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輕便大三元比拼︰Sigma 28-70 F2.8 | C VS Tamron 28-75mm F2.8 G2

5. 散景光斑

Sigma 28-70mm F2.8 DG DN│C


▲f/2.8、1/200s、ISO 100、70mm、Sony A7 IV

Tamron 28-75mm F2.8 G2 Di III VXD


▲f/2.8、1/160s、ISO 100、75mm、Sony A7 IV

短評:Sigma 的散景光點相對柔滑一點,邊緣較模糊。Tamron 的散景光點邊緣相對較為明確、實在,而且不時會出現淡淡的亮邊。兩種光圈類型沒有分好與壞,只看用家的個人喜好。

6. 近攝

Sigma 28-70mm F2.8 DG DN│C


▲f/4、1/200s、ISO 200、28mm、Sony A7 IV

Tamron 28-75mm F2.8 G2 Di III VXD


f/4、1/160s、ISO 200、28mm、Sony A7 IV

▲Sigma 28-70mm F2.8 DG DN│C ▲Tamron 28-75mm F2.8 G2 Di III VXD

短評:同以 28mm 焦距及最近對焦距離拍攝,Tamron 的近攝能力相對高一點,能呈現較豐富的細節。值得一提的是,兩鏡在近攝時面對高光邊緣,好像較容易出現明顯的色邊(色散現象),建議用家在拍攝淺色物件時要特別留意。。

總結:經過實測之後,在畫質上,Sigma 28-70mm F2.8 DG DN | C 與 Tamron 28-75mm F2.8 G2 Di III VXD 在大部分場景都接近,而在各項細節上,例如紫邊與景虛化,兩鏡則各有長短,沒有誰擁有明顯的優勢,甚至兩鏡的定價也只相差 5%,實在不容易從中作出選擇。

或者大家換個角度看,今次測試選用了 Sony A7 IV,其實搭配 A7C II,特別是 Sigma 28-70mm F2.8 DG DN | C,機、鏡加起來總重量還不足 1kg(機身:514g、鏡頭:470g),輕便程度難有同級器材可比,應該會受到愛旅行、行山的影友歡迎。Tamron 28-75mm F2.8 G2 Di III VXD 雖然尺寸比 Sigma 大一點,但近攝和遠攝的規格都比 Sigma 高少少,可能因此會獲得較著重遠攝及近攝的買家的青睞。此外,Tamron 28-75mm F2.8 G2 Di III VXD 能夠透過 USB-C 線及 Tamron Lens Utility 電腦軟件對鏡頭的操作作出更仔細的微調,相信會更適合拍片及需要精細操控的用家。

定價:
Sigma 28-70mm F2.8 DG DN | C:HK$7,100
Tamron 28-75mm F2.8 G2 Di III VXD:HK$7,480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 日前
NVIDIA 宣布以 10 億美元(約 78 億港元)入股電信巨頭 Nokia,NVIDIA CEO 黃仁勳看準 6G 契機,推動 AI 及電信網絡深度結合,掀起全球網路新革命。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 2012 年,加拿大 Apple 專門店內曾有一位名為 Sam Sung 的員工,由於其姓名讀音與競爭對手「Samsung」相似,被顧客拍下名片上傳至 Reddit 後,迅... (繼續閱讀)
3 日前
撇開 e 系列 iPhone,標準型號的 iPhone 近年都是以高性價比作為主要賣點。新一代的 iPhone 17 維持了與上代 iPhone 16 相同的 HK$6,899 起定價,卻... (繼續閱讀)
3 日前
耳機品牌 DITA 的創始人 Danny Tan 一直致力於以單一動圈單元設計旗艦級耳機,繼 2022 年推出 Perpetua 後,時隔三年終於帶來全新旗艦作品 DITA Ve... (繼續閱讀)
3 日前
巴黎時間 10 月 19 日凌晨,法國文化界發生一起震撼事件——世界級博物館「羅浮宮」內的珠寶展廳在短短數分鐘內遭多名人士闖入。根據巴黎檢方後續公... (繼續閱讀)
3 日前
香港電訊(HKT)近期發佈了一系列創新 AI 應用與黃金漫遊服務,不僅為香港市民帶來智能生活新體驗,更在消費電子、娛樂與旅遊領域引發熱議。HKT 個... (繼續閱讀)
3 日前
vivo 迅速將兩款備受期待的旗艦機型 X300 與 X300 Pro 引進香港市場,定價由港幣 7,998 元起,引發廣泛關注。這兩款新機不僅在硬件規格上採用高端配... (繼續閱讀)
3 日前
HONOR 在平價手機市場持續擴充產品陣容,近日正式推出兩款新機:HONOR 400 Smart 與 HONOR X7d,以千元價格帶為目標,為用戶帶來豐富的 AI 互動體驗。 (繼續閱讀)
3 日前
推出以來,相信大家已觀看不少開箱影片,然而其前後鏡頭的實際拍攝與錄影表現卻較少被深入探討。本文將為大家詳細..... (繼續閱讀)
3 日前
DJI 正式推出第二代 Neo 系列掌心無人機 Neo 2,新機延續上代「掌上 Vlog 無人機」概念,以「會飛的跟拍攝影師」自居。雖然機身重量由上代的 135g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