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3000mm 測試】Nikon P1000「月夜」越強

文、攝:Stephen

明日就是中秋人月兩團圓的日子,想必吸引部分影友透過相機記錄滿月下的月夜。不過想將月亮拍得大大的,不一定要用上昂貴的天文望遠鏡或大口徑可換式定焦大炮鏡頭,系統體積上相對小巧的類單反式高倍變焦相機一樣可以做得到!今次小編就為大家介紹 Nikon 早已靠上一代 Coolpix P900 拍攝月球、甚至是國際太空站而享負盛名的全新設計後繼機 P1000,雖則在送交測試期間難以遇上滿月及好天氣,但是其 3000mm 相對焦距稱得上是地表最強的同級鳥攝工具。

操控較上代改善,但仍要提防「系統前傾」問題
雖然細 Sensor 相機市場日漸萎縮,就連過往曾經一度吃香的 Pocket Size 相機已經乏人問津,但是偏偏有類細 Sensor 相機就如 "Rock and Roll" 一樣幾近是 "Never Die" 的,小編要說的是配上大口徑長炮而締造而成的超高倍數遠攝相機。3 年多前 Nikon 發表斤兩十足的 Coolpix P900,899g 淨機身重量配合 83X 變焦、24-2000mm 相對焦距的鏡頭已經無人能及,初初要手握份量大了近 50%(按:重 1,415g)的全新 Coolpix P1000 的確有點不習慣。除了機體稍大,不能像可換鏡頭相機將機身和鏡頭分開儲存來節省收納空間外,當鏡頭變焦後,系統會出現明顯重心前移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早在 P900 年代已經有,但是今次換上口徑更大,兼擁有 125X 變焦、24-3000mm 相對焦距的鏡頭就更為明顯。

在機身設計上,P1000 已較 P900 覆蓋更多的蒙皮,令手持感覺更舒適和「吮手」,而長長的鏡筒表層亦用上霧面處理和設有獨有的坑度方便用家緊握鏡筒,不過小編覺得其實可以在鏡筒部分地方加入防滑像膠來提升取景時的穩定性。未知是否 Nikon 已經覺得現時 P1000 的體積已經有點大,今次 P1000 的三腳架孔依然只有傳統靠近機身那邊的一個,並沒有針對 P1000 在變焦後,因重心分佈改變而額外在鏡筒底部多設一個三腳架孔。要知道不少大口徑長焦距交換式鏡頭都會將額外的三腳架孔設於腳架環上,目的是要提升相機在接上三腳架時的穩定性,避免畫面出現嚴重的晃動,可是 P1000 身繫的已是一支物理焦距為 4.3-539mm f/2.8-8 超遠攝鏡頭,視角已經極為狹窄,若然將屬支點的三腳架孔設置在機身上,當在超遠攝而又需要動用三腳架的時候,鏡筒擺動時的幅度自然較大。

▲Nikon P1000「斤兩十足」,旁邊即使放下內置全片幅感光元件的 Nikon Z7 無反相機連同 Nikon NIKKOR Z 24-70mm f/4 S,亦可感受到 P1000 的氣勢逼人。
▲鏡頭處於 24mm 相對焦距時會輕微凸出。
▲變焦至 3000mm 望遠端後,鏡筒長度足足讓機身厚度增加近一倍。
▲設有多角度顯示屏,可惜未用上觸控面版。
▲三腳架孔設於機身底部,而周遭亦有防滑膠墊。可惜 P1000 變焦後,重心會向前傾,設於機身底部的腳架孔在超遠攝時就變得不好用,畫面的晃動更大。
▲使用 EN-EL20a 鋰離子充電池,可拍攝 250 張相片(CIPA 標準)。
▲P1000 機頂追加上代 P900 沒有的熱靴插座,而熱靴插座前方設有小小的立體聲收音咪。

鏡頭質素優越,反覺 Sensor 能力追不上
P1000 今次索價逾九千港元,很大部分都歸功於「人無我有」的 125X 光學變焦的 24-3000mm 鏡頭。對比一般輕巧高倍數變焦的便攝相機,它們的鏡頭在遠攝端很難有優異的光學質素,有時極其量只是覺得比用上數碼變焦功能好一點而已。今次 P1000 變焦範圍有增無減,特別要改善長焦拍攝時的色散問題,Nikon 就為新機的鏡頭用上 5 片 ED 低色散鏡片及 1 片 Super ED 超低色散鏡片,小編實拍發現 P1000 的光學質素優越,即使在高倍望遠下,鏡頭仍有相當高的描繪力,只是礙於要主打高倍變焦而用上 1/2.3" 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令影像質素的樽頸反而出現在感光元件身上,反而覺得有點浪費這支鏡頭。

若保留這支鏡頭用在影像潛力更高的 1" 感光元件可以嗎?那「新機」的焦距隨時可變成 12-1500mm,對很多人來說亦是一樣有「睇頭」,不過這樣就會變成 Nikon DL 系列(按:會是 DL12-1500 嗎?),在變焦倍率稍低的 DL24-500 已被判了「死刑」,似乎在 Nikon 眼中這支優秀長炮或許襯上小型感光元件才是最合適。

▲鏡頭用上 77mm 濾鏡,媲美傳統 f/2.8 大三元變焦鏡頭。
▲鏡筒上亦設有另一個變焦桿,它的變焦速度稍慢,而旁邊就設有「快速返回變焦」按鈕,可以臨時將鏡頭 Zoom Out,以便用家在超遠攝的狹窄焦距下尋找主體。
▲機側設有獨立的收音咪插孔。
▲機頂設有 236 萬像素電子觀景器,細緻度較上代 P900 的 92 萬像素高了不少。
▲機背近拇指可以觸及的位置設有 AF/MF 對焦選擇撥桿,方便靈活。
▲相機由泰國製造

照顧到進階和入門用家的需要
操控方面,雖則 P1000 的機身龐大,但是在設定則是同樣照顧到進階和入門用家的需要。若作為入門用家,場景模式已有大量「罐頭」選擇之餘,亦可以根據拍攝需要而進行微調,例如會額外提供 NR 像素合併的選項,又或者是針對縮時影片的種類而提供便捷的拍攝建議。作為進階用家,P1000 今次在機頂上補回熱靴插座,補光拍攝就不再局限於小小的機頂燈,而在手動對焦時亦可以提供合共 6 種強弱的峰值對焦設定和專門的雀鳥及月亮拍攝模式。

至於可以改善的地方方面,P1000 的多角度顯示屏並不提供觸控屏幕設計,選擇對焦點要靠十字方向鍵,論速度和位置選擇不及觸控系統般順手。另外連拍速度雖最高有 7fps,可惜只有 7 張最高拍攝數量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如遇上珍貴一刻的畫面時,將會發現拍攝的樽頸會落在緩衝記憶體身上。

▲機頂設有後轉盤,而開關按鈕及 Fn 按鈕佈局亦算就手和合理。
▲模式轉盤保留上代 P900 設有的專門鳥攝及月亮拍攝模式。
▲手柄蒙皮面積較 P900 更大,更加「吮手」。
▲由於鏡筒體積實在太大,對焦輔助燈亦要被逼設置在手柄上。
▲內置閃光燈彈出的高度更高,而彈出後的位置近貼近鏡筒前端。

 

樣本照片

▲ISO 320、f/5.6、1/320s、相對焦距:1500mm
鏡頭有相當高的銳利度,可是因用上 1/2.3" 感光元件的關係,即使感光度只為 ISO 320,面對顏色和反差稍低的雀鳥,將畫面以 100% 觀看時會有少許油畫般的感覺。
▲ISO 360、f/5.6、1/500s、相對焦距:932mm
除了拍攝雀鳥,P1000 的長焦鏡頭用來拍攝公園的昆蟲亦是不錯的選擇,相中的螳螂就是小編在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的星期二,於香港公園的草叢拍攝的。
▲ISO 160、f/8、1/500s、相對焦距:3000mm
3000mm 焦距「打雀」可以拍甚麼?這張相片是小編在香港公園的湖邊離遠拍攝處於湖中央正在進食的紅耳鵯(音:卑),連「Crop 相」的功夫亦可以省下來。

 

變焦能力比較(按:拍攝當日受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前的下沉氣流影響,維港的空氣質素不佳。)

▲1X 廣角端(相對焦距:24mm)
▲20.8X 光學變焦(相對焦距:500mm)
▲41.7X 光學變焦(相對焦距:1000mm)
▲83.3X 光學變焦(相對焦距:2000mm)
▲125X 遠攝端(相對焦距:3000mm)

Nikon Coolpix P1000 詳細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291

Nikon Coolpix P1000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511

下一頁:選單設定、感光度測試及更多樣本照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踏入年底購物旺季,各大品牌相繼推出新一代旗艦手機。即將成為香港市場首款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Gen 5 晶片的 HONOR Magic 8 Pro,官方正式宣布...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諜照傳了多時,DJI 終於發表全新旗艦級運動相機 Osmo Action 6。新機引入在品牌首款全景相機 Osmo 360 內有口皆碑的 1/1.1" 方形感光元件,擁有同級...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汽車電動化趨勢延續,但傳統超跑品牌看來明白了汽油引擎有著不能取代的巨大價值,意大利超跑品牌 Lamborghini 再次以一款燃油引擎賽車來引證這一點...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Apple 新配件 iPhone Pocket 即將正式開賣,更與三宅一生(ISSEY MIYAKE)首度聯乘,更是限量發售,官方定價達 HK$1799 元,不少潮人對「潮物」設計...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隨著 iPhone 17 Pro 正式上市,不少消費者紛紛選購新機,但近日發生的一宗特別事件,提醒了大家購買全新手機時記錄開箱過程的重要性。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由 Synology 與 DCFever 合辦的「Synology x DCFever 旅遊+親子攝影全攻略」講座,已於 11 月 11 日晚圓滿舉行。是次活動吸引了超過 60 名參加者出... (繼續閱讀)
1 日前
Insta360 Ace Pro 2 先前已憑藉雙 AI 晶片架構、8K 影片錄製、FlowState 穩定系統及 Leica SUMMARIT 鏡頭的低光表現奠定成功基礎,其後亦推出街拍套...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日系耳機品牌 AVIOT 可說是業內率先於藍牙耳機中應用混合單元技術的先驅之一。近期 AVIOT 一口氣推出兩款旗艦新品:入耳式藍牙耳機 TE-J2 與頭戴式... (繼續閱讀)
1 日前
這地方名叫香港國際機場。有時候,當我們偶然放下生活的煩惱,離開繁忙的九龍半島,攜著一張已充值的八達通,坐上一列輕快舒適的東涌線列車,帶上一... (繼續閱讀)
1 日前
法拉利香港代理在香港維多利亞海港發表最新力作 Ferrari Amalfi 的神秘面紗。這款備受矚目的 2+ 硬頂 Berlinetta 跑車,以純正的意式美學底蘊和頂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