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輕裝旅攝:Olympus E-M5 III 瑞士實試

同級鮮見 1/8000 秒機械快門
今次瑞士之旅天公造美,不過冬天拍攝雪地最怕的是相片會出現過度曝光問題。不少中檔無反相機的機械快門最高會限在 1/4000 秒,若拍攝環境的光線太強,一是利用 ND 減光濾;一是採用相機的 ISO LOW 延伸感光度,而這兩個方案亦非毫無缺點的。(1)像小編是次使用的 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 及 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 IS PRO 鏡頭,單是前者的超廣角變焦鏡已經未能用上前置式濾鏡;(2)像 ISO LOW 的延伸感光度的動態範圍相對狹窄,用 ISO LOW 拍攝易爆的雪地,隨時比用 E-M5 Mark III 標準最低感光度的 ISO 200 更為糟糕。幸好,今次 Olympus 在 E-M5 Mark III 上引入 1/8000 秒機械快門,大大改善小編在雪地上會遇到的拍攝問題。

手持拍攝示範影片

選單設定

▲E-M5 Mark III 的高解像度拍攝模式仍需要腳架輔助。 ▲雖然沒有提供專門的 OM-Log400 模式,但是亦有為拍片提供色彩較平淡的啞色模式來方便後製。
▲預設的 M-IS1 拍片防震模式是利用感光元件防震和數碼防震達成,效能不俗。
▲C-AF 靈敏度與 E-M1 II 和 E-M1X 一樣有 5 級之分。
可以選擇在 C-AF 或 C-AF + TR 模式時,是否由所選定對焦區域的中間點開始追焦。  ▲對焦點佈局和設定方式與 E-M1 Mark II(最新韌體版本)一樣,亦提供 5 x 5 矩陣方式的「25 點區域自動對焦」。
▲防閃爍拍攝模式:可以減少在人工照明下容易發生的閃爍效果,藉以消除不均勻曝光和連拍相片時之間的色彩。 ▲靜音連拍最高幀率為 10fps,與 E-M1 Mark II 的 18fps 有一段距離。
 ▲【Pro Capture H】模式提供 30fps 電子快門連拍,可以捕捉難以預計的畫面,不過幀率仍然較 E-M1 Mark II 的 60fps 慢一倍。 ▲場景模式的介面重新設計,先在 6 種不同的拍攝主題選擇,然後在 21 個場景模式內再揀選吻合的拍攝場景。

感光度測試

拍攝原圖
測試條件
‧光圈:f/8
‧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 IS PRO
‧焦距:25mm(等效焦距:50mm)
‧雜訊抑制功能:一般(相機之預設值)
‧Firmware 版本:A.0

 

▼ISO 64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短評:由於 E-M5 Mark III 與 E-M1 Mark II 和 E-M1X 使用同一級的 2,000 萬像素 Live MOS 感光元件和 Tru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故在畫質上其實是不相伯仲的。在預設的雜訊抑制(NR)功能下,E-M5 Mark III 在 ISO 1600 以下都保留頗高的細緻度,針織物和木材的紋理亦見清晰。至於將感光度上調至 ISO 3200 後,影像細緻度略為下降,主要是因為是相機的 NR 系統所致。而來到擴展的 ISO 12800 感光度後,影像的層次感進一步減少,不過慶幸的是畫面的噪點不多。最後,在最高的 ISO 25600 時,相機的色彩飽和度下降,影像顏色變得較淤,噪點亦較 ISO 12800 時的大粒和明顯。

 

樣本照片

▲ISO 200、f/8、1/800s、焦距:31mm(等效焦距:62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 IS PRO
 在側光下,前方的馬特洪峰與一大片雪地富有立體感。
▲ISO 200、f/10、1/320s、焦距:7mm(等效焦距:14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
有少許逆光下,影像仍有豐富的動態範圍,前方的積雪亦看到有一定的質感。 
▲ISO 200、f/9、1/500s、焦距:66mm(等效焦距:132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 IS PRO
Olympus 相機最出名當然是「OM 藍」的天色,在極好天的策馬特小鎮,能夠為照片有如虎添翼之效。 
▲ISO 200、f/8、6s、焦距:24mm(等效焦距:48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 IS PRO
 是次瑞士旅攝都是以輕便為主,出勤率不高的三腳架當然就沒有帶。有時遇上心儀的夜景,只需靠隨身的一些小物(如鏡頭蓋或袋裝紙巾等),輕微墊高相機再配合五軸防震功能,一樣可以拍到清晰銳利的作品。

Olympus OM-D E-M5 Mark III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56

Olympus OM-D E-M5 Mark III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661

總結:
就機能而言,E-M5 Mark III 的性價比已經不低,在不少拍攝規格上已經盡得專業機種 E-M1 Mark II,可是 E-M1 Mark II 推出已有三年,價位由當年的建議售價 HK$16,290 回落不少,現時街價不用 HK$8,000 已有交易。故在考慮「陳年專業機」下,E-M5 Mark III 似乎已經被徹底擊倒,除非 Olympus 有意將現有的 E-M1 Mark II 退出舞台,以新產品和更高的價格重新拉開與 E-M5 Mark III 的差距。否則,單憑輕巧,以及提供場景模式等相對「入門」的元素,E-M5 Mark III 現階段反而更難與 E-M1 系列高級機競爭!不知道 E-M5 Mark III 的出現,是否反而意味 Olympus 或會在 2020 年更新旗下的相機產品呢?

有讚 有彈
  • 5 軸 6.5 級機身防震
  • 沒有耳機插頭
  • 更厚大的手柄提升手感
  • 電池續航力一般
  • 模式轉盤上提供獨立的 B 快門模式
  • 沒有 USB 3.0 Type-C 介面
  • 提供專用的 ISO 感光度快捷鍵
  • 拍片不支援 OM-Log 400 模式
  • 機身較上代 E-M5 Mark II 稍輕
  • 選單系統沒有使用顏色區分
  • 模式轉盤移至機頂右邊,調校更就手
  • 電子觀景器放大率稍降
  • 10fps 追焦連拍
  • 不設專門的潛水殼
  • 提供 Pro Capture 功能
 
  • IPX1 規格防塵防水滴機身
 
  • 提供 1/8000 秒機械快門
 
  • 支援 UHS-II 格式高速記憶卡
 
  • 長視點設計的電子觀景器
 
  • 提供媲美 E-M1 Mark II 的對焦點和追焦調校方式
 
  • 支援 USB 充電
 

建議售價:
HK$10,690(淨機身)
HK$13,190(連 14-150mm F4-5.6 II 鏡頭)
HK$1,390(ECG-5 手柄)

查詢:2376 2150(Olympus)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3 日前
在早前 WWDC 中 Apple 就是先張揚了 Canon 會有一支為拍攝 Apple Vision Pro 空間影片專用的鏡頭 RF-S 7.8mm F4 STM DUAL ,但畢竟那並非 Apple 的... (繼續閱讀)
3 日前
HONOR 於上月底公佈的 HONOR 200 系列手機,官方宣佈於 6 月 21 日正式在香港發表。 HONOR 200 系列手機主打人像攝影,喜愛拍攝人像的用家萬勿錯過。 (繼續閱讀)
3 日前
早幾日報導過 7Artisans(七工匠)與國內歷史悠久的相機品牌海鷗日前達成合作協議,利用 7Artisans 的優勢,銷售和推廣海鷗的鏡頭產品。有關消息言... (繼續閱讀)
3 日前
Tamron 剛公布了一支 50-300mm f/4.5-6.3 Di III VC VXD 的長焦距變焦鏡頭,雖然光圈偏細,但由於鏡身輕巧,價錢又抵,也引來不少朋友的注意。不過... (繼續閱讀)
3 日前
早在 2007 年問世的 Mitsubishi Delica D:5 原來已經推出了 17 年。雖然在 2019 年進行了一次外觀大改款並獲得好評,但這款車的底盤和動力系統早該... (繼續閱讀)
4 日前
近年轉住 VR 業務發展的 HTC,每當推出新機時都會加入 VR 元素。新機 HTC U24 Pro 亦支援 VIVE XR Elite VR 裝置,規格上亦是一部實用性高的產品。 (繼續閱讀)
4 日前
Samsung 近年的旗艦機都提供 4 年 Android 系統更新,最新的 S24 系列更提供 7 年 Android 系統更新,與 Google 親生仔 Pixel 8 系列手機,同樣提... (繼續閱讀)
4 日前
雖然攝影器材越出越小巧,但總有用家需要更大的相機袋,部份是真的需要攜帶更多器材,也有部份是同時需要攜帶其他不同的物品,例如衣服、露營用品等... (繼續閱讀)
4 日前
海天一色的景緻令人嚮往,蔚藍色的海洋,底下更藏著許多精彩的生物奧秘。戴上面鏡,背著水肺,我們也可以來一趟自然界最豐富的色彩盛宴。由於要帶隊... (繼續閱讀)
4 日前
「惡作劇」不是藉口!車界 YouTuber 為博流量,拍片從直升機上瞄準林寶堅尼超跑發射煙花。如此瘋狂行徑讓他可能面臨最高 10 年監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