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原廠 vs 大光圈,Fujifilm XF 16-80mm F4 與 Tamron 17-70mm F2.8 點揀?

Fujifilm 簡約鏡身卻保留光圈環
在操作方面,一直以復古設計為主要賣點的 Fujifilm 沿用一貫做法,在鏡尾位置保留光圈環,提供像傳統菲林機的操作方式。至於鏡頭中間的變焦環,由 16mm 轉換至 80mm 焦距,旋轉行程大概是 80°,尚算快捷方便。Tamron 的鏡身設計非常簡潔,僅備有變焦環與對焦環,而變焦環由 17mm 轉換至 70mm 焦距,旋轉行程大概是 75°。兩鏡都沒有提供常見的 AF/MF 切換鍵,對於會多用手動對焦的朋友來說,也許會感到一絲不方便。


▲兩鏡都沒有提供常見的 AF/MF 切換鍵。

廣角風景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f/4、1/500s、ISO 250、16mm、Fujifilm X-H2大相下載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f/2.8、1/800s、ISO 250、17mm、Fujifilm X-H2大相下載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f/4
▲f/5.6
▲f/8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f/2.8
▲f/4
▲f/5.6
▲f/8

短評:先比較中央位置。Tamron 在最大 f/2.8 之圈之下,線條的銳利度稍為不及 Tamron。收一級光圈之後,Tamron 的銳利度會有輕微提升,兩鏡的畫質已難分高下。繼續收細光圈,兩鏡的銳利度似乎都沒有再提升。

再看邊緣位置,Tamron 的畫質明顯高於 Fujifilm。收光圈後,Fujifilm 的畫筫有改善,惟即使到 f/8,銳利度還是追不上 Tamron。

遠攝風景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f/4、1/400s、ISO 250、80mm、Fujifilm X-H2大相下載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f/2.8、1/680s、ISO 250、70mm、Fujifilm X-H2大相下載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f/4
▲f/5.6
▲f/8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f/2.8
▲f/4
▲f/5.6
▲f/8

短評:先比較中央位置。Tamron 在最大 f/2.8 之圈之下,銳利度略高於 Fujifilm。收一級光圈之後,兩鏡的畫質都有輕微提升,但 Tamron 的畫質仍然較好。繼續收細光圈,兩鏡的銳利度都沒有再提升。

Tamron 鏡強制開啟相機身的「鏡頭調整優化器」,但在最大 f/2.8 光圈下,高光邊緣有機會出現紫邊。收光圈後邊緣畫質有改善,但仍然無法完全消除紫邊。 Fujifilm 的邊緣成像明顯較模糊,但收光圈後可以獲得顯著改善。

自動對焦速度大致滿意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沒有配上較新的 LM 線性步進馬達,對焦速度會較 Tamron 慢一點點,馬達操作聲響也會相對響亮一點。但整體來說表現影仍在可接受的水平。Tamron 方面,相信為了節省成本,此鏡沒有用上廠方最頂級的 VXD 馬達,做法可以理解,而其表現也算理想。惟兩鏡從無限遠對焦至近處時,間中會出現輕微的前後確認焦點的情況,表現有改善的空間。

AF 速度測試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近攝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最近對焦距離為 0.19m(17mm 端)與 0.39m(70mm 端),分別提供 0.21x(17mm 端)及 0.19x(70mm 端)放大率。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35m,由於遠攝端焦較長,因此最高放大率亦較高,達 0.25x(80mm 端)。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f/4、1/90s、ISO 1,250、80mm、Fujifilm X-H2大相下載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f/2.8、1/180s、ISO 1,250、70mm、Fujifilm X-H2大相下載

短評:兩張測試相片均以最近對焦距離及鏡頭的最大光圈拍攝,可以見到清晰景深大概夠覆蓋一片花瓣,而在中焦位置的花瓣,線條亦夠銳利分明。雖然 Tamron 鏡使大一級光圈拍攝,但比較散景光點,兩鏡沒有明顯分別。留意在相同曝光度之下,Fujifilm 的色調相對略淡,明暗對及較 Tamron 稍低。

Fujifilm FUJINON XF16-80mm F4 R OIS WR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223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323

總結:獨立鏡廠的出品不少都以高性價比為最大賣點,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看來也不例外。在幾個主要的網上討論區,選擇 Tamron 的用家感覺上輕微多於選擇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 的用家,畢竟「光圈大一級」對很多用家來說始終有莫大的吸引力!然而在今次的比試中,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似乎沒有一面倒的優勢。無可否認,此鏡在不少場景下,畫質都會略高於 Fujifilm FUJINON XF 16-80mm F4 R OIS WR,然而 Tamron 的售價相比 Fujifilm 並沒有顯著差距。另一方面,Fujifilm 由相機、操作方式到影像(包括菲林模擬功能)都有自己的一套風格。若然換上 Tamron 鏡,雖然照樣可以拍到高品質的影像,但整套系統就會失去這個獨特風格。 相信對 Fujifilm 用家來說,未必會輕易作出妥協。

Fujifilm FUJINON XF16-80mm F4 R OIS WR 建議零售價︰HK$6,150

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建議零售價︰HK$6,160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日前
手機品牌跟相機品牌合作研發手機拍攝技術,已不是新鮮的事情,HONOR 就決定另辟蹊徑跟傳奇影樓,位於巴黎的 Studio Harcourt Paris (雅顧攝影工作室... (繼續閱讀)
4 日前
離開了金庸小說中重要場景的崇聖寺(金龍寺),再走到了大理古城。 (繼續閱讀)
4 日前
2024 就快過了半年,主打拍攝的旗艦手機,大致已經在香港上市,究竟那一部香港推出的旗艦手機拍攝規格較強,今次會跟大家作規格比較。 (繼續閱讀)
4 日前
來自國內江西省上饒市的 Light Lens Lab 於 2018 年成立,致力於研究、開發和製造高質素光學鏡頭及相關配件。繼在去年發表以 80 年前 50mm F2 Spee... (繼續閱讀)
4 日前
攝影師有時也會遇上生死時刻。周日上演的 F1 賽車摩納哥分站賽事,紅牛車隊的佩雷斯意外撞欄,導致至少有 10 名攝影師需緊急閃避,離開護欄範圍,以... (繼續閱讀)
4 日前
五月差不多來到尾聲。如果大家這個月有留意新品報導,都會發現本來預告在這個月推出的新機,差不多全部沒有兌現,即使連 C、N、S 三家大廠都「不能...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繼 NETA AYA 之後,NETA 香港代理大昌行推出了純電 SUV NETA X,更會有標準版 Lite 和頂級版 Intelligent。至於車價亦自然為了新的「一換一」稅制而...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Sony 近日推出 Xperia 1 VI 及 Xperia 10 VI 兩款新機,當中 Xperia 1 VI 改用了比以往較低解像度的 FHD+ 屏幕,惹來不少爭議。不過,近日有傳 Sony...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Samsung 有傳會在今年 7 月發表新一代 Galaxy Z 系列摺疊屏幕手機,當中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將會衍生一款名為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Slim ... (繼續閱讀)
5 月 27 日
來自國內的 Laowa 剛剛為 OOOM 電影變焦鏡頭系列增添新的成員 OOOM 14-60mm T2.9 MFT Cine,為電影製作人提供了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OOOM 14-60mm ... (繼續閱讀)