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街拍達人 Ronson 教路:NIKKOR Z 24-50mm—Kit 鏡一樣影得靚

文:Ellen︳攝:Ronson Chan、DCFever 編輯部

Nikon Z5 推出後,都有不少讀者考慮入手。其主打輕巧的設計,配合僅重 195g 的 NIKKOR Z 24-50mm F4-6.3 變焦餅鏡似乎不錯。但又有人覺得 24-50mm 的焦段好像不夠用,其實怎麼用都很視乎拍攝甚麼題材。街拍攝影師 Ronson Chan 最近就經常使用 NIKKOR Z 24-50mm F4-6.3 拍攝,筆者一於請他來分享一下,看看這個焦段究竟真的夠用嗎?


▲ 24mm、f/4、1/1250s、ISO 100 (大圖)

在各廠商推出的全片幅無反變焦鏡中,NIKKOR Z 24-50mm F4-6.3 以具備 24mm 的同級來說,暫時是最輕、最短的,除了只有 195g,收納後更為纖巧,只有 51mm,即使放在一般背囊、手袋都不覺佔位。很多人認為 Kit 鏡就等於「入門」,而規格亦是一般,不過 Ronson 就認為不一定。NIKKOR Z 24-50mm F4-6.3 雖是 Kit 鏡,卻加入很多其他 Kit 鏡都沒有的防塵防水滴設計,配合同樣擁有防滴防塵機身的 Z5,即使近日天氣陰晴不定,Ronson 都覺得在街上拍攝時,不用怕突然落雨會弄濕器材,可以更隨心地周圍影!

Ronson 街拍的常用焦段
街拍的精髓在於「大隱隱於市」,所以 Ronson 所選擇的器材就越輕巧越好,讓他可以隨時拍攝。而他最常用的街拍焦段是 35mm 至 50mm:35mm 可由廣角的角度去捕捉周圍環境與主體的關係、而 50mm 則同時可捕捉環境與主體關係,亦可相對地更突出主體的神情動作。


▲ 33mm、f/5、1/320s、ISO 400 (大圖)


NIKKOR Z 24-50mm F4-6.3 鏡身細,卻仍配備了控制環,讓用家可快速選擇「自定功能」。


▲ NIKKOR Z 24-50mm F4-6.3 使用 52mm 直徑的濾光鏡片。

NIKKOR Z 24-50mm F4-6.3 使用了 10 組 11 片的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2 片 ED 低色散鏡片及 3 片非球面鏡片,以入門鏡來說已相當是少見。雖然這鏡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35 米,有人會覺得近拍表現會較為遜色,但 Ronson 則表示對街拍來說卻問題不大。為了捕捉主體自然流露的神情動作,Ronson 自然與他保持一定距離,太近可能被對方發現,反而拍不到想要的效果。


▲ 41mm、f/5.6、1/400s、ISO 100 (大圖)
如與主體太近,就會被他發現,但在大街上使用長焦大炮,又未免過於顯眼。

更快轉到適當的焦段 有利操練盲拍
因為街拍都是「一瞬間」的事,Ronson 指出街拍新手使用在變焦鏡頭時,都可能要經一番考慮,才找到該選用哪個焦段。縱然是攝影師,在街拍時使用 24-70mm,亦未必來得及選用合適的焦段,在捕捉畫面時,更寬焦段的鏡頭可能為拍攝者製造更多「選擇」,使他們苦惱該用甚麼焦段才好,因而錯過捕捉主體的黃金時間。這時,「當下」的一刻就已成「過去」了!

反而是較窄的焦段鏡頭,如 24-50mm 可讓攝影者不用「想太多」,更快轉到適當的焦段以捕捷瞬間一刻。尤其是有街頭盲拍習慣的攝影師,在短時間內轉到合適的焦段,更是至為重要。亦因街拍多數是使用幾個焦距,如:24mm、35mm 及 50mm,新手不妨在練習時,訓練自己只用以上焦距,可能會令自己更為熟練、亦可更了解這幾個焦距的拍攝及構圖特性。

此外,在街拍時若手持體積較大、更顯眼的 24-70mm,被主體或路人發現而起警戒心的機會比較高。相對這支 24-50mm 體積較少,較少機會引起被攝者注意。


▲ 49mm、f/6.3、1/320s、ISO 900 (大圖)
找到一剎那的片段也可即時拍下來,就是街拍的黃金律,主體的神情隨時轉變,更寬焦段的鏡頭不一定是好事。

輕巧便攜 更願意帶相機到處拍攝
Ronson 覺得以 NIKKOR Z 24-50mm F4-6.3 配合 Z5 手感很好, 鏡頭纖細加上 Z5 配備機身防震,有種時常想帶它出街的感覺!與其他題材比較,Ronson 自言在街拍上,相信較輕的鏡頭會讓大家更加願意帶著相機到處拍攝。加上 Z5 AF 速度很快,半按快門時已很快地對準目標,就算在暗位對焦,都容易找到焦點,與 NIKKOR Z 24-50mm F4-6.3 確是好拍檔。


▲ 24mm、f/6.3、1/400s、ISO 100 (大圖)
逆光令光線直接進入鏡頭,很多時會出現光暈和光斑,從而影響相片清晰度和色彩。但這支 24-50mm 在逆光情況下拍攝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且銳利度仍然很高、色彩也很豐富。

光圈太小的迷思
有人或會認為 NIKKOR Z 24-50mm F4-6.3 的光圈太小,但 Ronson 卻不這麼認為。以他的經驗,街拍多數需要深的景深,以便連人帶景地拍下來。一方面拍到人物的動態、亦可看到周圍的景物與主體的關係與互動,所以很多時反而都不需使用大光圈。 而且配合 Z5 的機身防震,即使維持慢幾級安全快門,他都可拍到穩定的影像。


▲ 50mm、f/6.3、1/60s、ISO 100 (大圖)
Ronson 經常拍攝街貓及鋪貓,放大相片時貓鬚都十分清晰銳利,他覺得整體銳利度都可滿足街拍的要求。


▲ 24mm、f/5.6、1/320s、ISO 1000 (大圖)
收細光圈才可拍攝出建築物的細節,亦是街拍所重視的一環。

超越 50mm 焦距
Nikon Z 系統的好處是 APS-C 相機與全片幅共同使用 Z-Mount,所以即使是同一支鏡,在不同片幅上也可有不同表現。除了全片幅的 Z5,Ronson 也在使用 APS-C 的 Z50。使用 Z50 時,這支 24-50mm 就化身 36-75mm,Ronson 認為相片出來的效果也有不錯的表現。


▲ 75mm、f/6.3、1/125s、ISO 3200 (大圖)
Z50 拍攝。

除了街拍,Ronson 也喜歡拍攝風景,NIKKOR Z 24-50mm F4-6.3 無論在銳利度、或邊緣成像都有理想的表現,說是一支 Kit 鏡亦可謂交足貨。


▲ 50mm、f/6.3、1/125s、ISO 125 (大圖)


▲ 24mm、f/4、1/160s、ISO 360 (大圖)


▲ 50mm、f/20、1/20s、ISO 100 (大圖)

小結:作為一支街拍鏡,Ronson 覺得這支 NIKKOR Z 24-50mm F4-6.3 已是勝任有餘,又細、又低調,可讓自己在人群中隱藏起來。如果有街拍新手想入門,不妨考慮入手這支小餅鏡!

攝影師介紹

Ronson Chan
街拍攝影師

  • 一個朝九晚六返工的打工仔
  • 放工後可以即刻去街拍
  • 由 FM 到 D850,再到 Z 系列的 Nikon 用家
  • 以影像留住街頭上的點滴

Ronson Chan Instragram
www.instagram.com/ronsonchan/

NIKKOR Z 24-50mm F4-6.3 建議售價:HK$3,980

最新消息
1 日前
在 YouTube 上最近流傳的一段 BBC 檔案影片,帶我們回到 1974 年的倫敦,走進一家已近乎消失於歷史的相機品牌——Gandolfi Camera Company。這家由... (繼續閱讀)
1 日前
Ferrari 的純電跑車終於有新消息,他們日期首次公開了品牌旗下首款純電動跑車——暫名 Ferrari Elettrica 的量產底盤及關鍵組件。這款新車是 Ferrar...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小編作為攝影愛好者,總是對那些能夠捕捉生活瞬間的攝影器材情有獨鍾,所以最近終於入手了期待已久的輕便機 Ricoh GR IV!巧合的是,小編的座駕正是... (繼續閱讀)
1 日前
美國初創公司 Xtra Technology 近日推出三款行動相機,包括 Muse、Edge 及 Edge Pro,售價低至 499 美元( 折合約 HK$3882 ),在美國市場引發關注... (繼續閱讀)
2 日前
S.H.Figuarts 又又又又又出孫悟空,不過即使出過 N 次,Bandai 總有新招吸引玩家。新作是「超級撒亞人孫悟空(憤怒的戰士)」,重新開發過肌肉素體... (繼續閱讀)
3 日前
為慶祝 Leica 相機誕生 100 周年,位於德國 Wetzlar 的 Leica Welt 近日迎來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新地標——以義大利白色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 (繼續閱讀)
4 日前
在各大無反系統中,原生移軸鏡可說是「絕種動物」,不少攝影師都要外求副廠產品,如果不想入手移軸鏡,就要靠軟件後期修正透視。然而,國產鏡頭品... (繼續閱讀)
4 日前
外遊選擇鏡頭時,究竟應該帶哪一支才最合適?小編一向認為,天涯鏡再配合超廣角鏡頭,基本上已能應付各種拍攝需要,無論遠近焦段都能輕鬆覆蓋!不... (繼續閱讀)
4 日前
本地品牌 Phottix 近日推出 Mini A 迷你手動閃光燈結合 LED 燈,定價 HK$198,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便攜實用的新選擇。近年迷你閃光燈市場競爭激烈,多... (繼續閱讀)
4 日前
Samsung 可說是除了 Apple 之外,少數能在手機市場中長期屹立不搖的品牌。最近 Samsung 向大眾介紹了 Galaxy 手機在相機技術方面的發展歷程,而這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