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3000mm 測試】Nikon P1000「月夜」越強

文、攝:Stephen

明日就是中秋人月兩團圓的日子,想必吸引部分影友透過相機記錄滿月下的月夜。不過想將月亮拍得大大的,不一定要用上昂貴的天文望遠鏡或大口徑可換式定焦大炮鏡頭,系統體積上相對小巧的類單反式高倍變焦相機一樣可以做得到!今次小編就為大家介紹 Nikon 早已靠上一代 Coolpix P900 拍攝月球、甚至是國際太空站而享負盛名的全新設計後繼機 P1000,雖則在送交測試期間難以遇上滿月及好天氣,但是其 3000mm 相對焦距稱得上是地表最強的同級鳥攝工具。

操控較上代改善,但仍要提防「系統前傾」問題
雖然細 Sensor 相機市場日漸萎縮,就連過往曾經一度吃香的 Pocket Size 相機已經乏人問津,但是偏偏有類細 Sensor 相機就如 "Rock and Roll" 一樣幾近是 "Never Die" 的,小編要說的是配上大口徑長炮而締造而成的超高倍數遠攝相機。3 年多前 Nikon 發表斤兩十足的 Coolpix P900,899g 淨機身重量配合 83X 變焦、24-2000mm 相對焦距的鏡頭已經無人能及,初初要手握份量大了近 50%(按:重 1,415g)的全新 Coolpix P1000 的確有點不習慣。除了機體稍大,不能像可換鏡頭相機將機身和鏡頭分開儲存來節省收納空間外,當鏡頭變焦後,系統會出現明顯重心前移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早在 P900 年代已經有,但是今次換上口徑更大,兼擁有 125X 變焦、24-3000mm 相對焦距的鏡頭就更為明顯。

在機身設計上,P1000 已較 P900 覆蓋更多的蒙皮,令手持感覺更舒適和「吮手」,而長長的鏡筒表層亦用上霧面處理和設有獨有的坑度方便用家緊握鏡筒,不過小編覺得其實可以在鏡筒部分地方加入防滑像膠來提升取景時的穩定性。未知是否 Nikon 已經覺得現時 P1000 的體積已經有點大,今次 P1000 的三腳架孔依然只有傳統靠近機身那邊的一個,並沒有針對 P1000 在變焦後,因重心分佈改變而額外在鏡筒底部多設一個三腳架孔。要知道不少大口徑長焦距交換式鏡頭都會將額外的三腳架孔設於腳架環上,目的是要提升相機在接上三腳架時的穩定性,避免畫面出現嚴重的晃動,可是 P1000 身繫的已是一支物理焦距為 4.3-539mm f/2.8-8 超遠攝鏡頭,視角已經極為狹窄,若然將屬支點的三腳架孔設置在機身上,當在超遠攝而又需要動用三腳架的時候,鏡筒擺動時的幅度自然較大。

▲Nikon P1000「斤兩十足」,旁邊即使放下內置全片幅感光元件的 Nikon Z7 無反相機連同 Nikon NIKKOR Z 24-70mm f/4 S,亦可感受到 P1000 的氣勢逼人。
▲鏡頭處於 24mm 相對焦距時會輕微凸出。
▲變焦至 3000mm 望遠端後,鏡筒長度足足讓機身厚度增加近一倍。
▲設有多角度顯示屏,可惜未用上觸控面版。
▲三腳架孔設於機身底部,而周遭亦有防滑膠墊。可惜 P1000 變焦後,重心會向前傾,設於機身底部的腳架孔在超遠攝時就變得不好用,畫面的晃動更大。
▲使用 EN-EL20a 鋰離子充電池,可拍攝 250 張相片(CIPA 標準)。
▲P1000 機頂追加上代 P900 沒有的熱靴插座,而熱靴插座前方設有小小的立體聲收音咪。

鏡頭質素優越,反覺 Sensor 能力追不上
P1000 今次索價逾九千港元,很大部分都歸功於「人無我有」的 125X 光學變焦的 24-3000mm 鏡頭。對比一般輕巧高倍數變焦的便攝相機,它們的鏡頭在遠攝端很難有優異的光學質素,有時極其量只是覺得比用上數碼變焦功能好一點而已。今次 P1000 變焦範圍有增無減,特別要改善長焦拍攝時的色散問題,Nikon 就為新機的鏡頭用上 5 片 ED 低色散鏡片及 1 片 Super ED 超低色散鏡片,小編實拍發現 P1000 的光學質素優越,即使在高倍望遠下,鏡頭仍有相當高的描繪力,只是礙於要主打高倍變焦而用上 1/2.3" 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令影像質素的樽頸反而出現在感光元件身上,反而覺得有點浪費這支鏡頭。

若保留這支鏡頭用在影像潛力更高的 1" 感光元件可以嗎?那「新機」的焦距隨時可變成 12-1500mm,對很多人來說亦是一樣有「睇頭」,不過這樣就會變成 Nikon DL 系列(按:會是 DL12-1500 嗎?),在變焦倍率稍低的 DL24-500 已被判了「死刑」,似乎在 Nikon 眼中這支優秀長炮或許襯上小型感光元件才是最合適。

▲鏡頭用上 77mm 濾鏡,媲美傳統 f/2.8 大三元變焦鏡頭。
▲鏡筒上亦設有另一個變焦桿,它的變焦速度稍慢,而旁邊就設有「快速返回變焦」按鈕,可以臨時將鏡頭 Zoom Out,以便用家在超遠攝的狹窄焦距下尋找主體。
▲機側設有獨立的收音咪插孔。
▲機頂設有 236 萬像素電子觀景器,細緻度較上代 P900 的 92 萬像素高了不少。
▲機背近拇指可以觸及的位置設有 AF/MF 對焦選擇撥桿,方便靈活。
▲相機由泰國製造

照顧到進階和入門用家的需要
操控方面,雖則 P1000 的機身龐大,但是在設定則是同樣照顧到進階和入門用家的需要。若作為入門用家,場景模式已有大量「罐頭」選擇之餘,亦可以根據拍攝需要而進行微調,例如會額外提供 NR 像素合併的選項,又或者是針對縮時影片的種類而提供便捷的拍攝建議。作為進階用家,P1000 今次在機頂上補回熱靴插座,補光拍攝就不再局限於小小的機頂燈,而在手動對焦時亦可以提供合共 6 種強弱的峰值對焦設定和專門的雀鳥及月亮拍攝模式。

至於可以改善的地方方面,P1000 的多角度顯示屏並不提供觸控屏幕設計,選擇對焦點要靠十字方向鍵,論速度和位置選擇不及觸控系統般順手。另外連拍速度雖最高有 7fps,可惜只有 7 張最高拍攝數量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如遇上珍貴一刻的畫面時,將會發現拍攝的樽頸會落在緩衝記憶體身上。

▲機頂設有後轉盤,而開關按鈕及 Fn 按鈕佈局亦算就手和合理。
▲模式轉盤保留上代 P900 設有的專門鳥攝及月亮拍攝模式。
▲手柄蒙皮面積較 P900 更大,更加「吮手」。
▲由於鏡筒體積實在太大,對焦輔助燈亦要被逼設置在手柄上。
▲內置閃光燈彈出的高度更高,而彈出後的位置近貼近鏡筒前端。

 

樣本照片

▲ISO 320、f/5.6、1/320s、相對焦距:1500mm
鏡頭有相當高的銳利度,可是因用上 1/2.3" 感光元件的關係,即使感光度只為 ISO 320,面對顏色和反差稍低的雀鳥,將畫面以 100% 觀看時會有少許油畫般的感覺。
▲ISO 360、f/5.6、1/500s、相對焦距:932mm
除了拍攝雀鳥,P1000 的長焦鏡頭用來拍攝公園的昆蟲亦是不錯的選擇,相中的螳螂就是小編在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的星期二,於香港公園的草叢拍攝的。
▲ISO 160、f/8、1/500s、相對焦距:3000mm
3000mm 焦距「打雀」可以拍甚麼?這張相片是小編在香港公園的湖邊離遠拍攝處於湖中央正在進食的紅耳鵯(音:卑),連「Crop 相」的功夫亦可以省下來。

 

變焦能力比較(按:拍攝當日受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前的下沉氣流影響,維港的空氣質素不佳。)

▲1X 廣角端(相對焦距:24mm)
▲20.8X 光學變焦(相對焦距:500mm)
▲41.7X 光學變焦(相對焦距:1000mm)
▲83.3X 光學變焦(相對焦距:2000mm)
▲125X 遠攝端(相對焦距:3000mm)

Nikon Coolpix P1000 詳細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291

Nikon Coolpix P1000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511

下一頁:選單設定、感光度測試及更多樣本照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近年來在摺疊屏幕手機領域最為積極的品牌,HONOR 可謂當之無愧。最新推出的 HONOR Magic V5 雖然維持 HK$10,999 的定價,卻在多方面進行了顯著強化...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距離 Apple 慣常發表新 iPhone 的時間大約還有一個月,估計 Apple 已經正在生產 iPhone 17 系列手機,準備在 9 月中下旬進行全球發售。除了 Apple ...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Subaru BRZ 有新消息,他們歐洲市場負責人 David Dello Stritto 在接受《Autocar》專訪時透露,第 3 代 BRZ ,很可能轉型為純電動車重返歐洲市場。...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踏入 8 月,Sigma 將會有多款新鏡空群而出,其中 200mm F2.0 DG DN|Sports 幾乎是當中的焦點,新鏡毫無懸念會提供 Sony E 與 Leica L 接環版本,並...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作為其 Art 系列針對 APS-C 無反相機的首款標準變焦鏡頭,Sigma 17-40mm F1.8 DC Art 除支援 Fujifilm X、Sony E、 L-Mount 系統外,更是 Sigma 首...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近日宣佈進佔香港手機市場份額第二位置,今日再度於香港市場帶來強勁新機,包括備受期待的摺置屏幕手機 Magic V5、旗艦級平板 MagicPad 3,以... (繼續閱讀)
1 日前
Nikon 近期積極進軍高端電影攝影領域,最新公開的一項專利及多方消息顯示,公司正開發具備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新一代電影攝影機,預計能大幅提升動態範... (繼續閱讀)
1 日前
中國初創攝影品牌 10Art.CC 宣佈,他們正開發一款全新可摺疊即影即有相機 Pocket Fold 66,設計靈感源自經典的 Polaroid SX-70 即影即有相機。不過...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內鏡頭品牌 Viltrox 近年相當積極,產品線分類幾近可以媲美傳統大型副廠鏡頭品牌,加上高性價比,近年已有愈來愈影友選用 Viltrox 鏡頭,成為國產... (繼續閱讀)
1 日前
非賽事打造的限量版賽車 499P Modificata 突然到港,給一眾法拉利車迷一個大驚喜!連同 499P Modificata 一起的還有其他 V6 家族成員!包括由 V6 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