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在雲山霧海間尋找香港美景:風景攝影達人 Jeffrey Poon 專訪

文:熾(相片由 Jeffrey Poon 提供)

又到春天雲霧縈繞的季節,以為能見度低就影不到靚的風景相?Jeffrey Poon 分享的一幅幅懾人的香港本地雲海、霧景相片會令你眼前一亮,甚至想一起追雲逐霧拍下這些本土美景。「在適當的時節拍攝適合的題材,可以相得益彰,風景攝影就是耐性、經驗、事前準備都必不可少」Jeffrey 簡單總結他十多年的拍攝經驗「香港本來就有很多靚景,肯俾心機去探索,一定可以搵到香港不同的美麗面貌。」

今年二月拍攝的汀九橋雲海景色
利用天涯鏡的便利,可以獲得更多不同的取景構圖
同日另一個處青馬大橋的霧景
Jeffrey 認為拍攝風景,機動性也很重要,要因應題材、需要來決定裝備和作準備

 

由工作需要到愛上風景攝影
Jeffrey 由 2000 年開始因為工作需要而接觸攝影,當年仍是用菲林機,由光圈、快門、ISO 基礎學起,生態、人像甚麼題材都影。一次美國西部之旅,讓他發現了風景拍攝之美,亦從此愛上了風景攝影。Jeffrey 自細已經有行山的習慣,愛上攝影之後行山就多了一個目的,就是「影靚相」。「透過鏡頭看的風景可以好唔同,係另一個視角。」Jeffrey 話:「連行山的動力同目標都更大」,於是這十幾年間就走遍了香港各個「高山低谷」。

由青欣山拍攝的霧海,一早已經構思好取景,等待適當時機就出發拍攝
由山頂拍攝的中環雲海、霧景

 

留意天氣變化、把握拍攝時機
要拍攝漂亮的雲海霧景,並不是「撞手神」就得,經驗和事前的準備好重要。最基本是要留意天氣變化,「天時」相當緊要,「太大風會吹走雲霧,睇天氣預報留意到氣溫回暖、有潮濕性海洋氣流逼近,就是拍攝的好時機。」Jeffrey 又教路:「風速、濕度、雲層高度都好重要,多雲就適合影山、多霧就適合影海。」「地利」就是拍攝之前已經預計好想要拍攝的地點,以早前二月的一輯青馬大橋相為例,事先就已經預備好在青欣山的構圖最適合,到雲霧快來臨時立即出發,先至可以「影得靚相歸」。

 

善用手上器材
至於拍攝方面有無甚麼訣竅?Jeffrey 就話:「要視乎題材而定,但基本的道理不變。例如影雲霧以白色為主,相機測光容易 Under,要將曝光補償提升 0.7 至 1 EV。」日間較常用 A Mode、夜晚則用 M Mode。Jeffrey 話有段時間一機兩鏡出動就夠,一支 ultra-wide、一支大變焦,「而家天涯鏡好多質素都已經好好,加上影風景經常要收光圈,畫質通常都唔係問題,影風景機動性也很重要。」如果大部分時間固定在某個地點拍攝的話,Jeffrey 就會用腳架,如果要在多個地方取景的話,特別是影日景,就手持拍攝。「但近年影 time-lapse、星軌同航拍等等題材,所以帶的器材也愈來愈多,經常要兩機、三機出動。」不過 Jeffrey 也強調:「無論機、鏡多寡,最緊要是善用手上器材,用得多不如用得好。」

經驗和應變力也不可少,要決定何種情況該撤退、何時仍可拍攝到漂亮的積雲,在馬草壟拍攝的風暴前夕
飛鵝山日落,雲山霧海加上日落,時機稍縱即逝,所以一早就要準備好

 

技術、經驗、應變力,由累積到改進
Jeffrey 話影風景好似好簡單,特別現時人手一機、好像個個人都會影,但其實技術、經驗和應變能力都需要時間去累積,要多去影、多學習才可提升。Jeffrey 就試過一次帶班去馬草壟拍攝,原本風和日麗的天氣,結果落車行到景點的短短路程就變天。不少拍攝人士都立即打道回府,他就看出風暴還有一段時間才到,而且這時可以影到最靚的雲海和風景,結果學生們都影到靚相、滿載而歸。「影風景除了耐性,應變能力也很重要,要為下一刻的變化做準備,亦要應付天氣不似預期的情況。」Jeffrey 就話,這些都是在出發拍攝之前就要想好、準備好。

畢架山遠眺九龍半島、港島的都市夜景,加上雲霧閃電,是 Jeffrey 最喜歡的拍攝地點之一
由大石磨拍攝的日落,用山川前景襯托繁華都市燈光

 

肯去找尋、香港四季皆美
「只要影啱題材,其實香港四季都好靚。」Jeffrey 自己就總結經驗:「春天適合影雲霧、夏天影星空、銀河、秋天日落就最靚,冬天就適合城市景觀。不同的季節都有利拍攝不同的題材,不過最緊要都係事前有計劃、有準備。」Jeffrey 最難忘的一次是拍攝維港的閃電,已經準備多時,見到雷雨帶由珠江口出現、由西向東移,就立即出發到尖沙咀準備,結果如願以嘗,拍攝到這張想影多年的景像。

Jeffrey 最滿意的作品之一,最難忘是準備多時,終於如願拍攝得到
不同季節拍攝不同題材就相得益彰,夏日拍攝星空銀河就最適合
由老虎頭拍攝的郊野全景

 

愛攝影不忘愛環境
雖然已經影了十六年風景,但 Jeffrey 依然樂此不疲,現時依然每個星期至少出動一兩次拍攝。「最喜歡的地點有兩個,一個是畢架山,可以影到整個香港,包括港島同九龍半島;另一個地點是雞公嶺,可以飽覽新界區,南生圍、深圳和後海灣都盡收眼底。」十幾年來發掘了不少以前無人留意的拍攝地點,不過現時都已經成為「熱點」。Jeffrey 就提醒大家拍攝時要注意安全,「不要人去影自己又去,一些危險的取景容易造成意外。另一樣就係帶幾多去就帶幾多走,不要遺留下垃圾。既然想拍攝美麗的風景,我地都要盡義務保持環境漂亮、整潔,愛惜香港的自然生態。

 

Jeffrey 拍攝的 4K 版香港雲海,記錄了由 2014 至 2015 年拍攝的雲海美景

Jeffrey Poon

自 2000 年開始接觸攝影,15 年數碼及菲林攝影經驗,以拍攝香港及世界各地風景照片為主。曾多次與雜誌及出版社合作,並多次於公開攝影比賽奪得獎項。近年積極在香港發掘鮮為人知而獨得的拍攝位置,為推動香港風景攝影而努力進行拍攝和相片編輯。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近年蚊型 Sensor 便攝數碼相機突然炒熱,不少二手中古機仔有價有市,而社交媒體的帶動也令不少廠方覺得有機可乘,自然想重新投入市場。Canon 最新發...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Ferrari 正式發表全新旗艦超跑 849 Testarossa,這款車向經典致敬,並以 V8 中置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回歸。新車綜效馬力高達 1050cv,性能直逼 SF90...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Nikon 自 2024 年收購 RED 後,終於推出 Z Cinema 系列首款力作——Nikon ZR 入門級電影機!僅售港幣 17,000 多元,搭載 24.5MP 全片幅感光元件、6...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以港幣2萬多就可入手入門電影機?全新 Canon EOS C50 來勢洶洶,直接挑戰 Sony FX3!謝飛和Edmond 將實試 Canon EOS C50 的表現,探討其 32MP 全片...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Nikon 宣布推出 ZR 相機,這是 Z CINEMA 系列的首款產品,由 Nikon 子公司 RED Digital Cinema 參與開發。ZR 定位為輕便型電影相機Nikon ZR 這款相...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終於發表 OM System 第二支白色長砲 M.Zuiko Digital ED 50-200mm F2.8 IS PRO 專業級超遠攝變焦鏡頭,擁有 100-400mm...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在 Canon Cinema EOS C50 登場的同時,RF 85mm F1.4L VCM「混合型鏡頭」亦正式現身,與現有的 RF 20mm F1.4L VCM、RF 24mm F1.4L VCM、RF 35mm F1....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Canon 於較早前預告下,今天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宣布推出 EOS C50 電影相機,這是該公司 Cinema EOS 系列的最新成員。EOS C50 採用 3,200 萬像素,全...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隨著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的公佈,Apple 官方網頁已將多款 iPhone 機型下架,僅餘 iPhone 16 與 iPhone 1...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Apple 雖然公佈了最薄的 iPhone Air ,但並未動搖最強 Pro 系列手機的地位。這一代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的拍攝質素達到史上最高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