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轉盤玩轉色彩
在 PEN-F 的機身上,另一個最明顯的改動是在機身前方引入的創意轉盤的操作方式。在創意轉盤上,你可以快速控制改變相片色彩和增強相片藝術感的四大功能,分別是:(1)ART(藝術濾鏡)、(2)CRT(色彩創作工具)、(3)COLOR,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及(4)MONO,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
前兩者,ART 及 CRT 相信各位 Olympus 紛絲早就已經見慣見熟,它們分別是代表 Art Filter(藝術濾鏡)/Art Effect(藝術效果)系統,與及在 OM-D E-M1 時代始出現的色彩創作工具功能;至於後兩者的 COLOR 及 MONO 則為 PEN-F 全新引入的彩色和單色參數控制系統,為用家提供可以模擬傳統菲林色彩的調校效果。
![]() |
創意轉盤將現時 Olympus 所有「玩色」的工具歸納在一起。 |
![]() |
PEN-F 的 Art Filter 和 Art Effect 設定介面亦重新編寫,提供即時預覽之餘,亦可以在單一版面上一次過調校合適的效果。 |
![]() |
機背新加入的控制推桿可以用來調校相片不同的 Tone Curve,在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及 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時最為常用。 |
(1)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
在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模式時,用家可以調校單色相片的不同色調(如正常的黑白、又或者是偏藍或帶懷舊感覺的單色效果)、使用不同的彩濾鏡效果、高光及暗位控制(連中間色調調校)、可以為相片四角加入白色或黑色邊暈的陰影效果,與及可以改變影像粗糙感的菲林顆粒效果。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的設定方式盡量模仿傳統攝影師玩黑白相時會調校的參數方式而設,用家亦可以實時方式在 EVF 或 LCD 上得到預覽效果。而在 PEN-F 身上,Olympus 亦為此而加入 Monotone Profile(單色配置檔)的「罐頭式」設定,其中的 Monotone
Profile 2 帶有粗微粒和高對比度單色調子,官方將它稱為「經典黑白菲林效果」;而 Monotone Profile 3 就是可以模擬紅外線黑白菲林效果的「罐頭設定」。如果用家嫌「罐頭設定」不夠好的話,大可以微調 Monotone Profile 2 和 Monotone Profile 3 的參數,又或者乾脆利用 Monotone Profile 1 的位置自行創建屬於個人化的黑白相片
Tone Curve。
![]() |
![]() |
由 PEN-F 起,以往的高光及暗位控制 Tone Curve 調校,可以一併處理 Mid Tone 中間色調,玩法更似在 PhotoShop「拉 Curve」一樣。 | 菲林顆粒效果內提供 4 個設定,只可以在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模式時才可以調校。 |
![]() |
![]() |
陰影效果(Shading Effect)可以調校不同種類和強度的邊暈,由 -5 至 +5 方式設定。 |
試玩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單色配置控制) |
![]() 預設 Monotone Profile 1(單色配置檔 1)的拍攝效果 |
![]() 預設 Monotone Profile 2(單色配置檔 2)的拍攝效果:模擬粗微粒、高對比度黑白菲林 |
![]() 預設 Monotone Profile 3(單色配置檔 3)的拍攝效果:模擬紅外線黑白菲林 |
(2)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
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模式可說是 Olympus 原有的色彩創作工具之變奏,而且調校色彩的彈性和所涉及的參數都比較大和多。在 PEN-F 的 Color Profile Control
模式內,系統會提供一個主色盤,用家可以獨立調校色盤內的指定 12 隻顏色,而每隻顏色又可以各自微調色彩飽和度(由 -5 至 +5 之間調整,合共 11 級),用家可以根據不同的拍攝場合而設定不同的 Color Profile,並儲存在相機內。除了「校色」這一部分外,Color Profile Control 跟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一樣,可以針對高光及暗位控制(連中間色調調校)的 Tone Curve 調校,故你想好似在 PhotoShop「拉 Curve」一樣玩「正 S」來提高對比度、「反 S」來將相片變得灰沉,甚至將 Tone Curve「向上拉」來加光中間色調(Midtone)亦得!
跟 Monotone Profile Control 一樣,Olympus 亦在 PEN-F 上預留了 3 個儲存 Color Profile 設定的位置供用家選用。其中的 Color Profile 2(彩色配置檔 2)和 Color Profile 3(彩色配置檔 3)為官方的「罐頭設定」,Color Profile 2 可以提供鮮艷和深色調的色彩感覺,對比度稍高;至於 Color Profile 3 可以提供豐富的色彩和超高飽和度,對比度較 Color Profile 2 高一點,而兩個 Color Profile「罐頭設定」都是用來模擬幻燈片的拍攝效果的。
![]() |
![]() |
在 Color Profile Control 內,色盤上的 12 種顏色都可以獨立調校。 | 今次高光及暗位部分更可以調校中間色調,「玩 Curve」就自然更多花款。 |
![]() |
![]() |
預設 Color Profile 1(彩色配置檔 1)的色彩及 Tone Curve 調校方式。 | |
![]() |
![]() |
預設 Color Profile 2(彩色配置檔 2)的色彩及 Tone Curve 調校方式。 | |
![]() |
![]() |
預設 Color Profile 3(彩色配置檔 3)的色彩及 Tone Curve 調校方式。 |
試玩 Color Profile Control(彩色配置控制) |
![]() 預設 Color Profile 1(彩色配置檔 1)的拍攝效果 |
![]() 預設 Color Profile 2(彩色配置檔 2)的拍攝效果:模擬幻燈片,提供鮮艷和深色調的色彩感覺 |
![]() 預設 Color Profile 3(彩色配置檔 3)的拍攝效果:模擬幻燈片,豐富的色彩和超高飽和度 |
靜音模式連拍喪谷 20fps!
在一般機械快門模式下,PEN-F 的最高 10fps 連環快拍速度已經非常不俗,不過 Olympus 今次在 PEN-F 的靜音拍攝模式下額外加入一個名為「H+」的超高速連拍模式,讓 PEN-F 可以 2,000 萬像素作 20fps
超高速連拍,捕捉千鈞一發的時刻。不過,由於在靜音模式下,相機會改用電子快門拍攝,當拍攝移動中的主體時,影像會出現 Jello Effect 果凍效應問題,而 PEN-F 在 H+ 時的快門調校範圍為 1/16000 秒至 1/25 秒之間。
使用 20fps 的「H+」超高速連拍最大問題是會出現 Jello Effect,使高速移動的主題出現變形,解決方法是改用傳統最高 1/8000s 的機械快門,惟 PEN-F 的最高連拍速度會下降至 10fps。另一方面,PEN-F 內置的 Buffer 數目亦較以往的 Olympus 相機的多,如以 10fps 拍攝 JPEG 影像,PEN-F 可一口氣拍 250 張,反之 E-M5 II 及 E-M1 只可分別拍 19 張及 95 張。
![]() |
|
ISO 500、f/2.8、1/1600s、焦距:95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H+ 模式 | |
![]() |
|
ISO 3200、f/2.8、1/16000s、焦距:95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H+ 模式 | |
![]() |
|
「H+」超高速連拍只支援靜音拍攝,與及使用電子快門。 |
樣本照片
更多 Olympus PEN-F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232
Olympus PEN-F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166
總結:
以往不少人覺得 OM-D 系列主宰高階市場,而 PEN 機則負責中下游市場,大家各司其職。不過隨著 OM-D 系列愈來愈受歡迎,產品線由 E-M5 年代的一部,變成現時的 3 部之外,就連 PEN 機的定位亦產生微妙的變化。
據筆者向 Olympus 了解,全新的 PEN-F 在「血脈上」有別以往的 PEN 家族,甚至是被大家認為是上一代的 PEN E-P5!而在定位上更是有別過往的產品,甚至是其他 OM-D 系列相機,不然新機可乾脆直接稱為 PEN E-P6(或 PEN E-P7)吧!改叫 PEN-F,除了向舊有的半格菲林相機 PEN F 致敬外,筆者覺得「洗底」成份佔大多數,為 PEN 機往後的發展作出新的調整。
定價方面,今次 PEN-F 近 $13K 連鏡相信教不少 OM 粉絲跌了眼鏡,儘管 PEN-F 不少新功能都超越 E-M1 及 E-M5 II,就連感光元件亦換了新的,不過逾萬定價卻換來不設防滴防塵機身有點說不通吧。始終頂級功能要配頂級且可靠的機身才算匹配。
建議售價:HK$12,990(連 17mm f/1.8 鏡頭)
查詢:2376 2150(Olympus)
第 1 頁:介紹、樣本相片及 EVF 尺寸比較 | 第 2 頁:2,000 萬像素 PEN-F 對戰 1,600 萬像素 E-M5 II |
第 3 頁:全新「菲林模式」玩法、更多樣本相片及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