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攝表現大幅提升
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
很多人選購中長焦遠攝鏡,總會將焦點放在以恆定光圈設計,擁有 70-200mm 的「小黑」...
![]() 在 Nikon 的中長變焦鏡頭發展史上,以恆定 f/4為基礎的並不常見。較為人熟悉的可能要到其中兩支AI-S 年代鏡頭,一支是較為古遠、仍為手動鏡的 80-200mm f/4 AI-S,於 1981 年生產;另一支為 AF NIKKOR 70-210mm f/4,支援自動對焦,但生產年份僅為 1986-1988 年。兩支鏡頭的設計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重量不超過 900g,鏡身直徑也較小,出發點以輕便為主。然而 Nikon 及後的鏡頭發展路向以「小黑」f/2.8 光圈為重點發展目標,細一級光圈的選擇則以 f/4-5.6 設計為主,令 f/4 恆定的發展停步幾乎達 30 年之久。直至 2012 年 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 「小小黑」聞世才重新為中長變焦鏡頭的 f/4 系譜活化。 過去幾年來,70-200mm 焦段及恆定光圈首選離不開「小黑六」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然而大光圈的代價是重量高達 1530g,如果連 D800/E 機身 900g 重量,旅遊外攝背負一整天對體力可謂一場考驗。而 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則採用細一級光圈設計,令鏡頭體積大幅縮減,從而令重量下降至 850g,如果連 D600 的 850g 機身,比「小小黑」加上 D800 的組合輕了730g,負擔下降可謂顯而易見。 |
![]() 配合 D600 的中長焦組合總重量為 1700g,算是輕便。 支援全程或 3m 至無限遠對焦,加快遠攝尋焦效率。 設有距離顯示窗,最近對焦距離為 1m。
鏡片採用納米結晶鍍膜,有助抗眩光及加強色彩反差。
設有防塵防水滴設計,適合戶外使用。
可選配 RT-1 腳架環,固定於腳架使用。
|
光圈細一級,理論上快門速度也會被拖慢一級去遷就。不過 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 使用了第三代防震技術,可提供 5 級防震補償,即是在 70mm 焦段,最慢安全快門僅約 1/2s,而 200mm最慢安全快門僅為 1/6s,可謂幾乎任可情況之下手持拍攝都不成問題!而更慢的安全快門,可讓相機以盡量低的感光度拍攝保持畫質,在一些特殊環境如博物館,或地面狹窄無法容納腳架,也能發揮 5 級防震的功用。 和「小黑六」一樣,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 也使用了 Nano Crystal Coat 納米結晶鍍膜,令抗眩光及色彩反差的表現更為出色。鏡片組合設計為 14 組 20 片,當中用上了 3 片 ED 超低色散鏡及 1 片 HRI 高折射率鏡片,令鏡頭的銳利度及解像力發揮得更佳,足以應付如 D800E 及 D600 等高像素單反的需求。光圈為 9 片圓形光圈設計,拍出渾圓散景。而對焦設計方面,採用寧靜波動馬達及內對焦,表現一如「小黑六」敏捷及寧靜外,其最近對焦距離為 1m,可提供 0.274x 的放大倍率,以中長焦距變焦鏡來說算得上甚為突出,在一些生態題材上也能派上用場。 對於現今攝影趨勢追求輕便而又想保持專業質素的觀念,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的輕量化設計加上可減少周邊器材如腳架的負擔,令用家的機動性大幅提升,無疑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特別是入門用家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以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AF-S NIKKOR 24-120mm f/4.0 G ED VR 及 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 組成「小三元」,覆蓋 16-200mm 焦段,已能應付大部份攝影需要。 |
![]() ISO 2000、f/4、1/4s
ISO 1600、f/4.5、1/50s
ISO 2000、f/4.5、1/8s
ISO 800、f/5.6、1/10s
ISO 1250、f/4.5、1/2s
ISO 200、f/7.1、1/10s
ISO 1250、f/4.5、1/10s
ISO 200、f/5.6、1/400s
|
遠攝表現大幅提升
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
很多人選購中長焦遠攝鏡,總會將焦點放在以恆定光圈設計,擁有 70-200mm 的「小黑」...
特輕全片幅超廣角
AF-S NIKKOR 18-35mm f/3.5-4.5G ED
Nikon 的超廣角鏡頭選擇稱得上不愁選擇,例如 14-24mm f/2.8、16-35mm f/4G VR、20...
無敵石膏手鍊成
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
在 Nikon 的中長變焦鏡頭發展史上,以恆定 f/4為基礎的並不常見。較為人熟悉的可能...
Nikon 自推出 1 系可換鏡頭數碼相機後,最多人關心的莫過於鏡頭的後續發展,特別是...
一機一鏡至尊組合
AF-S DX NIKKOR 18-300mm f/3.5-5.6G ED VR
相信不少影友曾經有過這種經歷,特別是中階 DX 單反如 D7000,不想買入門鏡但又要齊...
常備防震標準變焦之選
AF-S NIKKOR 24-85mm f/3.5-4.5G ED VR
在 Nikon 的 FX 標準變焦鏡頭中,除了其中一支小三元 AF-S NIKKOR 24-70mm f/2.8G E...
光圈全開高畫質
AF-S NIKKOR 85mm f/1.8G
早前已經介紹過 Nikon AF-S NIKKOR 85mm f/1.4G 這款中長焦大光圈鏡頭,其散景之美...
廣角大光圈新星
AF-S NIKKOR 28mm f/1.8G
在菲林相機年代,28mm 稱得上是最普及的廣角焦段,特別是標準變焦鏡上,起始的焦段...
最常備之微距
AF-S Micro NIKKOR 60mm f/2.8G ED
在 Nikon 發展鏡頭的歷史中,微距鏡(Micro Lens)可謂舉足輕重。由 1956 年起,已有...
銳利無雙中長焦微距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
在 Nikon 中長焦鏡頭中,有一支鏡頭擁有一種特殊地位。不是之前提過的 AF-S Nikkor...
戲劇性視角效果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超廣角鏡頭和超長焦鏡頭,都可謂鏡頭設計上最難處理的兩個類型。尤其為全片幅相機設...
自菲林相機年代開始,不少用家都對一種鏡頭非常著迷,就是被人俗稱為「餅乾鏡」的鏡...
貫注電影拍攝概念
1 NIKKOR VR 10-100mm f/4.5-5.6 PD-ZOOM
數碼相機進入電影時代,幾乎每一部都已具備拍攝全高清或高清電影的條件。然而只有電...
銳不可當中長變焦之選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
常說定焦鏡的畫質總比變焦鏡優勝,不過隨著技術進步,變焦鏡的表現和定焦已可一較高...
遊走微距與標準鏡之間
AF-S DX Micro NIKKOR 40mm f/2.8G
微距鏡頭在不少用家眼中,有著濃厚的「實際主義」。首要用途離不開近攝事物取得細節...
手持超廣角新星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提到廣角鏡,不少用家總會有一點埋怨 – 為何沒有防震?雖說超廣角段使用安全快門,...
性價比之王加強版
AF-S NIKKOR 50mm f/1.8G
時代進步,一直被譽為性價比之王的 AF NIKKOR 50mm f/1.8D,也踏上了轉型 G 系之路...
不斷優化的長青鏡頭
AF-S NIKKOR 50mm f/1.4G
Nikon 在發展 50mm 標準鏡上也經歷過多次轉變,由 1986 年起推出首支自動對...
無懼手持拍攝
AF-S Nikkor 24mm f/1.4G ED
超廣角鏡,在一般攝影概念上是拍攝風景為主,景深較長,所以光圈大與小都不太重要。...
渾然天成中長焦鏡
Nikon AF-S Nikkor 85mm f/1.4G
在定焦鏡群中,除 50mm 標準鏡和 35mm 小廣角以外,有一支鏡頭是幾乎所有攝影愛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