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6,100 萬像素業界之巔:Sony A7R IV 測試

選單設定

▲超過 6,000 萬像素的解像力,是全片幅相機中首創的標誌,亦是 A7R IV 的最大賣點。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時,可以自行設定間隔拍攝的時間,由系統預設的最短時間,以至是 1、2、3、4、5、10、15 及 30 秒都可以選擇。
▲「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可細分為拍攝 4 次和拍攝 16 次,前者仍然輸出 6,100 萬像素的影像,而後者就方便輸出至 2.4 億像素。
▲用家可以自定那些對焦區域模式可以出現在選單上。
▲臉孔對焦時可以加入左眼或右眼,甚至由相機自動選擇的設定,而動物眼部自動對焦亦早已預置在 A7R IV 內。
▲如要在低光環境下準確對焦,A7R IV 的「AF 中的光圈驅動」選單加入「對焦優先順序設定」,能夠在半按快門時保持光圈開啟,方便使用 AF-C 連續對焦之餘,亦方便專業攝影師在影樓的拍攝工作。 ▲對焦框顏色加入「白色」和「紅色」這個設定,Sony 表示有用家反映過往的「灰框」有時難以檢視得到所致。
▲影像「銳利度」設定就由過往的 +/-3 級擴闊至 +/-5 級,惟「對比度」和「飽和度」設定,就只維持 +/-3 級之數。  ▲自訂按鈕加入圖像來輔助設定,是新一代 Sony 相機的標準配置。
▲「功能選單設定」加入圖示描述之餘,Layout 亦與實際操作吻合,這個功能的展示方式早見於上月發表的 RX100 VII 機仔身上。 ▲在「我的轉盤設定」內,總共提供 3 組轉盤設定方式,用家亦可配合自訂按鈕來「召喚」我的轉盤功能。
▲可以利用 SD 卡儲存或載入拍攝設定,但只限於在同型號的機身上使用。  

 

「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對決
「像素偏移多張拍攝功能」早在上代 A7R III 上應用,用家可因應影像用途需要而決定利用 4 個影像來合成,定抑或是利用最多的 16 個影像來合成,在配合 16 個影像下,A7R IV 擷取的像素總數就高達 9 億 6,320 萬像素,較上代 4,200 萬像素的 A7R III 以「4 合 1」得出來的 1.6 億像素數據量大幅增加 5 倍!在利用 4 個影像來合成的話,A7R IV 在每次擷取影像期間,機身防震系統都會將感光元件位移 1 個像素,並分開儲存成 4 個 ARW 的原始格式檔案,最後可利用 Sony 原廠的 Imaging Edge 電腦軟件合成做一張 6,100 萬像素的影像。至於利用 16 個影像合成的話,感光元件位移的幅度會下降至 0.5 個像素,最後用家可以利用 16 個 ARW 原始格式檔案,於 Sony Image Edge 電腦軟件輸出至一張約 2.408 億像素檔案,非常適合拍攝完全靜止不動的主體(如建築物、藝術品翻拍或商品拍攝等),用以拉近與中片幅相機之間的距離。

雖然很多人覺得用上 2.408 億像素才叫用盡 A7R IV 的強大功能,但是現實上輸出後的影像體積亦很龐大。一般機身直出 JPEG 的 6,100 萬像素影像之檔案容量為平均 35MB 至 40MB,如用上「16 合 1」合成的話,輸出的 2.4 億像素 JPEG 影像之檔案容量會暴升至大約 200MB 至 225MB,在後期處理亦需要使用大量的電腦系統資源。如果改用「4 合 1」合成的話,經 Sony Image Edge 電腦軟件輸出來的 6,100 萬像素 JPEG 約為 50MB 左右,小編相信對很多用家亦很夠用。而且「4 合 1」的擷取和合成辦法已經足以彌補傳統 Bayer 色彩濾鏡陣列在解像力上的缺憾,讓相機能夠得到媲美多層感光元件所得的色彩數據,令畫面更逼真之餘,亦不失後期製作的便利性。

拍攝場景
測試條件
感光度:ISO 100
光圈:f/9
快門:2s
鏡頭:Sony FE 16-35mm F2.8 GM
焦距:16mm
Sony A7R IV 韌體版本:1.0
截圖一
▲機身直出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4 張合成),輸出至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16 張合成),輸出至 2.4 億像素。(100% 放大後截圖)
截圖二
▲機身直出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4 張合成),輸出至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16 張合成),輸出至 2.4 億像素。(100% 放大後截圖)
截圖三
▲機身直出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4 張合成),輸出至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16 張合成),輸出至 2.4 億像素。(100% 放大後截圖)
截圖四
▲機身直出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4 張合成),輸出至 6,100 萬像素。(200% 放大後截圖)
▲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16 張合成),輸出至 2.4 億像素。(100% 放大後截圖)

短評:由測試結果可見,A7R IV 的「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確實能提升相片的解像力,即使用了「4 合 1」的 6,100 萬像素,影像輪廓對比 A7R IV 直出 JPEG 更為銳利,而細節保留部分就更多。至於用上「16 合 1」得出來的 2.408 億像素影像,其細緻度遠較「4 合 1」的高得多,不過由於這類室內靜物拍攝會涉及及長時間曝光,環境的光暈在相片合成後亦有機會與拍攝移動中的主體一樣,出現不正常的紋理,而小編部分揀選出來的截圖位置亦有類似的情況。其實合成相片數量愈多,愈大風險會出現紋理,所以若要使用「像素偏移多重拍攝功能」,亦要因時制宜而定。另一方面,在現有合成技術限制下,即使市場上日後有 2 億像素的中片幅相機,A7R IV 所合成出來的 2.408 億像素影像仍會與原生的 2 億像素有明顯差距。

 

樣本照片

▲ISO 1250、f/2.8、1/80s、焦距:28mm、鏡頭: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這張相片用上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RXD 副廠鏡頭拍攝,在 A7R IV 上的對焦反應沒有明顯的遲緩,在全開光圈下的成像亦可,惟紫邊就比較嚴重,就算啟動機身的數碼修正功能亦未能杜絕問題。
▲ISO 1250、f/1.8、1/125s、焦距:135mm、鏡頭:Sony FE 135mm F1.8 GM
同樣是使用 FE 135mm F2.8 GM 定焦鏡頭,但是今次在室內以環境光源拍攝,看看 A7R IV 在高感光度下的雜訊控制。拍攝時的感光度已上調至 ISO 1250,在預設的 NR 功能下已有少許噪點,暗部也有丁點偽色出現,惟銳利度的下降幅度未算明顯,模特兒的眼睫毛,以至是身上的針織毛衣仍看到一定的紋理。 

Sony A7R IV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43

更多 Sony A7R IV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616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 日前
剛剛發表的整個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手機,將於 9 月 19 日正式推出。不少用戶入手新機後,相信都會第一時間貼上保護貼。不過,最近網絡傳... (繼續閱讀)
2 日前
如果事情可以重來,再拍一次的話,筆者會嘗試來一支光圈 f/0.95 的,其實當天用 f/2.8 確實是有點錯,ISO 也可以因此降低 3 級。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米本代數字系列旗艦手機為 Xiaomi 15 系列,按照慣例下一代理應命名為 Xiaomi 16 系列。不過,小米手機部總裁盧偉冰已在微博明確指出,小米新一代... (繼續閱讀)
2 日前
自 Tesla 車款採用隱藏式門把手後,雖然許多車廠效仿,可以這個聲稱能夠改善車輛空氣動力學的設計,近來受到挑戰。首先是有報道指中國擬 2027 年立... (繼續閱讀)
2 日前
Viltrox 在 IBC 2025(註:IBC 為歐洲最具規模的電視廣播與電影專業展會)上,展示了一款名為 NEXUS PL to E Pro 的轉接環原型。該產品專為將 PL 接... (繼續閱讀)
3 日前
來自全球 50 多個國家或地區、超過 2,600 位攝影師參加的第七屆 Minimalist Photography Awards (簡約主義攝影獎)已經揭曉。比賽結果再一次印證,... (繼續閱讀)
3 日前
Laowa AF 200mm F2 大砲鏡頭將會在 10 月推出,新鏡將有力挑戰 Sigma 200mm F2 DG OS|Sports 在影友心目中高性價比的地位。作為國產首支 200mm 定焦... (繼續閱讀)
3 日前
知名爆料者 ICE UNIVERSE(冰宇宙)一向在社交平台上為網民披露未上市手機的傳聞,消息多以 Samsung 為主。不過,ICE UNIVERSE 最近揚言將持續公開... (繼續閱讀)
3 日前
現象級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全球票房大收,雖然戲中竈門禰豆子戲份唔多,但其玩具一向好賣,紮根香港的玩具廠牌 threezero 最近就為其推... (繼續閱讀)
4 日前
近日電影機界動作不斷,先有 Canon 推出入門電影機 Cinema EOS C50,而 Nikon 更首次進軍無反專業拍片領域推出 Nikon ZR ,後有 FUJIFILM GFX ET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