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瘦身又減磅,Fujifilm XF 16-50mm F2.8-4.8 R LM WR 登場

Fujifilm X Kit Lens 標準變焦鏡

文:Alex

元老級的 XF 18-55mm F2.8-4 R LM OIS 服役 12 年(2012 年推出)之後,如今終於要退場。後繼之作 XF 16-50mm F2.8-4.8 R LM WR 在多項主要規格上都有改良,以應付新一代 4,000 萬像素相機在解像力上的要求。新鏡 6 月開售,售價為 HK$5,600;若連 X-T50 機身以套裝方式(HK$14,480)購買,價錢大約是 HK$3,200。

從型號就能看出,新作 XF 16-50mm F2.8-4.8 R LM WR 引入更短的廣角端,等效焦距為 24mm,相對於上代的 27mm 等效廣角端,拍風景或拍 Vlog 都更加實用。不過在遠攝端,等效焦距就由上代的 82.5mm 變成 75mm,遠攝力輕微削弱了,可謂有得亦有失。另一方面,新作的最大光圈儘管仍然由 f/2.8 起跳,但遠攝端最大光圈強卻下降了半級,只有 f/4.8,或會影響虛化散景的能力。

上代 XF 18-55mm F2.8-4 R LM OIS 提供 3.5 級機身防震,雖然數字是細了一點,但它始終是 12 年前的產品,規格其實可以接受。然而來到 XF 16-50mm F2.8-4.8 R LM WR,廠方將鏡身防震功能完全刪除,感覺上就不夠前作「大件夾底食」,且手持低光拍攝能力或會令人懷疑。

新鏡的光學設計比上代少用 3 片鏡片,在 9 組 11 片的結構中包含 3 片 ED 低色散鏡片。再加上剔除了 OIS 系統,鏡頭重量由上代的 310g 大幅削減至只有 240g,成為目前 XF 系列之中最輕的變焦鏡,配合如 X-T50 般的小型機身應該會相當輕便。

上代採用外變焦設計,由 18mm 變焦至 55mm,鏡身會伸長一定的幅度。今代則改用固定鏡身設計,但在變焦過程中鏡頭中間的小鏡筒會縮入鏡身內。新鏡沿用 58mm 直徑的濾鏡,全焦距最近對焦距離均為 0.24m,若以前組鏡片計,實際工作距離可短至 0.15m,在遠攝端提供最高 0.3X 微距放大率。

新鏡還加上實體光圈環與防塵防水滴配置。廠方已宣佈,XF 16-50mm F2.8-4.8 R LM WR 除作獨立發售外,亦以會 kit 鏡形式出售,而第一部跟此鏡的機型是 X-T50,隨後 X-T5 及 X-S20 都會推出連此鏡的套裝。

更多主題:Fujifilm X Kit Lens 標準變焦鏡
最新消息
1 日前
L-Mount 聯盟這個陣營原本由 Leica、Panasonic、Sigma、DJI 等大廠主導,近年亦吸納了 Sirui、Samyang 等品牌,昨日中國鏡頭品牌 Viltrox 正式成為... (繼續閱讀)
2 日前
全球首款寵物智能手機 GlocalMe PetPhone 正式亮相,標誌著寵物智能穿戴裝置從單純的監控與定位功能,邁向「雙向溝通」與「智慧護理」的全新階段。 (繼續閱讀)
2 日前
Mercedes-Benz 今年重點之作全新純電 CLA 車系終於在香港推出!不單加入了許多新科技,更加以長續航力 792 公里吸引車主目光... (繼續閱讀)
2 日前
由首款三摺疊屏幕手機 Mate XT ULTIMATE DESIGN,到今年推出的首款 16:10 比例摺疊屏幕手機 Pura X,HUAWEI 近年持續開創產品新藍海,致力為用戶提... (繼續閱讀)
2 日前
近兩年不少手機品牌都將出色的拍攝規格下放到中階機型,讓消費者能以更親民的價格體驗到優秀的攝影能力。今年 vivo 在第一季度推出了拍攝表現不俗的...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年中價位耳機市場迎來爆發性成長,各品牌紛紛推出性價比驚人的產品。最近 Kinera 也加入戰局,推出定價約 HK$3,500 的 Imperial Nott·Phantom(...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Xperia 手機一直以來的強項,在於其屏幕、拍攝與播放功能均與 Sony BRAVIA 電視、Alpha 相機及 Walkman 音響部門緊密合作,融入了這三大部門的... (繼續閱讀)
2 日前
繼 200mm F2 DG OS|Sports 後,Sigam 即將於 9 月 9 日舉行另一次產品發佈會,其中一款為將會有「散景王」稱號的 135mm F1.4,並提供 Sony E-mount...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正式宣佈將於香港時間 9 月 10 日凌晨一時舉行產品發佈會。本次發佈會主題定為「Awe Dropping」,寓意「令人驚嘆」。除了備受矚目的超薄 iPh...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對於剛踏入耳機發燒領域的新手而言,總會面臨一個經典難題:究竟該將預算投入高階耳機搭配中階播放器,還是優先購置頂級播放器搭配入門耳機?這個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