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相機愈舊愈「好」!窺探 20 年前 MIJ 的 Nikon 機!

文:Stephen

近年多部 Nikon 單反相機接二連三出現問題,而涉事的,大多是在日本以外的廠房生產的,令人有點擔心其他地區廠房的品質監管要求是否不如日本。最近就有網民懷緬過去,在 YouTube 找出一條在 1998 年由一家日本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The Making》,裡面就有長達 15 分鐘的片段講述當年的 Nikon F70 相機是如何在日本廠房生產出來的。

Nikon F70(生產年份:1994 年至 2003 年)
美國版被命名為 N70。

雖然片段只有日文,亦沒有網民為它配上英文字幕,但是相信很多影友單憑片段已經可以估到生產流程。《The Making》當年是介紹在 Nikon 日本宮城縣名取市的仙台廠房生產的 F70 菲林機,由片段內可以看到早在 1994 年發表的 F70,Nikon 已經利用 CAD 電腦輔助繪圖技術來設計機身,令每個部件的尺寸可以更精準。

利用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電腦輔助繪圖技術來設計機身
F70 的主要零件亦有 40 至 50 個之多。
以白色油刻上 Nikon 商標
一堆已塗上 Nikon 商標的金屬機頂正在晾乾。

別以為當年的 F70 只是一部入門機就沒有太多複雜的零件,據片內的 Nikon 人員表示,單單是一部 F70 的零部件就已經有超過 1,000 件,再透過不同的上游工廠及自家的生產線將這些零部件整合!經過整合後,F70 的主要配件亦有 40 至 50 件,而單單是由人手銲接點之數目,亦有超過 200 個,可見一部相機的構造其實是相當複雜的。

人手銲接部分大多交由女工負責。
單單是鏡頭接環的製造工場就已經這麼龐大了。
半成型的 F70 相機正在運輸帶上。

看過接近 20 年前由 Nikon 日本廠房生產相機的片段,會否令大家反而更偏愛 MIJ(Made In Japan)的機身或鏡頭呢?

最重要又怎可少得 QC 品質檢查部分。
 
由日本電視台拍攝的《The Making》 紀錄片。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1 日前
Honda 在電動車市場上的積極不僅僅在中國市場,在日本也非常努力拓展業務。他們與三菱商事合作,將在今年 7 月份成立全新公司 ALTNA。這一合作結合... (繼續閱讀)
1 日前
智能投影機品牌 JMGO 最近將產品線全面改用 Google TV 系統,令使用上更方便。新作 N1S 迷你而輕巧,亦帶 JMGO 主打的三色激光技術,定價為 HK$7,980... (繼續閱讀)
1 日前
Ricoh 在 2022 年尾正式啟動「菲林相機計劃」,其首部以 Pentax 作為品牌的菲林相機終於在今日誕生!全新的 Pentax 17 是幾乎相隔 20 年後(不包括... (繼續閱讀)
2 日前
經過多番延遲,Nikon 終於發佈讓粉絲引頸以待的中階無反相機 Z6 III。新機淨機身售價為 2,500 美元(約 HK$19,527),比先前傳聞所指的 3,000 歐元... (繼續閱讀)
2 日前
Nikon Z6 III 全片幅無反相機正式推出,究竟新機對比同級的 Canon EOS R6 Mark II 和 Sony A7 IV 有多少優勢?會帶起新一輪的轉會潮嗎?DCFever 編...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早前非果粉的肥佬Brian竟有留意WWDC,全因Apple在會上同時介紹Canon的APS-C 片幅EOS R系統的雙鏡鏡頭RF-S 7.8mm F4 STM。到底此鏡以及Apple Vision... (繼續閱讀)
2 日前
大家都在等 Tesla 的新車款,是吧?當他們的入門級電動車還不知道會否推出之際,Elon Musk 在 2024 年股東大會上卻宣佈即將推出三款新車!很興奮?...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Xperia 1 VI 除了設有黑、銀及綠色之外,在台灣與日本市場,更推出了紅色版本,在當地受到熱烈追棒。正當香港用家還在等待紅色 Sony Xperia 1... (繼續閱讀)
2 日前
菲林時代的全手動相機(沒有自動卷片的相機),每拍完一幅照片,必須自行卷片才能拍第二幅。 當沒有卷片而直接繼續拍攝,拍出來的影像便與原先拍攝... (繼續閱讀)
3 日前
Samsung 一直有傳會於 7 月發佈新一代摺疊屏幕手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及 Samsung Galaxy Z Flip 6。近日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的規格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