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周身刀兼抵玩!Canon RF 35mm F1.8 Macro IS 測試

工作距離亦算長,不致遮擋拍攝光線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 17cm,對應的最高放大率為 0.5x,一般拍攝花卉、飾物和「相機食先」都非常合用,而且 0.5x 放大率的工作距離亦長達 7cm,可以與拍攝主體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鏡頭和相機本身會遮擋拍攝光線。當然,如果想擁有較佳的佈光效果,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的鏡身前方亦可以直接裝上原廠的 Macro Ring Lite MR-14EX II 微距環形閃光燈或 Macro Twin Lite MT-26EX-RT 微距雙邊閃光燈。

外對焦設計差少少
要一鏡多吃,特別是新增設的微距拍攝特性,Canon 在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補回 Hybrid IS 混合型光學影像穩定器,可以補償傾斜式震動和平移式震動,前者適用於一般拍攝,而後者就是針對近距離拍攝場合。在正常拍攝時,鏡頭的 Hybrid IS 可以提供相當於 5 級快門速度補償效果,至於在 0.5x 放大率時亦提供 3 級快門速度補償效果,對於這支周身刀兼適用於多個場合的「機蓋鏡頭」幫助很大。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使用外對焦設計,在最近對焦距離時,鏡身長度較原來多了 1/3,在這支屬一般定位,加上當其微距功能算是「附送」的情況下,也可算是折衷方案。對焦方面,配上 EOS R 在一般拍攝時的反應亦見飛快,迷焦機會不多,加上最高放大率只有 0.5x,近拍時的外對焦走程不算很長,在近拍時的合焦時間亦不會很久。

 

解像力測試(使用 Canon EOS R 拍攝)

▼f/1.8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短評: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在全開 f/1.8 最大光圈時,畫面的中央部分已經有不錯的分辨力,而從截圖中亦可看到高反差位置隱約有輕微的紫邊的情況出現,至於接近畫面的四角部分,在最大光圈時的解像力就相對遜色,要將光圈收至 f/5.6 後才會大幅拉近與畫面中央部分的距離,使整個畫面都變得十分清晰。而在中央部分的可用光圈範圍亦見廣闊,稍收光圈已有不俗的效果,及至 f/11 光圈也有很好的表現,由 f/16 光圈起才因 Diffraction 衍射問題影響而使成像開始變得模糊。

下一頁:暗角、色差及失光控制測試及其他樣本照片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2 日前
知名爆料者 ICE UNIVERSE(冰宇宙)一向在社交平台上為網民披露未上市手機的傳聞,消息多以 Samsung 為主。不過,ICE UNIVERSE 最近揚言將持續公開... (繼續閱讀)
2 日前
現象級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全球票房大收,雖然戲中竈門禰豆子戲份唔多,但其玩具一向好賣,紮根香港的玩具廠牌 threezero 最近就為其推... (繼續閱讀)
3 日前
近日電影機界動作不斷,先有 Canon 推出入門電影機 Cinema EOS C50,而 Nikon 更首次進軍無反專業拍片領域推出 Nikon ZR ,後有 FUJIFILM GFX ETER... (繼續閱讀)
3 日前
每次的徠茲相機拍賣會(Leitz Photographica Auction)向來不乏話題,而今年 11 月 22 日在維也納帝國酒店舉行的第 47 屆拍賣會,焦點落在一件極具... (繼續閱讀)
4 日前
韓國鏡頭品牌 Samyang 與德國光學大廠 Schneider-Kreuznach 年初宣布合作,推出多款無反鏡頭,其中 AF 14-24mm F2.8 FE 已在今年 5 月上市。而在正... (繼續閱讀)
4 日前
玩舊車早大問題就是找零件,幸好很多車廠許多時都照顧廣大車迷而有所行動,Toyota 的 Gazoo Racing 性能部門便是最新一例。他們推出的 "GR Heritag... (繼續閱讀)
4 日前
電影相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Nikon Zr 與 Canon C50 紛紛推出新策略,夾擊 Sony 長期佔據的專業消費級市場。隨著三大廠正式在 Prosumer 電影機領域交... (繼續閱讀)
4 日前
Kinera 在 23 年推出旗艦耳機 Loki,有著還原度高的人聲表現,圓潤的三頻表現。今年 Kinera 再接再厲,推出全新版本 Loki Divine Mark,單元數目更... (繼續閱讀)
4 日前
Sony 今日正式發佈全新 5G 手機 Xperia 10 VII,宣布將於 9 月 12 日在香港市場正式開售,建議零售價定為 HK$3,299。 (繼續閱讀)
4 日前
今年新一代 iPhone 公佈後,相信智能手機已經進入了「後實體 SIM 咭年代」,iPhone 17、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變為一實體 nano SIM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