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6 級防震中堅:Fujifilm X-S10 測試

文、攝、片 :Stephen
Model:Samantha Wong

很多人對 Fujifilm 中檔次 APS-C 片幅無反相機的印象會是其複古的外型,以及機頂的一個個曝光補償、ISO 感光度或快門速度的轉盤。不過,作為 Fujifilm 的最新成員 X-S10,其設計理念與過去大家對 X 系列相機的認知已經明顯不同,以其今次鮮明的造型,不單止在 X 系列相機中鶴立雞群,而且內置實用的 5 軸 6 級機身防震系統,在 Canon EOS M6 Mark IINikon Z50,以至是 Sony A6600 中都非常之有競爭力。

全新設計語言
相信單看外型或會被 X-S10 嚇倒,畢竟過往的認知是相機的手柄愈厚大,相機的級數也是一併提升的,故純粹「以柄取機」的話,說新產品線 X-S10 的定位較 X-T30 高一點也有道理的。而 Fujifilm 官方表示 X-S10 是介乎昔日的 X-H1 專業機與現時的中檔機 X-T30 中間,不過新機厚大的手柄卻就帶來不少的舒適感,甚至比 X-T4 還要好一點。可是,定位始終是中檔之機種,除了在外型上較為嚇得人,可以扮扮專業機外,當視線轉到機頂就發覺 X-S10 的感覺與過往 Fujifilm 的中高檔次機種不同。在 X-S10 的機頂部分仍然看到 4 個轉盤,當中包括前、後轉盤、模式轉盤和可以自定的 Fn 功能轉盤,不過就沒有了過往 Fujifilm 中高階相機的曝光補償轉盤、快門速度轉盤,以至是感光度轉盤,霎時間少了幾分古典味。當然,古典味所換來的是更加直截了當式的操控,例如新機 X-S10 機頂上的獨立 ISO 快捷鍵是過往 X-T4,以至是 X-T30 都是沒有的,所以如果不太喜歡「慢拍」的,相信應該會對 Fujifilm 是次為 X-S10 設定的操控方式加了分數。X-S10 的機背用上 3"、104 萬像素的側揭式觸控屏幕,鍾愛自拍的相信會是愛不惜手,而 X-S10 亦支援 USB 供電,即使邊充邊拍亦不成問題,亦間接彌補續航力只得 325 張(CIPA 標準)照片的缺憾。

▲配上 XF 16-80mm F4 OIS 鏡頭後,顯得 X-S10 的外型更為小巧。
▲配上 XF 16-80mm F4 OIS 鏡頭後,由於鏡尾部分的直徑較大,加上 X-S1 的底部亦較淺,當使用較大的快拆板時會出現「刮鏡」的問題。
與今年初發表的 X-4 和 X-T200 一樣,X-S10 亦改用側揭式多角度觸控屏幕。
▲手柄的深度幾近時相機厚度的一倍,握持的感覺相當舒適。

20fps 無裁切追焦連拍
X-S10
 使用 2,600 萬像素 X-Trans CMOS 4 感光元件和 X-Processor 4 影像處理器,與高階機 X-T4 完全一樣,而這套組合亦廣泛用於 X-T3X-T30X-Pro3,故新機的拍攝質素幾乎是無可置疑的。在非裁剪模式下,X-S10 的最高連拍速度為 20fps(電子快門),在 1.25x 裁剪模式更可達 30fps(電子快門),而且更支援追焦功能,在同級機來說已是十分強勁。當然,如果閣下喜歡沒有果凍效應的傳統機械快門的話,X-S10 亦可作 8fps 追焦連拍,對比同級的 Sony A6600 和 Nikon Z50 的 11fps 連拍,難免有點遜色。測試時配上 XF 16-80mm F4 OIS 鏡頭,並以 30fps 電子快門的裁剪模式追焦連拍馬路上的汽車,追焦的成功率甚高,有近 8 成多 9 成,當主體極近相機時才偶有出現失焦的問題。

▲以 30fps 電子快門(1.25x 裁切模式)作追焦連拍,輕鬆捕捉移動中的主體。
▲X-S10 使用 X-T4 的 2,600 萬像素 X-Trans CMOS 4 感光元件。
▲機頂軍艦部分的兩邊隱藏了兩個收音咪。
▲機身的荔枝紋蒙皮十分吮手,亦帶有明顯的中指托的位置。
 ▲沒有 X-T4 的獨立 ISO 感光度轉盤,取而代之的是專門的 ISO 感光度快捷鍵,小編較為傾向加入快捷鍵的安排。

度身設計的 5 軸 6 級機身防震組件
Fujifilm X-S10 撇開厚大的手柄,其實其機身高度和闊度都要比 X-T4 的細得多,而作為第三部加入 5 軸機身防震的 Fujifilm X 系列無反相機,廠方特別重新設計 X-S10 的 5 軸機身防震組件,較在今年頭推出的 X-T4 在體積上足足細了 30%,令 X-S10 的外型可以變得更輕巧。雖然 X-S10 的防震組件更細更薄,但是實際的防震效能亦有 6 級(視乎不同的鏡頭而定,一般而言最少亦有 5 級),對比用上第二代 5 軸防震組件的 X-T4 僅僅少了 0.5 級而已,個人覺得這樣在體積上的取捨也見合理。如今輕巧化的第三代 5 軸 6 級防震組件研發成功,說不定日後會隨 X-S10 的口碑而被下放至較低階的 X 系列無反相機系統上,對於其他 APS-C 無反相機的持份者而言,屆時或許會成為他們的惡夢。

▲使用 NP-W126S 鋰離子充電池,拍攝相片的續航力達 325 張(使用 LCD,CIPA 標準)。
▲機側設有收音咪、USB-C 和 HDMI 插頭,未設有專門的耳機插頭。
▲機頂後轉盤部分採用傾斜式設計,在操控和檢視轉盤前方的 ISO 和 Q 按鈕更容易。
▲機背設有多重選擇器,觸感沒有其他 Fujifilm 機種那麼硬。 
▲機頂左方設有可自定的 Fn 功能轉盤。

拍片師承 X-T30
加入 5 軸機身防震後,作為用家的最大好處是當然是可以在拍片時穩定機身,減少畫面的晃動問題,而小本製作的攝錄師也不用外求專門的電動手持雲台。如果嫌單靠機身防震/鏡身防震的穩定畫面效果不夠,X-S10 亦提供拍片專用的數碼防震模式,不過當利用畫面邊位作緩衝後,畫面就會有 1.1x 的裁切。另外,X-S10 亦加入「拍片影像穩定功能模式提升」,進一步加強防震效果,不過由於這個功能實在太強,可以大幅修正移動的動作,如果要不斷移動攝錄的話,建議關掉這個功能比較好。

在拍片方面,X-S10 繼承自 X-T30 的拍片功能,新機可以 24p 和 30p 的幀率拍攝 Oversampling 的 DCI 或 UHD 格式的 4K 影片,不過未有對應 4K60p 似乎要為了遷就高階的 X-T4X-S10 支援 F-log,內置可以進行 8-bit 4:2:0 攝錄,如透過外置的攝錄儲存裝置,更可對應 10-bit 4:2:2 規格。X-S10 機側提供收音咪插頭,未有提供獨立的耳機插頭,雖然 Fujifilm 可以讓用家使用 USB-C 轉 3.5mm 的耳機轉插,但是就會因此犧牲 USB-C 插頭,如果想要長時間拍片,要用上流動充電器補給電力,用家就要在充電和耳機之間作出取捨。

 
▲影片 Eye AF 示範

▲對焦速度反應示範

下一頁:更多畫質、感光度測試和樣本照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2 分鐘前
對於許多手機愛好者而言,相較於當今千篇一律的全螢幕智慧型手機,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時代的產品設計反而更具特色。近日 Samsung 流出一款...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今年 2025 高級視聽展相當精彩,不少品牌都將開發經年的旗艦級耳機推出。我們亦留意到耳機單元設計、耳機線材選擇、定製耳機市場萎縮及傳統耳機品牌...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近日英國迎來今年第三次熱浪,雖然最高氣溫仍未衝破 2022 年 7 月 19 日的攝氏 40.3 度記錄,但是今年英國雨量又出奇地偏少,降雨量創下自 1976 年...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Peak Design 平時出新色,就相當低調,不過品牌剛剛破例,一口氣推出 Ocean、Eclipse、Kelp、Ibis 四種全新配色,涵蓋背囊、單肩袋、小包、相機帶、...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Tesla Model Y 長軸版(Model Y L)官宣會在中國推出後,便一直有指這款 6 座車型會到歐美等到市場。雖然 Tesla 至今依然沉默,可是行動最實際,Mo...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自 Meta 推出 Meta Wayfarer Smart Glasses 掀起智能眼鏡熱潮以來,香港市場一直受限於平行進口導致功能與軟件支援不完善。不過近期 Rokid 正式宣佈...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德國電影設備巨頭 ARRI 近期陷入動盪局面,一方面推出全新 Alexa 35 Xtreme 電影攝影機展現技術實力,另一方面卻傳出可能出售股權的消息,引發業界... (繼續閱讀)
1 日前
備受矚目的史上最薄 iPhone 機型 ─ iPhone 17 Air,預計將於今年 9 月正式亮相。最新流出的外型與規格資訊,讓消費者在發表前能先睹為快這款產品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際權威攝影評測機構 DxOMark 最新公布 HUAWEI Pura 80 Ultra 的測試結果,這款旗艦手機以總分 175 分的優異表現榮登榜首... (繼續閱讀)
1 日前
根據日本網站 asobinet 最新曝光的專利文件顯示,Fujifilm 於 2024 年 1 月 30 日提交了兩款廣角鏡頭專利申請(公開編號 P2025117248,公開日期 20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