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觀點】旗艦級無反有越出越大之勢?

文:mic

回想起單反當道無反剛出現的時候,後者所強調的往往是同屬可換鏡系統,不過機身及鏡頭卻有著更輕更輕細的優勢,以 M4/3 系統為例,Panasonic 的 GF 系列就稱得上是最佳代表之一。隨著時代巨輪運轉,相機市場現在終於換轉變為無反的世界,不過有趣的是,不少品牌似乎已忘記了無反的「初心」,特別是旗艦機近年就有越出越大的趨勢,先不說 135 Full Frame 全片幅,就算是 M4/3 的 Olympus 新機亦似乎越出越大,以 OM-D E-M1X 為例機身就已重 849g,重量及單反已跟單反沒有太大的分別。

機能提升
除了以上提到的 OM-D E-M1X,其實 Full Frame 無反都有越出越大的趨勢,以 Sony 近期發表的 A7R IV 為例,機身便亦都是一代比一代大,筆者當然不認為廠方新機機身設計是為大而大,反而當中其中一個原因卻可能因為是機能的增強,例如 OM-D E-M1X 機身防震就可配合鏡頭做出達 7.5 級的補償(某程度 Sensor Shift 防震需要更大幅度的移動,至於 Sony A7R IV 則有可能是因為其超高的 6,100 萬解像加上 10fps 高速連拍等需要應付大量影像數據運算而發熱,加大機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加快散熱。

專業用家不抗拒機身變大,操控更緊要
旗艦無反於機能上已追貼甚至已超越了專業級單反,可見的將來最終專業級旗艦機都會為無反所取代。而對於一向使用旗艦機的專業用家,機身是否輕巧反而不是最首要的考慮。除了機身的可靠及耐用性,專業用家最為重視的反而是手感及操控,特是對於新聞一類拍攝,事情的發生往往在電光火石之間,機身設有就手的實體按鈕及快速指令轉盤往往比起每每要先進入菜單選擇要快速得多,而更多的實體按鈕,當然就需要越大的機身來安置。

旗艦機只會越出越大?
筆者所講的當然不是無極限地越出越大,只不過以現在的趨勢來看,旗艦級無反卻確實以更大的方向發展。是否只能如此?個人認為 Sigma 最近發表的全片幅無反 fp 就帶出突破以現在的做法,相機改用了模組化的設計,可按需要而另加手柄、Hot Shoe 等模組,雖然防水防塵等性能未必及得上一體化的機身,不過靈活性方面就顯然會有一定優勢。


▲Sigma fp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八達通不時都會推出新優惠,適逢第二屆「828 樂悠節」正式展開,八達通特別為....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攝影人都知,拍攝極端天氣靠的不是體力,而是運氣!8 月 23 日晚,來自國內的攝影愛好者辛宏彪於廣東汕尾陸豐一處荒涼海灘原本打算拍攝銀河,卻因海...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Apple 正式宣佈將於香港時間 9 月 10 日凌晨一時舉行產品發佈會。本次發佈會主題定為「Awe Dropping」,寓意「令人驚嘆」。除了備受矚目的超薄 iPh...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除了 X2D II 100C 外,Hasselblad 亦一併發表 XCD 35-100mm F2.8-4 E 標準變焦鏡頭,屬品牌全新的鏡頭產品線,與去年登場的 XCD 20-35mm F3.2-4.5 E...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說起 Hasselblad,很多攝影師腦海第一時間浮現的,除了「中片幅」三個字,就是那種細緻的影像質感。品牌近年在數碼中片幅市場上推出的 X 系列有口皆...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以前遊戲 Console 主機以卡帶為載體,玩前例必「吹一吹」以吹走灰塵,雖然麻煩,卻是整代人的童年回憶。有廠商就想到把這些回憶變成玩具,將經典格...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小編今日約了阿 Fei 一同前往錦田享受攝影、美食與遊樂的體驗,順便幫她影相,讓她有相片可以 Post!不過,看似偏僻的錦田,真的能拍出 IGable 的打...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大家有沒有發現,不少本地或海外人氣的歌手和樂團,近期紛紛在香港開 Show!小編好多朋友都是男團女團的追星一族,經常問我該用什麼相機和鏡頭在演...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Nissan 近日宣布與美國 LiCAP Technologies 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全固態電池的乾式電極量產技術。這項合作是 Nissan 在電動車戰略上一項重要的決定,...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今年平板市場可謂風起雲湧,而剛剛正式登陸香港的 HONOR MagicPad 3 更是來勢洶洶。這部平板電腦可說是「落足重料」,注入大量頂級元素,包括一個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