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角之餘不失質素
Canon 過去一直予人感覺是開發長炮較為出色,不過從近期多支受好評的超廣角鏡頭來看(如 EF 16-35mm F4L IS USM ),廠方似乎已成功作出了平反。EF 11-24mm f/4L USM 於 11 組 16 片的設計中,便用上多達 1 片 Super UD、1 片 UD 及 4 片非球面鏡(1片大口徑研磨、1 片大口徑玻璃鑄模、2 片玻璃鑄模鏡片),當中前組鏡片更為現時全球最大口徑的非球面鏡片(87mm)。從試拍所見,鏡頭全開 f/4.0 光圈畫質已有相當高的水準,不只中央紮實,於 11mm 最廣時,邊角亦未有預期般出現鬆散問題,鏡頭另一方面於色差及變形控制的表現亦是值得一讚,特別用於建築物或室內拍攝,事後便可省下不少後制時間。
![]() |
11 組 16 片設計中有 1 片 Super UD、1 片 UD 及 4 片非球面鏡。 |
![]() |
鏡頭所用的 4 枚非球面鏡片。 |
![]() |
鏡頭的 MTF 圖表。 |
![]() |
11mm、ISO 100、f/4.0、1/1250s |
![]() |
100% 放大圖。 |
![]() |
100% 放大圖。 |
色差測試
![]() |
11mm、f/4.0 |
![]() |
100% 放大圖。 |
逆光拍攝測試
![]() |
11mm、f/4.5、1/800s |
![]() |
除了遮光罩,鏡頭亦設有內遮光設計以減少鬼影等問題。 |
雖然鏡片同時用了 SWC(2 面)及 ASC(1 面)鍍鏌,但 EF 11-24mm f/4L USM 始終是現時最廣的鏡頭,面對陽光、街燈等直射光源,仍無可避開出現鬼影問題,但坦白講,情況只於細光圈才較嚴重。鏡頭全開光圈有可見的四角失光,收細 2 級光圈已大至可以消除。
細光圈星芒測試
![]() |
f/11 |
鏡頭變形測試
![]() |
![]() |
11mm | 14mm |
![]() |
![]() |
16mm | 20mm |
![]() |
|
24mm |
暗角測試(所有鏡頭優化功能關閉)
11mm
![]() |
![]() |
f/4.0 | f/5.6 |
![]() |
![]() |
f/8.0 | f/11 |
24mm
![]() |
![]() |
f/4.0 | f/5.6 |
![]() |
![]() |
f/8.0 | f/11 |
樣本照片(配合 Canon EOS 5D Mark III 以 DPP RAW 直轉 JPEG)
更多 Canon EF 11-24mm f/4L USM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123
總結
在規格暫無對手之下,Canon EF 11-24mm f/4L USM 的 11mm 廣角絕對是鏡頭的亮點之一,而透過多片特殊鏡片加持,鏡頭質素亦有高水準的表現。看慣了一般 16mm 的廣角效果,試過 EF 11-24mm f/4L USM 後應該難以忘記這種視覺衝擊,要考慮的,可能只是鏡頭超過 2 萬的定價而已。
焦距 | 11 - 24 mm |
視角 | 84°00' - 126°05'(對角) |
最大光圈 | f/4.0 |
光圈葉片 | 9 片 |
鏡頭群組 | 11 組 16 片設計,1 片 Super UD,1 片 UD 及 4 片非球面鏡 |
最近對焦 | 0.28m |
放大倍率 | 0.16x |
濾鏡直徑 | 後置濾鏡 |
尺寸 | 108.0 x 132.0 mm |
重量 | 1180g |
其他 | 內置遮光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