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赴日實探 Casio 工廠︰TR50 神器生產線解構

文、攝︰ansel(生產線之相片由 Casio 提供)

Casio 的 TR 相機絶對可以稱為近日最為經典的數碼相機之一,以一部便攝 DC 的規格,叫價比入門、甚至中階單反更高,卻仍然有用家受落,更被稱為「自拍神器」,是相機市場中一支奇兵。Casio 最近就邀請了本網記者去到日本山形縣的 Casio 工廠參觀,讓大家看看到底一部 TR 相機要經過甚麼步驟工序才可完成,亦介紹一下 Casio 的生產技術。

山形縣工廠是 Casio 旗下最大、最先進的工廠之一,佔地 13,574 平方米,於 1979 年落成,翠年正式投入生產,工廠內有 684 名員工,負責相機、投影機、手錶等,作為 Casio 的生產重地,工廠具備了自行生產倒模模具、電路版製作的能力。自拍神器 TR50 是近年 Casio 的重點產品,生產線由中國轉移到日本,正是由山形工廠負責。遲不宜遲,立即看看一部 TR 相機是如何製成!

自動化生產技術

現今的工業生產少不了用上大量倒模製作,由其是 TR50 主要以塑膠為材料,更是十分依賴倒模工序。在倒模過程中涉及把加熱了的液態樹脂材料注入金屬模具,冷卻後加固成形。山形工廠中有相當高的自動化工序,員工利用 3D 繪圖軟件繪製各個部件的設計圖後,其本上可以完全交由電腦進行,包括控制機械在金屬磚塊上面打磨出所需的形狀,甚至自動更換磨蝕了的打磨工具都可以做到。

用來製作不同部件的金屬模具。圖中可以見到兩塊大型的金屬是用來製作 TR50 的機背面板的模具。右方正式投入生產的最終版本,而左方是不繼嘗試中,其中一個較為接近完成品的版本。
用來製作不同部件的金屬模具。圖中可以見到兩塊大型的金屬是用來製作 TR50 的機背面板的模具。右方正式投入生產的最終版本,而左方是不繼嘗試中,其中一個較為接近完成品的版本。

在製作模具當中,機械手臂可以自動更換磨蝕了的打磨工具。
在製作模具當中,機械手臂可以自動更換磨蝕了的打磨工具。

高精度打磨技術不可少

TR50 之中有大量不同的部件都是倒模而成,最易見到的就是外框手柄以及機背的菱形花紋面板。Casio 對於面板上菱形花紋費了不少心思,因為以傳統的模具製作方式,菱形花紋就不夠突出,必須用上高精度的打磨技術才可做到棱角分明的效果,單是不斷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製作模具就花了 4 個月時間才獲得理想效果。高精度的模具製作技術亦有助生產一些極為細小的部件,例如是比一粒米更小的齒輪等。

工廠的機器正在把外框手柄製作出來,原料為白色樹脂。
工廠的機器正在把外框手柄製作出來,原料為白色樹脂。

機械臂把手柄運送到生產線上面。
機械臂把手柄運送到生產線上面。

機背面板亦是倒模而成,材料為透明,之後才上色以及加入反光塗層。
機背面板亦是倒模而成,材料為透明,之後才上色以及加入反光塗層。

工廠具備了電路板製作的能力。
工廠具備了電路板製作的能力。

需考取資格、30 員工人手組裝

電路板、感光元件、鏡頭組件等,或由工廠裡的人工生產,或由外部提供,當 TR50 所需的零件都齊集山形後,就可以進入最後的組裝階段。過程以人手操作,,需要十分靈巧的操作,工廠裡約有 30 位考取了資格的組裝工人負責,把鏡頭、LCD 顯示、手柄等各個部件組合起來。

這是 TR50 的 1/1.7 吋感光元件。
這是 TR50 的 1/1.7 吋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與鏡頭的組裝工具十分考工夫,少許的誤差都會嚴重影響成像效果。
感光元件與鏡頭的組裝工具十分考工夫,少許的誤差都會嚴重影響成像效果。

各個部件都準備就緒,要進行最後的組裝工序。 各個部件都準備就緒,要進行最後的組裝工序。
各個部件都準備就緒,要進行最後的組裝工序。

一部 TR50 需 6 個工作天完成

完成組裝後並不可以立即包裝出售,要先經過品質控制,檢查相機的感光元件、鏡頭都合乎水準,亦要確實沒有入塵的情況,否則用家買到不滿意的產品就會對廠商失去信心。以往 TR35 是以人手進行來檢測,今次 TR50 則大幅自動化,利用電腦進行,減少人為出錯的危機,今次 TR50 的品質「合格線」亦比起上一代 TE35 提高了 1.3 倍,確保用家買到可靠的產品。TR50 在結構的精密程度或者及不上單反,但生產工序一樣要有高科技的支持,一部 TR50 要由零造起,以至完成及包裝約需要 6 個工作天,以自動化生產來說並不快速,相信就是神器供貨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這個工序以人手進行,工廠約有 30 位考取資格的組裝工人。
這個工序以人手進行,工廠約有 30 位考取資格的組裝工人。

員工正在為相機扭上螺絲。
員工正在為相機扭上螺絲。

相機漸漸成形。
相機漸漸成形。

基本完成後進行簡單檢查。
基本完成後進行簡單檢查。

今次到訪 Casio 工廠,見到 TR 相機的生產線,雖然以工廠規模、效率來說未必是最為頂級,但仍見到日本對於相機生產的技術與執著,難怪 Made in Japan 在不少用家心目中都是品質的保證。

最新消息
5 小時前
街拍的重點,是決定性的瞬間,是光線運用,還是鮮明的主體?要集所有元素於一身看似很難,但只要多拍多試,大家都可以拍到出色的作品。請各位看看 ...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Hasselblad X2D II 100C 來襲!今代延續上代的一億像素,並帶來 10 級機身防震、LiDAR 光達對焦與全新 HDR 拍攝體驗!在 10 級機身防震下,手持長曝...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常說攝影是以光作畫,那麼,光線不就是工具嗎?當然不是,舉例說明。閃光燈、LED 燈,都是工具,但從它們發出的光線,不是工具。其情況就如畫筆是工...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每年都會舉行氣象攝影師比賽(Weath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旨在透過國際平台提高大...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終於回歸,而且更加由汽油車搖身一變成了純電 SUV。新車在歐洲發表了,外型不但更具動感,更擁有超過 600 公里的驚人續航...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近年 Viltrox 主打的 Air 系列鏡頭以輕巧和平價見稱,如今再添兩員新將:全片幅用的 AF 14mm F4.0 Air,以及對應 APS-C 格式的 AF 9mm F2.8 Air。兩... (繼續閱讀)
1 日前
Nikon ZR 的推出雖在業界引起廣泛討論,但資深用戶普遍反映 Nikon 在電影鏡頭方面的選擇存在不足。近日 Nikon 似乎正視這一反饋,於昨日發佈預告,... (繼續閱讀)
1 日前
新一代 iPhone 於今日正式開賣,Apple 一如以往舉行了首賣活動。今年 Apple 店外除了設有已預購並等待即場取機的人龍外,更新增了一條可即場購買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iPhone 17 系列手機今日正式推出,首日炒價行情與以往相似,仍以 Pro 與 Pro Max 兩款機型較有獲利空間。 (繼續閱讀)
1 日前
2025 年度海洋攝影師獎(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得主正式揭曉,由印尼峇里島的潛水攝影師 Yury Ivanov 奪得年度總冠軍。Yury Ivanov 於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