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Vlog 得喜:Sony ZV-1 用後感

文、攝:Stephen

Sony RX100 系列接近一年一代,不過若非改用新鏡頭或更新感光元件,要持續維持一年一新機確實有點難度,如舊型號機種又未退市,一般消費者面對眼前數代 RX100 系列如何選擇亦頗有難度。今年 Sony 的重點機仔並非再是 RX100 系列,而是在定位上扭了點子,再保留 RX100 系列的部分核心規格,轉移推出以 Vlogger 為目標的拍片機仔 ZV-1,不知道是否受到去年 7 月登場的「社交」機仔 Canon PowerShot G7 X Mark III 所帶來的啟示?

RX100 VA 之變奏
其實在 Canon G7 X Mark III 發表不久後,Sony 已經在同一個月尾引入補回 3.5mm 收音咪插孔的 RX100 VII,不過 RX100 VII 的 8.3x 光學變焦鏡頭在入光量不及 Canon G7 X Mark III 的 24-100mm F1.8-2.8 大光圈鏡頭,要吸引著重攝錄功能的 Vlogger,最簡單的就是用回在 RX100 VA 上的「長青」24-70mm F1.8-2.8 大光圈鏡頭,並賦予更貼心的功能又是一條好漢。雖然今次的 ZV-1 核心硬件規格屬 RX100 VA 的變奏,沿用 1"、2,000 萬像素 Exmor RS 層疊式 CMOS 感光元件,以及等效焦距為 24-70mm F1.8-2.8 鏡頭,但是 Sony 是次刻意在型號名上與 RX100 系列,以及 Cyber-shot 系列徹底切割,令 ZV-1 往後的發展有更大的空間,減少無謂的包袱,即使對 RX100 系列之前景亦有好處。

為攝錄而生
為拍片而生的 ZV-1 在不少設計上都近似一部攝錄機,相對 RX100 系列最明顯的地方是改用側反式的兩軸多角度屏幕,兼顧自拍用途之餘亦不怕以往的向上翻揭式屏幕設計未能夠讓用家在機頂上加入其他拍攝配件。相對一般無反相機或單反,ZV-1 的端子埠並非設在側反式屏幕的旋轉骹位一邊,故即使外加收音咪亦不用怕咪線被側反式屏幕夾到,不過 Sony 在一併引入直徑 3.5mm 收音插孔的同時,又未有加入外置耳機插孔,而傳輸介面就更是沿用多年的 USB 2.0 規格,小編相信這是想最大化用回 RX100 系列的零部件所致,改革未算徹底。另外,相對用手機拍 Vlog,ZV-1 因為擁有 1" Exmor CMOS 感光元件,感光面積較手機的感光元件大得多,配合大光圈變焦鏡頭,可以在影片內做到更自然的淺景深效果,不用硬食手機那些假到爆的模擬淺景深的「專業拍攝模式」之餘,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大型感光元件在記錄細節上亦較手機有明顯的優勢。

▲ZV-1 今次沒有被冠上 Cyber-shot 的名字,屬全新產品線,似乎亦不希望大家將它與現時的 Cyber-shot DSC-RX100 系列扯上任何關係。
▲與右方的 RX100 VII 比較,左方的 ZV-1 外觀上更為圓潤,亦沒有 RX100 系列標誌的「腰線」,機身表層亦帶有磨砂的觸感。
▲ZV-1 採用雙軸的側反式屏幕設計,拍片取景較 RX100 系列的向上翻揭式更為方便。
▲ZV-1 機身加入防滑手柄,雖然面積較細,但已經改善了 RX100 系列一直以來那「光脫脫」的手感。

強化外接配件能力
機頂是 ZV-1 另一個相對 RX100 VA 改動較多的地方,Sony 在 ZV-1 上剔走模式轉盤和彈出式的內置閃光燈和電子觀景器,取而代之是換來更大範圍的內置收音咪和多介面熱靴,雖然好像對影相的便利性下降了不少,但是當考慮到 ZV-1 是為拍片而設,就會知道今次 Sony 在 ZV-1 機頂上的種種改動是有多用心良苦。ZV-1 的內置收音咪並非純粹一個擴大收音範圍的雙聲道立體聲收音咪而已,Sony 在 ZV-1 機頂的僅餘空間加入 3 個膠囊式心型指向收音咪,這些收音咪是專為前方收音而設,特別可以在拍 Vlog 時能夠清楚捕捉主體的聲音之餘,同時減少受到背景操音的干擾。另外,今次隨 ZV-1 身上亦附有一個防風罩,這個防風罩的底部是透過多介面熱靴連接,並且可以覆蓋在機頂的收音咪上,能夠減少在戶外攝錄時,風聲會為影片的收音帶來干擾,不過在安裝這個防風罩後,像相機的開關按鈕和模式按鈕有可能會被遮擋,用家或需要在「盲摸摸」下操作有關按鈕。至於多介面熱靴,傳統的「影相控」多數會用來接上外置閃光燈,不過 Sony 在 ZV-1 拍片機的建議用法是希望用家可以配合機身內置的 3.5mm 收音插孔接上專門的外置收音配件,甚至可以用來接上補光燈,如果當結合 Sony 的 GP-VPT2BT 藍牙手柄(需額外選購)拍 Vlog 的話就能夠提供更完善的使用體驗。

▲ZV-1 的鏡頭承襲 RX100 VA 的等效焦距為 24-70mm F1.8-2.8 大光圈鏡頭。
▲鏡筒上方不設控制環。
▲ZV-1 機頂的按鈕面積很大,而相機亦不設實體的模式轉盤。
 ▲收音咪旁邊設有多介面熱靴插座。
▲ZV-1 內置 3 個膠囊式心型指向收音咪,另外隨機亦附有一個可以安裝在熱靴插座上的防風罩,可以在戶外環境下減少風聲對收音的影響。

「一鍵」背景虛化功能乃極速改動光圈
操作方面,今次 Sony 在 ZV-1 引入多個貼心設計,讓鍾愛拍片的有更好的使用體驗。記得以往的 RX100 VII 等可以透過彈出式的電子觀景器來直接開機和關機,是次 ZV-1 就將另一個啟動相機的機關放在側反式多角度屏幕身上,當用家打算反芒進行自拍時,ZV-1 就會自動啟動,當徹底關閉屏幕時,ZV-1 就可以自動熄機!在 ZV-1 的機頂上,Sony 加入了「一鍵背景虛化功能」,並將功能預設在 C1 的自定按鈕內,「一鍵背景虛化功能」可以快速在深/淺景深之間切換,例如在拍攝人像時可以模糊背景來突出主體,反之當拍攝景物時就可使用「清晰效果」。小編實際用過 ZV-1 後,發現「一鍵背景虛化功能」純粹是一個光圈切換功能而已,可以快速和硬性規定在鏡頭的當前最大光圈與 F5.6 之間作出切換,達致所謂的「一鍵」效果。不過,「一鍵背景虛化功能」亦有限制,就是不可以調校曝光補償。

▲加入 3.5mm 收音咪插頭,可惜就仍然不設 USB-C 傳輸介面。
▲相機由中國製造。
▲沿用 NP-BX1 鋰離子充電池,不過對曾經有接觸過 RX100 系列相機的用家,相信就知道這款電池的電量不太足以支援長時間拍攝。
▲機背的按鈕分佈與 RX100 系列大同小異。 
▲可以接上 GP-VPT2BT 藍牙手柄(需額外選購)。 

「產品展示設定」方便一眾 KOL
鑑於不少 KOL 都會常常在影片內展示商品,如果相機/手機的對焦系統「不聽話」,就可能令到焦點落在並非心儀的地方,而為了改善這個問題,Sony 特別在 ZV-1 上改用特別的自動對焦演算法,透過機背上的 C2 的自定按鈕已預設的「產品展示設定」功能就可以令這類影片的焦點切換時更為準確。在「產品展示設定」預設為啟動的情況下,ZV-1 會減低臉孔偵測的優先度,並且稍為擴大當前的視野,只要 KOL 將產品展示在相機面前,ZV-1 就可以將焦點從臉部切換到產品上,當產品被移開後,焦點又可以返回 KOL 的臉上,從此就可以輕鬆拍攝高質素的產品評論影片。另外,ZV-1 可以攝錄垂直的影片,即使傳送到手機或平板電腦上,透過影片內的專門標記,用家就無需再利用專門的影片軟件將垂直影片旋轉或裁剪,合符現時大多數人利用流動裝置觀賞影片的方式。

▲機身前方設有錄影燈,提醒用家 ZV-1 正在攝錄中。

靠樣「搵食」要試美肌「偽妝」
除此之外,ZV-1 亦都引入 Eye AF 和動物眼部自動對焦功能,至於自動對焦系統就維持在 RX100 VA 的級數,即是內建 315 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而連拍速度亦為 24fps,可惜就沒有 RX100 VII 的 20fps「無黑屏」連拍設計,不過 ZV-1 以拍片為主,未有在拍攝功能上增加著墨也是可以理解的。或許是針對較多的女性用家(例如:美容 KOL),Sony 在 ZV-1 亦引入美顏功能,可以在影相或拍片時使用,令平膚更白更滑,不過小編就嫌 ZV-1 的美顏功能設定較少,亦沒有膚色調校,習慣利用手機 App 玩「偽妝」的,似乎還得多花心思在個人化妝上。

 

樣本照片

▲ISO 125、f/2.8、1/500s、等效焦距:24mm
 在陰天下的發色亦見準確,沒有明顯的色偏問題。
▲ISO 200、f/2.8、1/80s、等效焦距:66mm
除了用來拍片之外,ZV-1 的等效 24-70mm F1.8-2.8 鏡頭用來 Snapshot 也有不錯的表現,相機的對焦反應亦很快。

Sony ZV-1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75

Sony ZV-1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708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Ricoh GR 系列一向是街拍愛好者心中的「隨身神機」,日前 Ricoh Imaging 已在國內舉行優先體驗會,完全披露最新 GR IV 在定價以外的規格詳情,看到...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盛傳 Sigma 會在本月 19 日公佈 200mm F2.0 DG DN|Sports 定焦長砲,本來此鏡或有機會為 Sigma 刷新「全球首支擁有 F2 大光圈的 200mm 定焦無反鏡」...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說到拍攝風格這回事,有人堅持「直出」,也有人喜歡用軟件後製「整色整水」,不過無論取向如何,對愈來愈多影友來說,「色調」早已變成個人標籤的一...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Skylum 推出的 AI 修圖軟件《Luminar Neo》自 2022 年面世以來,憑藉實用易上手的功能及親民價格,一直深受攝影愛好者歡迎。《Luminar Neo》於今年 ...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車迷們等了很久的新一代 Supra 有新消息,Toyota 官方宣佈,新 Supra 全由內部獨立開發,意味著不會再與 BMW 合作。這款備受期待的第六代傳奇跑車,...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Apple 投資的《F1 電影》被視為今年最具票房潛力的作品之一,為進一步提升觀影熱潮,香港地區特別重新上映 IMAX 版本,並破天荒推出專為 iPhone 設...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Insta360 最近推出了限量版 Satin White X5 360 全景相機,主打太空級性能測試和新配件 ND 濾鏡,成為業界焦點。這款 Satin White X5 延續了標準版...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近年來在摺疊屏幕手機領域最為積極的品牌,HONOR 可謂當之無愧。最新推出的 HONOR Magic V5 雖然維持 HK$10,999 的定價,卻在多方面進行了顯著強化...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距離 Apple 慣常發表新 iPhone 的時間大約還有一個月,估計 Apple 已經正在生產 iPhone 17 系列手機,準備在 9 月中下旬進行全球發售。除了 Apple ... (繼續閱讀)
1 日前
Subaru BRZ 有新消息,他們歐洲市場負責人 David Dello Stritto 在接受《Autocar》專訪時透露,第 3 代 BRZ ,很可能轉型為純電動車重返歐洲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