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距離亦算長,不致遮擋拍攝光線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 17cm,對應的最高放大率為 0.5x,一般拍攝花卉、飾物和「相機食先」都非常合用,而且 0.5x 放大率的工作距離亦長達 7cm,可以與拍攝主體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鏡頭和相機本身會遮擋拍攝光線。當然,如果想擁有較佳的佈光效果,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的鏡身前方亦可以直接裝上原廠的 Macro Ring Lite MR-14EX II 微距環形閃光燈或 Macro Twin Lite MT-26EX-RT 微距雙邊閃光燈。
外對焦設計差少少
要一鏡多吃,特別是新增設的微距拍攝特性,Canon 在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補回 Hybrid IS
混合型光學影像穩定器,可以補償傾斜式震動和平移式震動,前者適用於一般拍攝,而後者就是針對近距離拍攝場合。在正常拍攝時,鏡頭的 Hybrid IS 可以提供相當於 5 級快門速度補償效果,至於在 0.5x 放大率時亦提供 3 級快門速度補償效果,對於這支周身刀兼適用於多個場合的「機蓋鏡頭」幫助很大。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使用外對焦設計,在最近對焦距離時,鏡身長度較原來多了 1/3,在這支屬一般定位,加上當其微距功能算是「附送」的情況下,也可算是折衷方案。對焦方面,配上 EOS R
在一般拍攝時的反應亦見飛快,迷焦機會不多,加上最高放大率只有 0.5x,近拍時的外對焦走程不算很長,在近拍時的合焦時間亦不會很久。
解像力測試(使用 Canon EOS R 拍攝)
![]() |
|
▼f/1.8 | |
![]() |
![]() |
![]() |
![]() |
▼f/2 | |
![]() |
![]() |
![]() |
![]() |
▼f/2.8 | |
![]() |
![]() |
![]() |
![]() |
▼f/4 | |
![]() |
![]() |
![]() |
![]() |
▼f/5.6 | |
![]() |
![]() |
![]() |
![]() |
▼f/8 | |
![]() |
![]() |
![]() |
![]() |
▼f/11 | |
![]() |
![]() |
![]() |
![]() |
▼f/16 | |
![]() |
![]() |
![]() |
![]() |
▼f/22 | |
![]() |
![]() |
![]() |
![]() |
短評: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在全開 f/1.8 最大光圈時,畫面的中央部分已經有不錯的分辨力,而從截圖中亦可看到高反差位置隱約有輕微的紫邊的情況出現,至於接近畫面的四角部分,在最大光圈時的解像力就相對遜色,要將光圈收至 f/5.6 後才會大幅拉近與畫面中央部分的距離,使整個畫面都變得十分清晰。而在中央部分的可用光圈範圍亦見廣闊,稍收光圈已有不俗的效果,及至 f/11 光圈也有很好的表現,由 f/16 光圈起才因 Diffraction 衍射問題影響而使成像開始變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