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sel
打開電視機,幾乎每天都會有各種飲食節目,無論是明星採訪知名食肆,還是主持人教用雞汁煮餸,都不乏捧場客,可見「食」對於大家來說是多麼重要。身為食物攝影師的 Eric Ng 亦坦言自己難以抗拒美食的誘惑,然而在今次跟 DCFever.com 的專訪之中,他卻道出食物攝影師不為人知的一面︰拍攝所用的食物是不能吃的。由於工作關係,即使美食當前都要「眼看口勿動」,想來都覺難受!
(Eric Ng 作品)
Client︰Forms Kitchen
Cookbook︰My Comfort Food
作者︰葉晨
珍藏 Nikon FM2︰攝影路起點
Eric 在 11 歲的時候已經接觸他的第一部相機,當時是因為要隨學校到新加坡,心想到外地旅行總要拍照留念,於是家人就給他買了一部「傻瓜機」。傻瓜機功能有限,觀景器又有明顯視差,但仍然對 Eric 有重大的影響。後來承繼了一部 Nikon FM2 菲林單反,配上一支 50mm f/1.4 標準鏡頭,真正讓 Eric 對於攝影的概念有更深的了解。這部 FM2 由 Eric 的中學時期一直陪伴至 20 多歲,踏入社會工作後,即使去旅行都會帶著。直至一天相機的零件出現問題,機背不能正常打開,才退下火線,但 Eric 仍有把這部 FM2 好好保存下來。
訪問期間,Eric 的師傅,著名專業攝影師 Felix So 亦有在場,他一聽到 Eric 的 FM2 出現問題,隨口就說出幾個相熟的相機維修店推介給 Eric,看來這部 FM2 還未能完全退役!
攝影的多樣性最為吸引
Eric 認為攝影在反映真實的同時,卻又從來也不真實。每按一次快門,都是一次抉擇;而每張相片都是一道隨意門,帶大家進入不同的回憶與想像空間。攝影最吸引的地方是其多樣性,既可以記錄現實,傳遞信息,亦可以表達內心所見的美。不過讓 Eric 不斷拍攝的原因,卻是非常單純︰由攝影所產生的滿足感,為他提供了源源不絶的動力!由計劃幾時去拍攝,到何處拍攝,約誰人拍攝開始,整個過程都令他十分開心。在按快門之前、菲林沖晒之前,都充滿不確定與未知數,那種期待與緊張的情緒,全都令 Eric 深深著迷。
(Eric Ng 作品)
Client︰Forms Kitchen
Cookbook︰大廚小宴
作者︰廖教賢
由拍攝食譜開始
修讀設計出身,Eric 於設計和攝影工作都有好感,機緣下見到有公司聘請攝影師的職位,就決定了他之後十多年的攝影事業。當時 Eric 所屬的公司其中一項範疇是出版食譜,需要拍攝大量食物相片,除了一位正式攝影師之外,就要 Eric 作為輔助、拍攝 Snap Shot 等。後來有一次公司想轉轉玩法,讓 Eric 操刀拍攝一些生果蔬菜作為新書封面,見到效果不錯,就給予更多的機會,訓練 Eric 成為一名食物攝影師。
(Eric Ng 作品)
Client︰Rachel's Kitchen
Cookbook︰Seasons at Rachel's Kitchen(四季廚房)
作者︰Rachel Yau
「千萬唔好食」!
作為食物攝影師,很多人都會誤會 Eric 經常可以嘗到各種美食,但事實卻是完全相反。Eric 瘦削的身材,可以証明當食物攝影師其實是「無啖好食」!Eric 指出,為了令食物看起來更為美觀,會不斷挑戰最漂亮的食材,但其烹調、處理手法都是以保留其美麗外觀作為目的,她們都是千挑萬選,經特別處理。所以 Eric 提醒大家,作為食物攝影師的第一要旨是「千萬唔好食」!
Eric 分享他拍攝食物的經歷,他說有時候拍攝食物在餐廳進行,會有時間限制,下午 3 - 6 時內要完成拍攝。何解?因為對方也要開舖營業,只有下午的時間較少客人,Eric 笑說如果妨礙到餐廳的正常生意,被人趕走也不出奇呢!食物本身亦不可以長時間擺放,拍攝時不能像拍攝商品般慢慢雕琢,因此事前的安排與計劃相當重要。Eric 在拍攝時多數會自行按排餐桌、佈景的擺放,亦會關閉餐廳光源,以閃燈對光線進行完全的控制,務求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對於拍攝成果、時間控制都有幫助。
(Eric Ng 作品)
Client︰Forms Kitchen
Cookbook︰燒味 滷水 小吃
作者︰廖教賢 / 陳永瀚
刀叉碗碟的反光是其中一個經常要處理的問題,Eric 除了在打燈方面遷之外,還教了筆者一個小秘訣︰採用磨砂面的餐具可以免卻不少麻煩!
Eric 是以拍攝食譜封面及插圖作開始,曾經藉此奪得不少獎項。
食物攝影一樣要色、香、味俱全
食物講求「色、香、味俱全」,其實食物攝影亦然。雖然觀看相片感受不到「香」和「味」,但透不同的顏色配搭,一樣可以挑起觀眾對「香」和「味」的想像。食物如何放在碟上、旁邊的擺設、餐具都要十分講究,事前要經攝影師、美術、Food Stylist、廚師互相溝通,Eric 就發現一般來說西餐廚師在 Food Styling 上面會比中餐廚師執著,在擺位、伴碟方面都較有心思,有些西餐廚師更會要求攝影師不要隨便挪移食物,破壞他「傑作」。另外,熱食上的蒸汽和煙霧亦都有助提升食物相片的「味道」,Eric 坦言現在有時都會以 Photoshop 去代替造煙機、香煙等真煙工具。但他亦強調 Photoshop 有其限制和不足,需要跟客人溝通過後才會採用。
(Eric Ng 作品)
Client︰The East
Restaurant︰Zummer
滿櫃都是不同的碗筷、餐具是食物攝影師的 標誌。
報讀 Felix So 課程跨越樽頸
由興趣變為工作,Eric 不斷自我增值,磨練自己的攝影造詣。他主要是靠閱讀不同的攝影書籍,了解不同的技巧,又或者是在工作時不斷嘗試和實驗。約 10 年時間過去,Eric 已有相當的根底和經驗,但他並沒有讓自己停下步伐,堅持虛心面對自己的不足。他隱約發現當時自己到達了一個「樽頸位」,想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的做法是否正確,如何可以做得更好。見到著名攝影師 Felix So 的攝影課程招生後,心想正是大好機會向業界前輩討教,於是便作成為了 Felix 的學生。Eric 說 Felix 課堂模式是要迫同學們思考,不會填鴨式授課。認識到一班同學亦可以互相交流,分享不同的新 Idea,即使不是每個意念都具體可行,仍然提供了很多啟發。在未來的 HKPA 攝影課程之中,Eric 亦會參與教學,相比起現有的親子攝影、執相教學等,Eric 認為自己提供了一個相對較冷門的選擇,滿足一些對於專業食物拍攝有興趣,或者對「食」有所執著的朋友。對於一些小本經營的餐廳,學懂自行拍攝食物,亦較聘請專業攝影師更符合成本效益。
這是筆者出外用餐時「相機先食」的不入流作品,請 Eric 用他的專業眼光狠批。Eric 說即使大家未必可以控制餐具、光源,更不可能為了「相機先食」讓廚師重複烹調。但在一些細節部分都可以利用拍攝技巧提升。他教路拍攝前不妨轉動碟子,找尋一個最佳的拍攝角度,令食物的輪廓更為特出,讓觀眾一眼看出餸菜的內容。
![]() |
Eric Ng 11 歲時因學校的新加坡之旅,爭取到人生第一部傻瓜機。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被畢業的一年,獲某大出版社聘為攝影師,展開食譜拍攝生涯。2009 年創立 Imagine Union Limited;多年來為不少影視藝人名廚拍攝烹飪著作,至今參與拍攝超過 100 本,作品散落於各大書店及圖書館。近年多為各大品牌、餐廳及飲食集團提供攝影服務。 2010 年,報讀著名攝影師 Felix So 的商業攝影課程,從此對攝影有另一番體會,重新摸索這「熟悉的陌生人」之面貌。據說 Eric Ng 奉行一種「失憶」的攝影風格,從不記錄燈光 Setting,藉以推動自己每一次都按當需要去打燈佈局。有時還會一「反」正經,尋求變革。 部份曾合作之客戶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