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邊(色散)測試
|
|
| ▲測試原相(焦距:24mm) | |
| 色像差補償:自動 | 色像差補償:關 |
|
|
| ▲f/2.8 | |
|
|
| ▲f/4 | |
|
|
| ▲f/5.6 | |
|
|
| ▲f/5.6 | |
短評:關閉色像差補償功能,在高反差邊緣可能會出現紫邊,而且收光圈無法完全消除。開啟色像差補償功能後,紫邊功能基本可以消除。
暗角測試
| 24mm 端 | |
| 陰影補償:自動 | 陰影補償:關閉 |
|
|
| ▲f/2.8 | |
|
|
| ▲f/4 | |
|
|
| ▲f/5.6 | |
|
|
| ▲f/8 | |
| 70mm 端 | |
| 陰影補償:自動 | 陰影補償:關閉 |
|
|
| ▲f/2.8 | |
|
|
| ▲f/4 | |
|
|
| ▲f/5.6 | |
|
|
| ▲f/8 | |
短評:關閉機身校正功能,廣角端與遠攝端都有暗角,當中以廣角端的暗角較明顯。開啟機身校正功能後,可以見到廣角端仍有一定程度的暗角,遠攝端的暗角也未徹底消除。若拍攝非淨色景物,可能要收細一級光圈;若要拍攝如天空之類的淨色景物,或者要收細 2 級光圈才看不出暗角。
變形測試
| 失真補償:標準 | 失真補償:關閉 |
|
|
| ▲24mm 端 | |
|
|
| ▲70mm 端 | |
短評:關閉機身校正功能,會見到廣角端與遠攝端都出現少許變形,但情況輕微。只要開啟校正功能,便可將變形消除。
其他測試相片(配合 Sony A7R V 拍攝)

▲f/2.8、1/200s、ISO 400、24mm(相片使用 Lightroom 輕微調校亮度與白平衡)
同樣是半身人像,改用 24mm 焦攝,除了面孔的細節,上衣布料的紋理也頗清晰。

▲f/2.8、1/640s、ISO 250、52mm
在相片右邊的淺綠色樹葉之間,透出明顯是冬甩狀的散景光點。

▲f/2.8、1/125s、ISO 800、70mm
中焦位置上,金屬窗框的表面紋理和刮痕都十分清晰,散景過渡柔和自然。

▲f/2.8、1/40s、ISO 640、46mm
花燈上的繪畫顯現精細的筆觸。右邊的刺繡圖案也非常清晰。
更多 Sigma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30309
Sigma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610
有讚︰
- 比上代更輕巧便攜
- 成像大部分範圍有優異的銳利度
- 散景圓渾、柔和
- 廣角端近攝表現有驚喜
- 加入實體光圈環,操控更方便
- 變焦環鎖新設計有心思,使用方便
有彈︰
- 高反差邊緣或會出現少量色散
- 最大光圈之下仍出現暗角
- 最大光圈之下邊角位置的影像有些許鬆散
總結
總結:來到第二代,Sigma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雖然不能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但還是可以看到畫質上,銳利度有進一步提高,亦感覺到鏡身無上代那麼「墜手」,平衡感更佳。標準變焦鏡市場向來競爭激烈,廠商積極推出不同定位的產品去瞄準不同的用家。拿 Sigma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與價錢接近的原廠鏡相比,有原廠情意結的朋友或會傾向選擇 Sony 的 FE 20-70mm F4 G 和 FE 24-50mm F2.8 G,而 Sigma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的賣點是讓用家以一個較親民的價錢,完整享受標準大三元鏡頭的功能,是個高性價比的不俗選擇。
建議零售價:HK$9,700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WhatsApp 查詢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WhatsApp
查詢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WhatsApp
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