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RF-S 18-45mm、RF-S 18-150mm 照片及規格曝光!

文:Owen

除了 Canon EOS R7 和 EOS R10 的諜照外,兩支為 APS-C 片幅的 RF 接環已經準備就緒。就在新聞正式公佈前夕,RF-S 18-45mm F4.5-6.3 IS STM 和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之相片和規格亦已經流出,不過暫時兩鏡均屬入門級標準變焦鏡頭和高倍變焦鏡頭,以輕巧便攜為開發前題,未知 Canon 日後會否盡快加強 RF-S 鏡頭群的戰線,提供超廣角變焦或大光圈定焦鏡頭之選項。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將會屬 APS-C 片幅 EOS R 系統的入門套裝變焦鏡頭,擁有 28.8-72mm 等效焦距,廣角端稍嫌不足,特別是用來拍片的話,視角在七除八扣的情況下,以廣角端拍 Vlog 亦有點吃力。新鏡收納時的長度僅為 44.3mm,配合 130g 的淨重,用於 EOS R10 也不覺得累贅,不過諜照未有特別展示接環部分,小編覺得此鏡隨時因為成本考慮而改用工程塑料之接環。RF-S 18-45mm F4.5-6.3 IS STM 採用 7 組 7 片的光學結構,自動對焦時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2 米,最高放大率為 0.16x,如改用手動對焦的話,對焦距離可進一步收窄至 0.15 米,令相應的最高放大倍率升至 0.26x。

至於擁有 8.3x 高倍變焦能力的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擁有 28.8-240mm 等效焦距,屬標準的旅行鏡頭,鏡頭長度較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長近一倍,達 84.5mm,重量為 310g。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採用 13 組 17 片的光學結構,自動對焦時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17 米,最高放大率為 0.44x,如改用手動對焦的話,對焦距離可進一步收窄至 0.12 米,令相應的最高放大倍率升至 0.59x,堪稱屬半支微距鏡頭!如不計較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外型較大和定價高的話,此鏡會有更多玩法,可以取締多支鏡頭。

來源:Canon Watch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預計於今年 9 月發佈的新一代 iPhone,在命名上似乎將迎來不少變革。除了傳聞中最薄的 iPhone 17 Air 可能取代 iPhone 17 Plus 之外,近日更有消息...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首部曲]所提到的周遊券,將會係[立山黑部]的旅程大派用場,只要向[扇澤駅]的購票窗口,就能兌換當天的登山門票,以極其性價比高的優惠價錢遊...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以往八達通錢包用戶若想升級至 八達通銀包 Plus(13-17 歲) 或 八達通銀包 Pro(已認證) 帳戶,需提交個人資料、住址證明、香港身份證照片及自拍...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去年尾有關 EOS R6 Mark III 的消息傳得熱烘烘,一度傳出 Canon 會在今年的 CP+ 公佈新機,不過 Canon 最終在今年首季來個急轉彎,暫時減慢 EOS R6...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近年來,菲林攝影有回暖跡象,而市場對傳統菲林的需求持續升溫,Fujifilm 於去年中宣佈在中國市場宣布重啟 C200 和 C400 兩款彩色底片的生產,希望...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Toyota 正在努力追上電動車步伐的同時,他們一直都說不會放棄汽油車,可是電動車及汽油車兩者並存,在 Toyota 而言已是肯定的了。他們在歐洲接受傳...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日網傳 Microsoft 對 HUAWEI 的供商許可快要到期,意味著 HUAWEI 今後推出的筆電,都不能預載 Windows 系統,只能預載 HarmonyOS 或 Linux 系統,...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智能手機市場中,時尚品牌與手機的聯名產品往往被視為「換湯不換藥」的設計,僅僅是外觀上的變化,卻伴隨著更高的價格。HONOR 與 Porsche Design ... (繼續閱讀)
1 日前
Nikon Z5 入門級全片幅無反相機於 2020 年中發表,輾轉之今已經準備邁向第五年。而​根據多方傳聞,後繼機 Z5II 預計在今年 4 月或 5 月登場,新機...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最新公布的 PowerShot V1 雖然也頗為吸引,但始終是一部主打拍 Vlog 功能的機種,機身不設 EVF及內置閃光燈,對於愛拍硬照的朋友來說也是美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