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用無人機作為光繪工具並不算新鮮事,以一系列光繪相片製成動畫亦很普遍,但將兩者合而為一卻並不常見,最大原因是當中要解決不少技術困難。
光繪攝影師 Russell Klimas 正努力將無人機融合至光繪動畫之中。他的最新作品是比卡超橫越夜空。作品由 11 張相片組成,單張相片的拍攝設定是 ISO 100、f/10、約 209 秒曝光時間,整個拍攝過程共用去 4 枚無人機電池。
簡單來說,雖然 Klimas 使用預先編製好的控制碼來操縱無人機飛行,但編製工作的複雜程度要比想像中高得多!大家可以把飛行路線想像成兒童圖書內的「點連成線」遊戲,Klimas 需要人手將圖案線條轉換成航點(Way point),當中要考慮跟背景的相對尺寸與位置,以及每個單格之間的差距等等,最後是利用 Excel 軟件,將二維圖案轉換成三維坐標,皆因無人機飛行時必須倚靠 GPS 作三維定位。
▲Klimas 在編製飛行控制碼時,會利用 Google Earth 作距離與長度參考。
前期工作還包括實地試飛,確保所有計算都是正確。這次 Klimas 選出首、尾和中間的一格相片作試飛,結果意外確實發生:在試飛最後一張相片時,無人機撞向一棵樹,並被卡在離地 20 英尺的位置。當時他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向無人機投擲電池,試圖令它鬆脫。幸好 Klimas 也懂得修理無人機。
Klimas 認為自己的無人機光繪動畫製作技術仍在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挑戰需要克服。有興趣的影友可以細閱原文,Klimas 會較詳細地介紹無人機光繪動畫基礎技術,以及在製作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分享。大家亦可到 Klimas 的個人網站、Facebook、Twitter 和 Instagram,找到更多作品。
▲Klimas 第一段作品由 23 張相片組成,單張相片的設定是 ISO 200、f/6.3、約 60 秒曝光,共用去 3 枚無人機電池。
▲第二個作品由 10 張相片組成,單張相片的設定是 ISO 100、f/10、約 172 秒曝光,共用去 2 枚無人機電池。
▲第三個作品由 23 張相片組成,單張相片的設定是 ISO 200、f/10、曝光時間由 14 至 210 秒不等,共用去 5 枚無人機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