.nikon-image.com/jpn/products/lens/af/singlefocal/telephoto/ai_af-s_ed_300mmf4d_if.htm
評價:
80年代已有增距鏡出現, 1.5x, 2x, 3x等, 當年小弟跟一名老師傅學習黑房技術, 曾問師傅有關增距鏡的效果, 師傅毫不猶豫地說, 2x,3x影出嚟咪就得果兩三乘(成)囉! (當時之增距技術尚未成熟, 效果不理想), 88年Nikon推出F-4, 同時推出一款F-4用之增距鏡, TC-16A, 增距60%, 光圏扣減1.5級, 配合使用Ais f/2.8以上之大光圏手動鏡頭, 可變成半自動Focus, (先轉動Focus Ring 到差不多焦距時半按快門便能快速完成對焦, 當時Nikon的AF技術完全未成熟, 祇有F3AF及小量專用AF鏡頭.
, TC-14EⅡ/ TC-17EⅡ/ TC-20EⅡ在日本銷售都是訂價5萬日元, 但在香港則是海鮮價, 三款都不同價格, 視符市場需求, 行貨由2仟4 至 2仟8 不等, (08年尾價)
三款都互有長短, 增距40%的TC-14EⅡ損失一級光圏, 各方面表現都較佳, 相反增距一培的TC-20EⅡ損失兩級光圏, 而各方面表現相對都較差, 增距70%的TC-17EⅡ損失一級半光圏, 表現是兩者之間, 對此增距鏡有興趣的朋友,須要認真考慮那款最適合自己及使用中的鏡頭之最大光圏值是在f/2.8以上, 才決定購入, 相信該增距鏡必定可以滿足閣下之要求, 增強閣下裝備. 上述有關資料是小弟參照日本Nikon網頁的, 如下連結:
http://www.nikon-image.com/jpn/products/lens/af/telecon/ai_af-s_tc-17e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