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赴日實探 Casio 工廠︰TR50 神器生產線解構

文、攝︰ansel(生產線之相片由 Casio 提供)

Casio 的 TR 相機絶對可以稱為近日最為經典的數碼相機之一,以一部便攝 DC 的規格,叫價比入門、甚至中階單反更高,卻仍然有用家受落,更被稱為「自拍神器」,是相機市場中一支奇兵。Casio 最近就邀請了本網記者去到日本山形縣的 Casio 工廠參觀,讓大家看看到底一部 TR 相機要經過甚麼步驟工序才可完成,亦介紹一下 Casio 的生產技術。

山形縣工廠是 Casio 旗下最大、最先進的工廠之一,佔地 13,574 平方米,於 1979 年落成,翠年正式投入生產,工廠內有 684 名員工,負責相機、投影機、手錶等,作為 Casio 的生產重地,工廠具備了自行生產倒模模具、電路版製作的能力。自拍神器 TR50 是近年 Casio 的重點產品,生產線由中國轉移到日本,正是由山形工廠負責。遲不宜遲,立即看看一部 TR 相機是如何製成!

自動化生產技術

現今的工業生產少不了用上大量倒模製作,由其是 TR50 主要以塑膠為材料,更是十分依賴倒模工序。在倒模過程中涉及把加熱了的液態樹脂材料注入金屬模具,冷卻後加固成形。山形工廠中有相當高的自動化工序,員工利用 3D 繪圖軟件繪製各個部件的設計圖後,其本上可以完全交由電腦進行,包括控制機械在金屬磚塊上面打磨出所需的形狀,甚至自動更換磨蝕了的打磨工具都可以做到。

用來製作不同部件的金屬模具。圖中可以見到兩塊大型的金屬是用來製作 TR50 的機背面板的模具。右方正式投入生產的最終版本,而左方是不繼嘗試中,其中一個較為接近完成品的版本。
用來製作不同部件的金屬模具。圖中可以見到兩塊大型的金屬是用來製作 TR50 的機背面板的模具。右方正式投入生產的最終版本,而左方是不繼嘗試中,其中一個較為接近完成品的版本。

在製作模具當中,機械手臂可以自動更換磨蝕了的打磨工具。
在製作模具當中,機械手臂可以自動更換磨蝕了的打磨工具。

高精度打磨技術不可少

TR50 之中有大量不同的部件都是倒模而成,最易見到的就是外框手柄以及機背的菱形花紋面板。Casio 對於面板上菱形花紋費了不少心思,因為以傳統的模具製作方式,菱形花紋就不夠突出,必須用上高精度的打磨技術才可做到棱角分明的效果,單是不斷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製作模具就花了 4 個月時間才獲得理想效果。高精度的模具製作技術亦有助生產一些極為細小的部件,例如是比一粒米更小的齒輪等。

工廠的機器正在把外框手柄製作出來,原料為白色樹脂。
工廠的機器正在把外框手柄製作出來,原料為白色樹脂。

機械臂把手柄運送到生產線上面。
機械臂把手柄運送到生產線上面。

機背面板亦是倒模而成,材料為透明,之後才上色以及加入反光塗層。
機背面板亦是倒模而成,材料為透明,之後才上色以及加入反光塗層。

工廠具備了電路板製作的能力。
工廠具備了電路板製作的能力。

需考取資格、30 員工人手組裝

電路板、感光元件、鏡頭組件等,或由工廠裡的人工生產,或由外部提供,當 TR50 所需的零件都齊集山形後,就可以進入最後的組裝階段。過程以人手操作,,需要十分靈巧的操作,工廠裡約有 30 位考取了資格的組裝工人負責,把鏡頭、LCD 顯示、手柄等各個部件組合起來。

這是 TR50 的 1/1.7 吋感光元件。
這是 TR50 的 1/1.7 吋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與鏡頭的組裝工具十分考工夫,少許的誤差都會嚴重影響成像效果。
感光元件與鏡頭的組裝工具十分考工夫,少許的誤差都會嚴重影響成像效果。

各個部件都準備就緒,要進行最後的組裝工序。 各個部件都準備就緒,要進行最後的組裝工序。
各個部件都準備就緒,要進行最後的組裝工序。

一部 TR50 需 6 個工作天完成

完成組裝後並不可以立即包裝出售,要先經過品質控制,檢查相機的感光元件、鏡頭都合乎水準,亦要確實沒有入塵的情況,否則用家買到不滿意的產品就會對廠商失去信心。以往 TR35 是以人手進行來檢測,今次 TR50 則大幅自動化,利用電腦進行,減少人為出錯的危機,今次 TR50 的品質「合格線」亦比起上一代 TE35 提高了 1.3 倍,確保用家買到可靠的產品。TR50 在結構的精密程度或者及不上單反,但生產工序一樣要有高科技的支持,一部 TR50 要由零造起,以至完成及包裝約需要 6 個工作天,以自動化生產來說並不快速,相信就是神器供貨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這個工序以人手進行,工廠約有 30 位考取資格的組裝工人。
這個工序以人手進行,工廠約有 30 位考取資格的組裝工人。

員工正在為相機扭上螺絲。
員工正在為相機扭上螺絲。

相機漸漸成形。
相機漸漸成形。

基本完成後進行簡單檢查。
基本完成後進行簡單檢查。

今次到訪 Casio 工廠,見到 TR 相機的生產線,雖然以工廠規模、效率來說未必是最為頂級,但仍見到日本對於相機生產的技術與執著,難怪 Made in Japan 在不少用家心目中都是品質的保證。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新一代 Tesla Roadster 究竟幾時才量產?雖然 Yesla 首席設計師 Franz von Holzhausen 曾經話新車有望在今年底前正式發表,但是 CEO Elon Musk 近日...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日系入門手機 Sony Xperia 10 VII 令人充滿驚喜,新機在相機、屏幕、音效和電池等方面,相對上代型號都有顯著提升,讓入門機也能擁有出色的使用體驗!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七工匠突發為其 APS-C 畫幅超廣角定焦鏡頭 AF 10mm F2.8 推出 Nikon Z 接環版本。鏡頭延續早前推出的 Sony E 接環與 Fujifilm X 接環版本相同規格...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vivo 將於 11 月中旬正式在香港推出新一代拍攝旗艦手機 X300 Pro,筆者已率先取得香港版實機,並針對其拍攝、錄影、系統性能及電池續航進行全面測試...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編號 C/2025 A6 的「檸檬彗星」近日成為天文攝影界熱話,來自奧爾特雲的「天外訪客」認真巴閉,軌道週期長達 1,350 年,上次現身仲係唐朝時期(17 ...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在高端入耳式藍牙耳機市場中,Noble 品牌一直佔據獨特地位。近期 Noble 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艦藍牙耳機 Fokus Encore,定價為 HK$5,980,11 月 8 日正...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人氣爆燈,除了因為 AI 晶片令其身家和影響力水漲船高外,其異常親民的形象也有別一般有錢人。早前黃仁勳現身韓國與 Sa... (繼續閱讀)
1 日前
雖然聖誕同除夕仲未到,但 LEGO 已經「超前部署」,提早推出兩款應節農曆新年套組,分別是編號 80118 的「迎福鞭炮」及編號 80119 的「駿馬奔騰圖」... (繼續閱讀)
1 日前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雖然早在 2021 年 1 月 1 日成立,但是這些年來都仍未在日本有自己的生產據點,而品牌日前宣佈在長野縣岡谷市開設日本... (繼續閱讀)
2 日前
Hanaa 今次帶大家深入探索「比亞迪香港科技周2025」三大核心體驗區,親身感受比亞迪的黑科技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