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相機用家心得
顯示第 49 - 56 個心得
非常出色的機,但供不應求只此一次,下次又係咁一定永不錄用,唔好以為自己好型

Fujifilm X100VI

derektailor 於 2024-12-05 00:25:25
4
持中性態度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自己睇評測,網上大把
唔係話佢無缺點,但佢真係一部好出色既相機
Apsc有比全幅更好的畫質
缺點:
供不應求
另一方面香港官方沒有任何補救措施,令人失望
意見:
Apsc又如何?寫評論前請做好功課。
如果有認真睇大量sample及評測,就會知道為什麼這部機會供不應求。
一。Apsc畫質有入門全幅都沒有既色彩,立體感。二。外觀靚仔 (但自問隨身機GR size好得多)
這個世界除了片幅大小,還有光學實力。舉例:Sony 20-70等效景深等於Fuji 16-55 2.8 II。抱歉前者景深不是大晒,立體感是後者勝出。(利伸我是用A7C II加20-70)
不過,Fuji推出新機無法供得應求,這確是死罪,不能原諒。
如果要Leica Q以外最好既畫質,非這部莫屬。
但以現價計,XM5 + 15-45,其實都唔差,雖然是入門鏡,size分別唔太大,相片係無的比,但色彩還算是出色,而且是zoom又有22.5mm

Fuji,如果你下一部機都係供不應求,相信會有一定數量的資深用家,將會永不錄用你的產品,請你好好計劃一下
(我曾經是全新機買入XE1, XT20,XE3及XH1全新鏡買入18-55,16-55, 50-140,23.4 及 23f2,如果出左好機買唔到,仲要多過一次,一定唔會再考慮你)
最後更新:2024-12-05 00:35:54
因為5dm2, 再次回到canon 懷抱

Canon EOS R5 Mark II

kc903 於 2024-12-01 12:06:25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1. 眼部對焦 幾好玩幾有用,不過未真正拎佢黎打雀
2. 高像素+快速對焦能力兼備
3. 對比上一代散熱好左, 不過要等夏天才知實際情況
4. 續航力不俗,連拍打雀,我兩粒電玩足五小時,打左成萬張craw-.- (一正一副電)
缺點:
1. 原廠電好貴!不過淘仔解決到問題🤣
2. Cf express b 貴不過淘仔解決到問題🥳
3. 如果係雙cf ex,press 會開心啲
4. 始終都係較重
意見:
由以前影風景日出日落街拍多,
到依家係影生態打雀為主,有空才影日出日落。
越來越想要一部萬能機,即高像素,又具備強勁對焦速度。試過同時持有A1 及 A7c2, 一部打雀用一部行山影景用,A7C2係輕細方便,奈何啲掣唔順手。最後都係忍痛轉會。

Olympus 用過epl2
Fujifilm 用過xt1, xt2, xt20, xt3, xe3, xh1, xh2s,
Nikon 用過D810, z7
Sony 用過A7ii, A7iii, A7R4, A9, A1, A7C2
canon 用過750d, 5dm4, r5, 到今次r5m2


1. 眼部對焦 幾好玩,不過未真正拎佢黎打雀
2. Iso 6400- 8000 都還好,lr 簡單denoise已經ok
高像素打雀裁相有幫助
3. 打林鳥:最近去影隻戴菊(超細小型雀)暗位對焦還可以,對比r5感覺係好左少少,不過暗位仲要迷李型雀預左係會差少少,不過A1都係咁上下😅 主要係隻眼會對唔正。另外有時都係會迷左焦對錯樹幹。
*配200-800 常用 單點 或中間擴展 對焦 方式
4. 對焦,初步hea打下飛鳥,感覺都追得上A1。但我未用瞄準器去打飛燕既,未能作準。
5. 配合200-800,唔使加1.4 都夠玩🤣
6. 預拍打飛鳥太實用了,成功率大增
*A1如果有埋預拍,基本上我係唔使諗換機🤣😅
7. 畫質一如R5般夠做,配14-35 正
混合機型可能系最好

Nikon D780

ericpenguin 於 2024-11-30 21:17:56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有最成熟既單反功能
對焦一按即中
有實用可較既liveview 為輔
有人面對焦
無後顧既電量供應(出發前差足)
極好既低光畫質

不錯既video能力( 我少用唔評論)
缺點:
如果系D850既 body
如果有firmware 可以升級
意見:
相對已用上10年既D750
D780 系重大升級
2024買入系咪傻傻地?

多次去試玩 DF/Z6II/Z6III
系好勁,但EVF令我表眼水
最後更新:2024-11-30 22:09:12

Sony A7C II

yhj669 於 2024-11-29 00:27:03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3 個月)
意見:
嗨我是奶糖呀 介紹台灣本土正妹外送外約服務的Line:03656 見到本人滿意再現金消費 約妹喝茶Telegram: nini9595和Skype:bjx778 期待你的加入 在校學生 模特麻豆空姐 良家人妻 護士店員秘書兼差中 本廣告長期有效 全年無休為您服務~ 安全可靠保證安全健康哦 官網 http://5280344.com/ 老濕機入口(暗黑界 https://t.me/tgnini9595
經常 hang 機

Canon EOS R8

006796 於 2024-11-28 19:13:34
4
持中性態度 (使用了 3 個月)
意見:
買了幾個月,都是去旅行才用了2次。以這個價錢,基本上是很好的選擇了。

不過有個問題,我部機開啟後,假如之後再 lock, 過了一會兒,偶然就會 hang 機。這時候,即使關機也沒用,相機依然亮着,而且顯示屏偶然會呈現一片白色。這時候,我只能夠將電池拿出來,再重新開機,才能夠使用。請問大家也有這個情況嗎﹖似乎是 software 的問題。
輕巧而操控性極佳的專業相機

OM System OM-1 Mark II

笑天涯 於 2024-11-28 15:00:28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個月)
優點:
輕巧,防雨水效果極佳
AI對焦辨識效果快而準
Live Composite Mode ,對連拍相極實用
內置實用的NDR
各轉盤掣位位置便利快速置換
缺點:
未有支援CFexpress.
HDR相片銳利度下跌
意見:
由Olympus omd mark 2升級到 OM system OM-1 Mark II, 大幅提升了 noise控制,AF準確度,AI對焦辨識, Live Compsite Mode,實用度非常高。
趁減價買入,真係好抵用。
不過不失

Sony A6700

XCXC2019 於 2024-11-27 17:42:16
2
不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9 個月)
優點:
- 各方面都比上代快咗
- 色改善咗,終於可以直出
- 對焦一如以往地爽手
- S&Q轉盤比預期中方便
缺點:
比上(a7cii, a7cR, a7iv, FX30)不足,比下(ZV-E1, ZV-E10ii)有餘
意見:
成部機揸上手其實係爽嘅
尤其是轉盤上面同對焦,都係一如以往地爽手

但個問題係,呢部機唔會推薦到比人

倒返轉去問:今時今日需要一部APSC機做咩?
輕、方便、拍卡夠用、畫質夠用、平少少
但同一間sony入面,有一個畫質更好、一樣咁輕嘅a7cii同a7cR
拍片嚟講有FX30,仲有a7S
我要拍片又影到相又輕嘅,都仲有ZV-E1/ZV-E10ii,仲要平好多
計CP值的話,a7iv同a7cii真係無得輸

a6700 最大嘅問題係佢同其他產品嘅重複性好高,搵唔到一樣嘢係佢有但其他機做唔到、亦都冇一個吸引嘅地方去拉開同其它幾部機嘅距離

例如卡槽
其實a7cii同ZV-E10ii都只係得一個,如果a6700有兩個卡槽/支援CF Type A,對於影相嘅人嚟講就會有更大嘅吸引力

又或者係連拍速度,如果有一秒pre-shot/速度上升返一啲,咁其實對於影生態嗰班人嚟講係會有大啲嘅吸引力

又或者係機頂個Zoom桿,如果keep返的話對拍片嘅人而言就會方便

依家Sony個做法好似係:「既然我夾唔到呢一批人上去用FF,咁我就求其出一部嘢應酬下你哋,將幾部機嘅內容炒埋一碟、開個高啲嘅價錢,之後再搵自己其他機夾死佢」
應酬完之後,就話a6700銷量差而終結6系,以後只有專業FF、業餘FF同Vlog APSC,業餘APSC嘅自己上FF or轉會富士
成件事就比較難睇其實。

其實APSC一樣都可以出到好機 好鏡頭
但Sony一心只係想做FF機同Vlog機
令到一個本來做得唔錯嘅系列逐漸消失,我自己係覺得好可惜
所以更加唔敢再推人入火坑
要用Sony,就上FF
要用APSC,就去富士
性價比很高的入門135FF機

Nikon Z5

mahoro1046 於 2024-11-23 16:54:17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年)
優點:
- 今天來說, 價錢比對手入門機便宜很多, 但畫質差距不大
- 色彩還原度高
- EVF 很大又清楚 (手動鏡福音)
- 握持感舒服, 手感覺相當扎實
- 機身五軸防震
- 1/8000機械快門 (很多時只有高階機才有)
- 續航力高
- 可用USB供電
- 有雙SD卡槽
- 有人眼和動物對焦, 近距離很準
- 有WiFi控制, 方便自拍
缺點:
- 沒有翻轉螢幕, 不方便自拍
- 暗環境對焦差, -3EV左右已經拉風箱 (Z6III是在-9EV左右對焦也沒問題)
- 人臉辦識在人走遠一些就容易失效, 拍到背景
- 連拍只有4.5張
- 675克機身, 比對手入門機重
- 快速鍵設定不如高階機靈活
- ISO 6400開始會比新式CMOS差15%左右, 但需要左右放大100%對比才發現
意見:
用了一年才來寫評論, 想中肯一些。

選照相機一般重要指標就是價錢, 重量, 發色, 對焦, 連拍, 人體工學, EVF, 續航力, 翻轉螢幕, 高ISO表現等, 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取捨, 針無兩頭利。

如果重量, 追焦, 翻轉螢幕最重要, 選Z5不如選R8, A7C2那些。而選Z5的理由, 就是喜歡那發色, 喜歡那光暗寬容度, 握持順手舒服, EVF看得舒服, 續航力高, 平日都是日間拍風景, 不需要高速連拍, 拍人又是擺拍, 對人臉辦識的要求沒那麼高。操控肯定不如Z7, Z8, Z9那些, 但是入門定位就在那裡。2400萬像素, 日常使用也是足夠有餘。

另外重要的是, 在2023年2月1.40版本的更新中, 有改善對焦, 所以在此之前, 有關對焦的負面評價都沒有參考價值。(當然升級了也肯定不如新型號機身的) 讓我最驚訝的是, Z5是2020年7月發表的相機, 在2024/04/17居然還有韌體1.43版本出現。本來心中評價是4.5星, 考慮到這個不給5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