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地下鐵(Tokyo Metro)近日宣布,將於 2026 年春季起全線正式開放「感應支付」入閘服務。屆時乘客無需事先購買車票或為交通卡加值,只需使用支援非接觸式支付的信用卡、金融卡、預付卡,或綁定銀行卡的智能手機,在檢票口感應即可入閘搭車。相對現時需要先在售票網站才能使用信用卡等購買車票,這項新措施有望為旅客及日常通勤族帶來更方便的體驗。
先搭車後付款更方便
東京地下鐵公司表示,目前雖然已有部分乘車券支援感應支付或 QR 碼乘車,但仍需事先購買票券,對臨時出行或外地旅客並不方便。新計畫將於今年度內完成所有自動檢票閘門的感應終端安裝,並於明年春季正式啟用「先搭車、後付款」系統。
屆時,乘客只需將支援感應支付的銀行卡或信用卡,或已設定好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機輕觸讀卡器,即可快速入閘乘車,事後按行程自動扣款,無需額外充值或事前登記。新公布的服務不但節省排隊購票時間,也對外國旅客及不常使用交通 IC 卡的乘客來說更加友善。
日本鐵道支付方式持續升級 多家私鐵跟進
今年3月,東京地下鐵率先在特定乘車券上試行感應支付及 QR 碼入閘,獲得良好回響後決定擴大實施範圍。聲明強調,將持續以 IC 卡為核心,同時拓展更多方便的付款管道。京王電鐵、東急電鐵等其他私鐵也已陸續引入類似系統,預料感應支付將逐步覆蓋東京及周邊多條鐵路路線。
不過,要留意港人常用的 JR、新幹線等仍未公佈有計劃接受信用卡,現時主要靠車票或使用 Suica、PASMO 等 IC 卡才能入閘乘車。遊日前可以先在 Apple Pay 或 Google Pay 綁定或發行虛擬交通 IC 卡,直接在手機上儲值和刷卡搭車,讓整體交通體驗更快速順暢。
港人除了留意東京地下鐵開通信用卡支付的日期之外,亦可以檢查綁定的信用卡是否收取外幣簽賬手續費;選擇沒有相關手續費的信用卡,可節省更多額外開支。
(資訊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