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mic:「有跟原廠一戰的實力」- Tamron 70-200mm f/2.8 VC 二代目速試

文、攝:mic

繼標準變焦之後,70-200mm 可能就是另一支最常用的鏡頭,對於此類長鏡,現時主流又分為恆定 f/2.8 及 恆定 f/4 光圈,而後者當然價錢上較經濟的同時,重量上亦會較輕。可能有用家即時會說,近年數碼相機高感光表現已大幅提高,實在沒有必要買大一級光圈的 70-200mm f/2.8 鏡頭,以上講法當然沒錯,不過對於專業用家來說,光圈大一級就是一級,有時候就是 f/2.8 與 f/4 的不同,做成了清晰或模糊的分別。

各品牌於開發 70-200mm f/2.8 規格的鏡頭積極一直不減,以獨立鏡廠 Tamron 為例,近期便推出了今次送測的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鏡頭強調各方面都有明顯的改進,實行於質素以及性能上,挑戰長久以來原廠的領導地位。

ISO 100、f/2.8、1/1250s

全開 f/2.8 下可見鏡頭解像已有相當水準,貓毛等細節都可清晰的還原。

70-200mm f/2.8 鏡頭對於鏡廠來說,或多或少有一定省招牌作用,各廠都不約而同將自己最「耍家」的技術用於此類鏡頭,例如 Nikon 新一代的「小黑七」AF-S NIKKOR 70-200mm f/2.8E FL ED VR,就採用了多達 6 片 ED 鏡、1 片氟鏡片及 1 片高折射率(HRI)共 8 片特殊鏡片。其實早於 2012 年,Tamron 已推出了內置 VC 防震的初代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鏡頭當時主打性價比,但質素上仍未足以挑戰同級原廠。時移世易,Tamron 於鏡頭開發的能力以至技術上近年已明顯提高,特別自 New SP 系列發表之後,廠方甚至就推出了 SP 15-30mm f/2.8 VC 等原廠規格亦沒有的鏡頭。不同於上一代,今次新版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已不是一味強調性價比,而是鏡頭有各方面都有跟原廠一戰的實力,對於沒有原廠情意結的用家來說,新鏡應該會有一定的吸引力。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作為一支定位專業的鏡頭,鏡身有一定份量可說是預期之內,比較起同級如 Nikon 的「小黑七」或 Canon「小白兔」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Tamron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重量可說是相差無幾(Canon 與 Nikon 接環版分別為 1,500g 及 1,485g),今次配合拍攝的 Nikon D610 可能比較輕巧,拍攝時就難免有點頭重尾輕的感覺。

先不說光學,新一代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於鏡身設計上亦下了一定功夫,除了外形上有所更新,另外鏡筒亦採用了防塵防水滴設計,配合一如同級的內變焦及內對焦方式,設計上已予人一定的信心。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變焦環置於鏡身前端,而對焦環則在較後位置,對慣用 Canon 的筆者來說,剛好相反的操作編排就需要一時間適應,但值得一讚是,鏡頭引入了自家新版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的腳架座設計,除了 3/8" 螺絲孔亦可如快拆板般對應 Arca-Swiss 標準的雲台,免去上腳架前要先裝好快拆板的不便。

鏡身採用了防麈防水滴設計。

腳架座除了 3/8" 螺絲孔亦可如快拆板般直接對應 Arca-Swiss 標準的雲台。

ISO 320、f/2.8、1/40s

利用 f/2.8 的大光圈加上 200mm 焦距,鏡頭可輕易的做出淺景深,唯一是全開光圈之下,鏡頭似乎有一定的四角失光情況出現。

即使配合定位不高的 D610 試拍,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對焦反應亦沒有令人失望,就算光線及反差稍為不足的地方,亦甚少出現前後搜尋焦點的情況。不過講到最大的感覺,還是當筆者將眼貼近觀景器半按 AF 取景拍攝時,發現遠攝下畫面相當「黏」,反映鏡頭的 VC 防震性能有一定加強(廠方數據為 5 級)。鏡頭的防震提供了 3 種模式,包括 Mode1 標準模式、Mode 2 Pan 鏡模式及 Mode 3 拍攝時才開啟的防震模式,以實拍中一張遠低於安全速度的 1/30s 快門拍攝為例,放大 100% 細看畫面依然相當「實淨」,以表現而言,防震性能絕不在一眾原廠之下。

防震分別設有 3 種模式。
VC 防震模組結構。

ISO 200、f/2.8、1/30s

雖然未有試盡鏡頭 5 級 VC 防震的極限,但以 1/30s 於 200mm 一端手持拍攝仍可拍出穩定的影像,依然反映出鏡頭的防震有一定實力。

下一頁為色差、散景、近攝及更多實拍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7 小時前
Apple 即將推出 19 項全新輔助功能,這些創新設計將全面涵蓋 iPhone、Mac、Apple Watch 及 Vision Pro 等裝置,為不同需求的用戶帶來更便利的使用體...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HONOR 即將於 5 月 21 日正式發表全新 HONOR 400 系列手機,而香港更成為全球首發地區之一。為慶祝這個重要時刻,HONOR 香港特別推出早鳥優惠活動...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市面上眾多洗地機,定價不高的 Hizero F300 有着當相輕巧的設計,而且勝在純粹又簡單易用。到底這款無線仿生洗地機如何一機解決掃地、拖地和乾地?...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Sony 最新旗艦機 Sony Xperia 1 VII 即將於 5 月 23 日在香港上市,雖然 Sony 已提前向海外媒體提供測試機以製造首波評測聲勢,但部分測試結果卻顯...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Panasonic 終於推出兩款全片幅 L-mount 無反相機 Lumix S1II 與 S1IIE,主打攝影與攝錄混合應用。兩機皆配備混合式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支援實時...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怠速熄火(Start/Stop)技術雖然被視為節省燃油的其中一種解決方法,亦在全球汽車市場廣泛應用,不過亦成為許多車主最討厭的功能之一,讓這功能長期... (繼續閱讀)
1 日前
Panasonic 在今日發表 Lumix S1II 和 S1IIE 全片幅無反的同時,一併推出 Lumix S 24-60mm F2.8 鏡頭,旨在填補現有 Lumix S Pro 24-70mm F2.8 和 L... (繼續閱讀)
1 日前
DJI 今日正式發表 Mavic 系列新一代旗艦航拍機—— Mavic 4 Pro。相較前代 Mavic 3 Pro,今次升級可謂由內至外皆有明顯變化,不單換上全新的三攝模... (繼續閱讀)
1 日前
細個睇《Toy Story》,正場未上先被 Pixar 的片頭「燈仔」動畫所吸引,不經不覺原來這盞燈已經跳了 41 年,最近 LEGO Ideas 向它致敬,推出型號 21...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日本耳機品牌 AVIOT 近期推出的 TE-U1 藍牙耳機引發市場關注,這款定價僅 HK$399 的產品不僅獲得日本 VGP Awards 2025 金賞認證,更在同價位產品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