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mic:「集 Canon 尖端科技於一身」- EOS 5D Mark IV 搶先實測

文、攝:mic

一如傳聞中的日子,Canon 今日終於發表了新一代的 EOS 5D Mark IV,而講到注目度,新機甚至比起年初發表的旗艦 1D X Mark II 要更高。趕在 Photokina 開幕之前,如無意外 EOS 5D Mark IV 於 9 月中便會正式開售,新機淨機身定價算是頗進取的 HK$25,480,而套裝連 EF 24-70 f/4L IS USM 的定價則為 HK$31,480,至於新鏡套裝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就預計要於 10 月才開售,定價 HK$32,680。

除了機身型號位置上的不同,5D Mark IV 第一眼看上可能跟 5D Mark III 有 9 成相似,不過上手感覺卻是不同,特別是機頂位置,新機便少了過去多代的冰冷金屬感,取而代之是工程塑膠,原因當然不是為節省成本,而是 5D Mark IV 跟 6D 一樣,內置了 GPS 定位功能。類似於頂級的 1D X Mark II,今次 5D Mark IV 亦引入了 Touch Sceen 操控,不同 1DX Mark II 的是,新機並不只限於 Live View 下進行 Touch AF 及 Touch Shutter,而是支援 Menu 控制,重播指撥過相及雙指放大等操作,某程度可說靈活性更高。以跟上代相似的按鈕佈局,筆者其實不需要重新適應,已即時可以上手,為了加強對焦模式切換的便利性,5D Mark IV 較為不同是於 Joystick 下方新增了撥桿控制,而有關人員表示,由於新的 USB 3.0 接口於機側佔了更多空間,快門線端子就「被迫」移至機前下方。

跟上兩代不同,型號中的 "Mark IV" 今次移至 "5D" 下方。
因為內置 GPS 及 Wi-Fi 模組,相機的機頂今次改為工程塑膠製造。
新機手感跟 5D Mark III 分別不大。
拍攝模式轉盤及開關。
機頂設有 LCD 資訊顯示。
按鈕佈局跟上代分別不大。
Joystick 下方新增了撥桿控制,以便可以更快進行對焦模式切換。
菜單、重播等按鈕位於機身另一側。
使用 SD 及 CF 作儲存。
改用更快的 USB 3.0 介面。
快門線端子改至機身前方。

過去 5D 的技術,不少都是從頂級的 1D 系列下放,走至第 4 代,當然今次亦不例外。5D Mark IV 今次便如 1D X Mark II 般,改用了新一代的 61 點對焦系統,除了當中有 41 點為高敏感的十字感應,更重要的是所有 61 點對焦點都可對應 f/8.0 感應(21 點十字),經常需要以長鏡配合增距鏡拍攝的用家,應該就會相當受落。另一方面,新鏡的暗黑對焦能力亦是有一定提高,由 -2EV 加強至跟 1D X Mark II 看齊的 -3EV 感應(Live View 模式下更為超越 1D X Mark II -3EV 的 -4EV),而配合新 Kit 鏡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於室內的初步試玩中,單就 AF 反應而言,坦白說筆者已難以感到明顯的分別。

改用與 1D X Mark II 相同的 61 點對焦系統。
對焦點可供自訂選擇。 提供 7 種對焦模式。
即使配合增距鏡下光圈降至 f/8,相機的 61 點對焦依然可以運作(21 點十字)。

當年由 5D Mark II 換代到 5D Mark III,最明顯的提升除了 AF 系統,另一重點要算是連拍速度一下子由 3.9fps 升至 6fps。相對之下,今次的 5D Mark IV 最高「只有」7fps(Servo AF Live View 模式為 4.3fps),提升要算是溫和得多。要比較連拍「爽度」,將 5D Mark IV1D X Mark II 比當然是有點不切實際,但平心而論,相機的快門時滯及遮黑時間已近頂級水平,考慮到減震,相機並由 5DS / 5DS R 引入了 MVCS(Mirror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反光鏡震動控制系統,減少震動對畫質的影響。

 
7fps 高速連拍

今次 5D Mark IV 於像素上走的可謂是中庸之道,一方面比起 5D Mark III 有一定提升,另一方面又未觸及 5DS / 5DS R 5060 萬超高像素的位置。相機用上一片全新的 3040 萬像全片幅 CMOS,配以 DIGIC 6+ 影像處理器,一般感光為 ISO 100-32000,擴展下則可提供 ISO 50 及最高 ISO 102400 感光,記者會中展出的雖為工程樣本,不過初試下仍可看出相機不俗的畫質實力,低感光配合 3 千萬解像細緻不在話下,高感光即使推至 ISO 6400,仍有頗高的可用性。

ISO 160、f/5.6、1/20s [ Ori ]

下一頁為 Dual Pixel Raw 介紹、感光度測試及實拍相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近年不少國產品牌在配件上為數碼相機注入復古元素,而 Ulanzi 今次可謂玩得更「實在」,最新推出的 VF01 腰平觀景器,讓無反與輕便相機重拾昔日腰平...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關於 Suzuki Jimny 的話題好像沒有完結的一日,日本改裝廠不斷為它設計新的改裝套件,這次由日本改裝品牌 Garage Ill 推出了的這一套名為「CH:AMP」...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Apple 近日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擴展至包括繁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系統,讓港澳及台灣用戶能全面體驗這套深度整合於 iPhone、iPad 及 Mac ...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Samsung 一直傳聞將推出三摺屏幕手機,近日這款名為 Galaxy Z TriFold 的新機終於曝光,網路上流出的實機影片與照片引發高度關注。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德國攝影師 Dennis Schmelz 憑藉作品《The Lone Horseman》,從全球 114 個國家、超過 2,000 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 2025 年 Siena Drone Awa...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Tascam 與 Nikon 合作開發的 CA-XLR2d-N 麥克風轉接器已正式開放預購,此為 Nikon ZR 相機專用型號。預購價格為 599 美元(折合約HK$ 4,680 元),...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智能手機的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手機攝影已成為年輕人展現生活品味的必需品。日系風格對年輕一代來說,更是備受追捧的熱門風格。好像 Sony 最新推出...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iPhone 17 Pro 推出至今約僅一個月,但預計將於明年 9 月發表的 iPhone 18 Pro 消息已經曝光,據傳其設計將比今年款式更為出色。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產鏡頭品牌屢有驚喜,由以往早期主打平價入門產品,到近年急起直追在規格上直逼原廠,已經成為一鼓新勢力,而不得不提當中已屬頂流的 Viltrox...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有些人愛相機,是因為它的規格性能,不過亦有些影友,鍾情相機卻是因為那種「歲月的味道」!在眾多經典機款之中,那些機身邊角被磨到泛光、露出底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