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至剛至柔,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詳測

文、攝:Alex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Leica M 系列旁軸相機(Rangefinder)向來被視為隨拍之王,一直不強調近攝效能。事實上,旁軸取景結構因受制於先天設計(景物越近、視差越大),不適合近距離拍攝。最近推出的 Summilux-M 50mm f/1.4 ASPH(定價 HK$39,300) 史無前例地加入「近攝模式」,令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由上代的 0.7m 縮減至 0.45m,可謂破天荒之舉!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同時還有黑色版本,建議零售價為 HK$37,800。

誕生於 1959 年
講 Leica 鏡,很難跳過不講歷史,否則難以了解該鏡的發展過程以至特色。Leica M 系第一支 50mm f/1.4 鏡頭誕生於 1959 年,型號名為 Summilux-M 50mm f/1.4。1961 年,第二代 Summilux-M 50mm f/1.4 面世,外觀上跟第一代極似,但光學結構相異。有人認為第二代才是 Leica M 50mm f/1.4 鏡頭的起點。無論如何,第二代光學結構(5 組 7 片)一直沿到用 2004 年,直至加入非球面鏡片的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上場。


▲隨對焦距離縮短,鏡身長度會增加。對焦環由無限遠扭至 0.7m 位置,旋轉行程約 90°。


▲0.7m 至 0.45m(最近對焦距離)為近攝模式,數字會用上另一顏色標示。對焦環在這段距離的旋轉行程約 80°。

加入 ASPH 非球面鏡片
Summilux-M 50mm f/1.4 ASPH(有人稱它為第四代鏡,或者型號尾加上 I 作識別)相對於光圈及定位小一級的 Summicron-M 50mm f/2 系列,成像更具風格,被認為較容易拍出富藝術性、令人驚艷的作品,也有人形容它為「歷史上最出色的 50mm f/1.4 鏡頭」。此鏡換上 5 組 8 片光學結構及 9 片光圈葉設計(之前 12 片),對焦距離為 0.7m。在 2015 年,廠方為紀念 1960 年代誕生的原版 Summilux-M 50mm f/1.4 而推出一個改款版本,光學結構無變,但換上舊款鏡外殼及刪除內置式遮光罩。


▲鏡頭在德國製造。


▲f/2、1/1,250s、ISO 200、Leica M11
使用「標準」圖像風格拍攝,對比度、銳度、飽和度均為「零」(預設值)。電車車身的色彩濃郁,中央位置的欄桿對比度與銳度都屬偏高的水平。高反差邊緣如左上角的電纜與行人天橋橋身都出現少量紫邊與綠邊(色散)。

增強近攝能力及散景表現
到 2023 年 4 月,Summilux-M 50mm f/1.4 ASPH 迎來一次較重要的升級。最新版本(有人稱它為第五代鏡或 2023 版,下文將加上 II 以作區別)依舊採用 5 組 8 片的光學設計,當中也包括 1 片非球面鏡片,但光圈改用系列中前所未見的 11 片葉片,提升散景表現。其實 9 片光圈葉版本的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 的散景已算柔美夢幻,改用 11 片光圈葉之後,散景效果更與同廠的「夜神」 Noctilux-M 50mm 系列(最大光圈分別有 f/1.2、f/1.0 及 f/0.95)接近,但價錢至少可以便宜 1 萬港元(以 Noctilux-M 50mm f/1.2 ASPH 計)。


▲對焦距離:0.7m,放大率 0.09x


▲對焦距離:0.45m,放大率 0.16x。兩相均以最大光圈,對焦至花朵的最右端,基本上花瓣只有一角清晰。背景雖然被完全虛化,但景物還剩下一點模糊的輪廓。

旁軸對焦不能在近攝模式下操作
上文提及,旁軸對焦結構不利於近攝。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I 特別引入近攝模式。大家轉動對焦環,可以明顯感覺到在 0.7m 位置有個「Click 位」。當對焦距離在 0.45m 至 0.7m 時,旁軸對焦已無法運作,用家需要改用機背屏幕取景與對焦。由於最大光圈時景深甚淺,建議用家開啟對焦輔助功能放大對焦畫面,並借助峰值對焦功能分辨中焦位置,一般情況下都能拍出焦點準確的近攝照片。萬一遇上極端環境,可以收細至 f/2 對焦,到拍攝時才轉回 f/1.4。當然使用這種拍攝方法時,手要盡量定一點,否則構圖只要有少少移位,焦點位置可能會改變。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I 改用 11 片光圈葉片。


▲f/1.4、1/1,600s、ISO 400、Leica M11
以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整張相片幾乎只得近中央的一條花蕊是清晰,頗有微距鏡的味道。同樣地在高反差邊緣有一些紫邊。

有微距鏡的味道
就實試相片而言,近攝相片的中焦位置非常清晰,惟一但離開清晰景深範圍, 影像立即就被強力虛化,形成一團模糊的影像,整體而言具有微距鏡的味道。不過,微距鏡一般都會盡量靠近主體拍攝,少有閒雜景物入鏡,而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I 由於拍攝距離遠兼視角較闊,容許在構圖上加入一些襯景,令相片觀感不致過於單調。


▲f/2.8、1/200s、ISO 400、Leica M11
旁軸機如今也可以拍「相機先食」照片。同樣以最近對焦距離拍攝,雖然已收細 2 級光圈,但清晰範圍仍然很小。個人觀感覺得照片色彩比實物更濃郁一點。


▲f/1.4、1/1,000s、ISO 400、Leica M11
散景光點柔和自然。中焦位置的葉片邊緣有較顯眼的綠邊和紫邊。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I 光學結構圖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I MTF 圖

下一頁︰解像力及其他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7 小時前
Oppo 新一代旗艦機 Find X9 Pro 今日國際版正式發表,不過今次香港版緊貼國際版步伐,即日上市,定價為....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Insta360 宣佈推出以輕量為賣點的 360 度全景相機 X4 Air,號稱是品牌歷來最輕巧的 8K 全景相機。新機延續過去 X 系列的便攜定位,但同時具備旗艦級...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Sharp 都出電動車?對,你無看錯!Sharp 現在已經是台灣鴻海集團旗下家電品牌,他們早在 2024 年 9 月便已經用 LDK+ 概念預告會涉足電動車市場。在 ...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旅行時拍了上千張照片,回來後不知從何整理起?手機記憶體總是爆滿,卻捨不得刪掉任何一張珍貴回憶?想找特定時間地點的照片,找了半天仍然找不到?...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香港電訊(HKT)近期發佈了一系列創新 AI 應用與黃金漫遊服務,不僅為香港市民帶來智能生活新體驗,更在消費電子、娛樂與旅遊領域引發熱議。HKT 個... (繼續閱讀)
1 日前
推出以來,相信大家已觀看不少開箱影片,然而其前後鏡頭的實際拍攝與錄影表現卻較少被深入探討。本文將為大家詳細..... (繼續閱讀)
1 日前
Sigma 的全片幅 Foveon X3 感光元件計劃雖歷經多年波折,但品牌社長山木和人(Kazuto Yamaki)近日再次強調,公司仍在持續開發這款備受期待的感光... (繼續閱讀)
1 日前
每隻狗狗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個性與魅力,不少主人都樂意將他們的狗狗充當模特兒。不過,要怎樣才能夠展現狗狗千姿百態的美麗和吸引力呢?最簡單的當... (繼續閱讀)
1 日前
西澳州,簡稱西澳,是澳洲聯邦的州,位於澳洲西部,今劃分為142個地方政府區域,幅員廣達2,525,500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1/3,是澳洲面積最廣大之... (繼續閱讀)
1 日前
擅長將日系新車改裝成復古風格的光岡自動車(Mitsuoka Motor),確認復刻大受車迷歡迎的 Buddy 車型,但只會限量生產。Buddy 是基於 Toyota RAV4 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