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的骰手機補光燈:Knog Expose Smart 試玩!

手動開燈!支援其他手機及相機
其他 OS 系統手機,甚至相機的用家,如對 Knog Expose Smart 感到興趣,它的手動補光模式都可以幫大家為拍攝補光。手動模式設有 3 級燈光的強度,如用到最細光度,仍是覺得 Knog Expose Smart 的輸出太光,可試試在 Knog Expose Smart 上面貼上磨沙膠紙,可令光源變得比較柔和一點。

機身設開關鍵,可手動開動啟閃燈進行補光(持續光源)
手動模式有三種亮度選擇
在 Knog Expose Smart 貼上磨沙膠紙,可令光源變得比較柔和一點

多種手機閃燈決戰 Knog Expose Smart
為了要真正測試 Knog Expose Smart 的補光表現,筆者找來了多部設有 LED 補光燈、雙 LED 補光燈 及 Xenon 閃光燈的手機,與 Knog Expose Smart 進行比試。

以配備單一 LED 閃燈手機拍攝的效果 (左面耳機由於靠近手機 LED,它的受光程度明顯較右面的耳機好)
以配備雙 LED 閃燈手機拍攝的效果 (手機自動曝光沒有考慮到背景,LED 燈輸出太強,背景變得漆黑)
以配備 Xenon 閃燈手機拍攝的效果(耳機有輕微過曝,由於環境光及閃燈色溫不同,背景變作青色)
以 Knog Expose Smart LED 補光燈拍攝的效果(用家可以自訂輸出及色溫,在控制前景、背景光度以及色溫方面都更靈活;9 顆 LED 的覆蓋範圍較闊,左、右耳機的受光程度差不多)

從以上的圖片可見,以手機內置閃燈拍攝,局限於閃燈的範圍及輸出的強弱,令相片會出現過閃光範圍不均勻、過曝及對焦不準等問題。而Knog Expose Smart LED 補光燈由於可以自行調整距離及位置,光源的分佈更為自然,而且亮度更可以調整,不再像其他手機的內置閃燈般,只局限拍攝一種效果,好好運用的話,可以玩到很多不同的變化。

結論:有要求仲靠內置燈?
近年有不少用家為了令手機拍攝更加方便有趣,都會購買不少法寶,例如把手機主鏡頭變成魚眼鏡的外置鏡頭及自拍神棍,都成為不少用家的必需配件。今次試玩的外置閃燈配件,機身細小攜帶方便,而且補光效果靈活多變,說不定會成為另一款熱賣的手機配件。

產品規格:http://www.dcfever.com/shop/product.php?pid=5582

Knog Expose Smart LED 補光燈售價:HK$398
查詢:2950 0175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3 日前
世上各行各業,用到相機和攝影的行業,不止攝影師和我們這些發燒友這麼簡單。在 DCFever 全新節目《老 Best 開 Chat》中,我們會請來不同行業的朋友...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國產鏡頭品牌 Sirui(思銳)日前發表全新 Astra 系列 1.33x 全片幅自動對焦變形電影鏡頭,主打大光圈和電影級畫面表現。新系列標榜是全球首批將自動... (繼續閱讀)
4 日前
顯影堂首個攝影展《間まMA:Ryuichi by Rensis》,首度完整展出本地攝影師 Rensis Ho(何耀燊)於 1998 年為日本音樂巨匠坂本龍一拍攝的珍貴影像。... (繼續閱讀)
4 日前
隨着 Sony A7V 發佈的日期漸近,傳聞與諜照來得更真實!這次謝飛同都生一同大膽假設新機新規格:堆疊式感光元件原來係唧牙膏新伎倆?內錄Raw影片不... (繼續閱讀)
4 日前
Voigtlander 在今年 2 月 CP+ 期間公佈 APO-LANTHAR 28mm F2 Aspherical VM 廣角鏡頭,當時被品牌稱為史上最強的廣角鏡頭,並針對 M-mount 感光元件... (繼續閱讀)
11 月 14 日
對經常進行野外拍攝的專業攝影師而言,相機雨衣是相當有用的拍攝配件,因為相機和鏡頭擁有防塵防水滴功能也是有其一定限制,最少每個品牌亦不能保證... (繼續閱讀)
11 月 14 日
臨近年尾,又有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入門級電動車推出,它就是主打家庭戶外風的東風 Nammi VIGO。代理只引入 VIGO Pro 版本,繼續貫徹「抵食夾大件」的... (繼續閱讀)
11 月 14 日
踏入年底購物旺季,各大品牌相繼推出新一代旗艦手機。即將成為香港市場首款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Gen 5 晶片的 HONOR Magic 8 Pro,官方正式宣布... (繼續閱讀)
11 月 14 日
諜照傳了多時,DJI 終於發表全新旗艦級運動相機 Osmo Action 6。新機引入在品牌首款全景相機 Osmo 360 內有口皆碑的 1/1.1" 方形感光元件,擁有同級... (繼續閱讀)
11 月 13 日
汽車電動化趨勢延續,但傳統超跑品牌看來明白了汽油引擎有著不能取代的巨大價值,意大利超跑品牌 Lamborghini 再次以一款燃油引擎賽車來引證這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